知能梯级训练(九)第十一章.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3483504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2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能梯级训练(九)第十一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知能梯级训练(九)第十一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知能梯级训练(九)第十一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知能梯级训练(九)第十一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知能梯级训练(九)第十一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知能梯级训练(九)第十一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能梯级训练(九)第十一章.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知能梯级训练(九)(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题5分,共35分)1.(2012聊城中考)(多选)下列做法能使水的蒸发加快的是( )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B.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C.把粮食拿到向阳的地方晒D.把水果用保鲜膜包好放在冷藏柜里2.2011年西安世园会沙雕展示区(如图所示)是我国西部内陆地区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沙雕展示区.此次沙雕以沙和水为材料,雕塑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粘合剂,体现了西安世园会的生态环保理念.沙雕展览时间越长,沙雕就

2、会越干燥,这是因为沙中的水分发生了( )A.汽化 B.升华C.液化 D.熔化3.(2011南京中考)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 )4.(2012泰安中考)在下列各图中,能正确描述铁锭熔成铁汁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的是( )5.亲爱的同学,学习物理是从观察事物、探求事理开始的.根据对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的分析,你认为吸热、放热特性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夏天吃雪糕凉爽B将手沾些冷水后拿热包子不太烫C秋天变冷的早上降霜D打铁工匠将炽热的工件放进冷水中淬火6.如图所示是医生检查患者牙齿的情景.冬天,牙医常把检查口腔的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后才伸进口腔内进行检查.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接

3、触口腔时病人感到太凉B.进行消毒C.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D.防止镜框因受热膨胀致使镜片脱落7.(2012安徽中考)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22分)8.因其神秘的视觉效果,每年春晚结束后,魔术揭秘总会成为

4、网民关注的热点.如图所示,魔术表演者从沸腾的油锅中取物手却未被烫伤,原因是锅中除了植物油,还掺有下表中的物质是_,主要是利用该物质_的性质.物质醋酒精植物油密度/gcm-3约1.30.80.9沸点/约5075约2809.上海世博会使用两种降温方法:冰块降温和喷雾降温.冰块降温,是因为冰块变成水的_(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需要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喷雾降温,是因为水雾在_(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也要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10.林则徐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放眼看世界的人.据说在一个炎热的夏天,洋人请他吃冰淇淋,他看到冰淇淋上方雾气腾腾,以为很烫,就用嘴吹,洋人以此取笑他;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林则徐回请洋人

5、喝汤,由于滚烫的汤上覆盖了一层油膜,油膜的上方什么也看不到,洋人抬起就喝林则徐用自己的智慧捍卫了中国人的尊严.林则徐看到的“雾气”是_(选填物态变化)现象;因为油膜的隔绝,阻碍了汤的_(选填物态变化),这种物态变化需要_(选填“吸”或“放”)热.11.(2011衡阳中考)如图所示是某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该物质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其中BC段物质处于_(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状态.12.(2011广东中考)用学过的物理知识,仿照示例中的形式,将表中的空格填写完整.现象或情景现象形成解释示例: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瓶装矿泉水,过一会儿瓶的外壁会附着一层

6、小水珠矿泉水瓶附近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在潮湿的天气,当打开电冰箱门时有“白气”冒出用久的日光灯两头会“变黑”三、简答题(9分)13.(2012烟台中考)冰棍冒出的“白气”是怎么形成的?“白气”是向上飘还是向下飘?为什么?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4分)14.(2011丹东中考)(10分)在“探究海波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搜集和记录数据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时间/min01234567891011海波的温度/404244464848484848485053蜡的温度/404142444647484951525456(1)这两种物质属于晶体的是_.(2)该晶体

7、熔点是_.(3)第5分钟时,海波处于_(选填“固态”或“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4)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特点是_.15.(2011莆田中考)(12分)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提出问题:观察如图所示情景,结合生活实际,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液体表面的大小;液体_的高低;液体_的快慢.(3)进行实验、收集证据(针对猜想)取两块相同的玻璃板.在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酒精,使两滴酒精表面大小明显不同,如图所示.保持酒精的温度和酒精_相同.若干时间后,两玻璃板上剩下的酒精明显不同.(4)分析与结论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的大

8、小_(选填“有关”或“无关”).(5)本实验采用了一种很重要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是_法.16.(2011邵阳中考)(12分)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当水温达到90 时,他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实验记录如表所示.时间/min01234567温度/90929698989898(1)在第2分钟时,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_.(2)请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3)由实验可知,水的沸点低于100 ,原因可能是_(写出一条即可).【拓展提升】小红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分别绘制了冰熔化时和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丁

9、所示.请你回答:(1)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2)图丙中,_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该物质的内能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3)比较图丙中AB段与CD段可以看出;吸收相同热量时,冰升温比水升温快,原因是_;(4)由图丁可知,水的沸点是_,由此可判断出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5)婷婷同学评估小红同学所画的图像丁时指出:图像中的GH段不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来的,请你帮婷婷陈述其中的奥妙:_.答案解析1.【解析】选A、B、C.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一是温度,温度越高,蒸发越快;二是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三是液面上方

10、的空气流动情况,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据此逐一分析四个选项,能使水的蒸发加快的有A、B、C三项.2.【解析】选A.沙中的水分由液态变成气态散发到空气中,这是汽化过程.3.【解析】选A.A项中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是因为身体表面的水蒸发,即发生汽化,从身体吸收热量,所以会感到很冷.B项中“白气”是壶内水蒸气从壶口出来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C项中冬天堆在户外的“雪人”变小,物质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D项中“雾凇”是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小冰晶附着在树枝上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4.【解析】选C.铁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对铁锭加热首先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熔点时,再加热温度不变;当铁锭完全熔

11、化后再加热,温度升高,通过观察图像可知,只有C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5.【解析】选C.A中雪糕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此过程吸热;B和D中水变为水蒸气,是汽化过程,此过程吸热.而C中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凝华过程中放热.6.【解析】选C.口腔温度高于镜片温度时,口腔内水蒸气会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镜片上,加热镜面使之温度升高,可以避免液化现象的发生.7.【解析】选A.本题考查的是我们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看物质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判断.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与易拉罐的底部接触的水蒸气变为固体,由气体直接变为固体是凝华现象,故选A.8.【解析】表演时,因

12、为醋的密度大,所以会沉在油的下面上面的植物油吸收的热量主要是来自下面的醋,醋的温度达到沸点后不再升高,上面的油的温度达到醋的沸点后,不再发生热传递,温度也不再升高所以当人从锅里取物时,其实温度并不是特别高(50 左右),手不至于被烫伤答案:醋沸点低9.【解析】冰块变成水是从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过程;水雾是液态的小水珠,要吸热降温,只能是由液态变成气态的汽化过程.熔化和汽化(蒸发)过程中都需要从外界吸热,能够达到降温的目的.答案:熔化汽化(或蒸发)10.【解析】冰淇淋的温度低,其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珠,则看起来雾气腾腾;因为油膜阻碍了汤向空气中蒸发,从而阻碍了蒸发时从汤中吸热,造成汤的温度

13、不会降低过快.答案:液化汽化(或蒸发)吸11.【解析】由图可知,该物质在熔化时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等于48 ),故该物质是晶体;该物质在B点刚要熔化,是固态;在C点全部熔化完,是液态;在BC段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答案:晶体固液共存12.【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只要我们认真地观察就一定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我们看到的“白气”应是液态的小水珠,而不是水蒸气,水蒸气是看不到的.所以冒“白气”是液化现象;日光灯两头会“变黑”是钨丝升华后又凝华形成的.答案:电冰箱门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日光灯中的钨丝温度高时升华形成钨蒸气,温度降低时凝华形成13.【解析】冰棍冒出的“白气”是水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由于它的温度降低,密度变大,故向下飘.答案:“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向下飘,因为它的温度降低,密度变大.14.【解析】本题考查对晶体和非晶体熔化过程特点的认识.(1)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故海波是晶体,蜡是非晶体.(2)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由表中数据可知,海波在4 min9 min内处于熔化过程,对应的温度即熔点是48 .(3)第5分钟时,海波处于熔化过程,其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