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坐标表示轴对称》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3483348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坐标表示轴对称》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方案遵义市红花岗区第七中学 王宗霞课程名称12.2.2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教学目标1、了解轴对称变换引起的点的坐标的变换规律2、掌握坐标表示轴对称3、能利用坐标变换规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轴对称图形教学重点点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及其应用教学难点如何作出轴对称图形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流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课题导入:利用作轴对称图形引入坐标,同时复习坐标系中四个象限的点的特点问题:你看到了什么?教师出示RTAOB,学生板演出该三角形关于AO对称的三角形AOB。由于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AO与BO是直角边,则以AO和BO所在的直线刚好可以构成一平面直角坐标系,若已知点B的坐

2、标是(4,0),你知道它的对称点B的坐标吗?生:(-4,0)师:今天我们就借助坐标轴来研究轴对称。板书课题:12.2.2用坐标表示轴对称以作轴对称图形引入,即复习了前面的内容,有为本节内容做了很好的铺垫。使学生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组织学生独立操作、思考,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并对自己的看法作出判断二、揭示学习目标(课前板书在小黑板上)1、了解轴对称变换引起的点的坐标的变换规律 2、掌握运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3、能利用坐标变换规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轴对称图形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与重点,改变学生以往课堂的盲目性。三、出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第43-44页的内容,启发提

3、问:(1) 点p(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是什么?(2) 点p(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是什么?(3) 怎样可以得到一个图形关于x轴、y轴对称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钩画书上的重点语句,启发学生的个性思维。培养他们从内容中提炼出可以指导解答同类问题的一般性结论。四、学生自学1、 学生自学,教师出示如下点的坐标与平面直角坐标系,(此坐标系课前已准备在小黑板上)并巡视自学情况2、检查自学效果(完成学案新知预习部分)(1)随机抽取学生在黑板上作出各点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并探究变换后坐标与原坐标有何关系。学生分组讨论:点p(x,y)关于x轴对称时,横、纵坐标的符号有

4、什么特点?点p(x,y)关于y轴对称时,横、纵坐标的符号有什么特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讨论交流的能力,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变学生“学会”为“会学”,随机抽取两名学生板演,一名找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另一位找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五、讨论更正、合作探究(已先发给学生坐标纸,学生看完书后边找点边找规律)(1)讨论交流:点p(x,y)关于x轴对称时: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它的相反数点p(x,y)关于y轴对称时: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为它的相反数归纳: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点(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继续探索,回答问题3(利用点的变换规

5、律找出对称点的坐标即可)(2)教材44页作轴对称图形一般步骤:找出原图形各顶点的坐标利用规律写出各点关于x轴或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在坐标中描出对称点按原图形的顺序依次连接对称点通过师生的探讨,可以检验他们对这段课文的理解情况。引导学生归纳出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特点,并用自己语言进行阐述,然后让学生评价,展示他们个性化的思维。引导他们用自己发现的规律做轴对称图形。六、课堂检测: 见教案后学案的“当堂训练我能做”部分检测学生的自学情况,以便及时纠正学生存在的问题。让学生用刚刚总结出的结论解决问题,巩固练习,同时检验作轴对称图形的另一种方法。七、归纳小结,反思提高: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并请

6、学生回答一下问题:(1) 直角坐标系中四个象限点的符号特征是什么?(2) 你能说说关于x轴或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吗?(3) 本节课主要运用了什么思想方法研究问题的?通过小结,使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掌握本节课的核心对称点坐标的特点,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八、布置作业1学案上能力提升部分2教材第45页2、3题本子上,其他的完成在书上。自我点评数学是一门培养和发展人思维的学科,为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本节教学的特点,我在课前设定好学习目标,并根据本班学情设计好学习指导,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先学。让学生从实际操作中得到关于x轴、y轴的点的坐标特点,在此培养学生动手操

7、作及归纳的能力,进而启发用简介的语言来叙述。为了检测学生的自学情况以及讨论情况,我设计了自学检测,以便求你能即使解决学生存在的困难。教师要规范板书,以便培养学生的规范行为。由于我班学生的基础有点差,所以在教学中,我做的提示有点多,没有大胆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培养学生大胆发言,让他们真正参与到课堂上来。课堂检测:新知预习我能学1、点p(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即_坐标不变,纵坐标_。 2、点p(x,y)关于y轴对称时点的坐标为( ),即_坐标不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3、如图一(1)A与A1、B与B1、C与C1、D与D1分别关于_对称。(2)已知

8、右边圆脸右眼B的坐标为(4,3),图一左眼A的坐标为(2,3),嘴角两个端点,右端点C的坐标为(4,1),左端点D的坐标为(2,1)请根据图形写出左边圆脸上左眼,右眼及嘴角两端点的坐标A1_; B1_; C1_; D1_当堂训练我能做4、分别写出下列各点关于x轴、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关于x轴的对称点A( , )B( , )C( , )D( , )E( , )已知点A(-2,3)B(0,-2)C(1,3)D(,) E(8,0) 关于y轴的对称点A( , )B( , )C( , )D( , )E( , )5、点A(a,b)在第三象限,那么点B(a,ab)在(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b)与点B(a,-5)关于x轴对称,则a-b=_。7、已知点A(m+2,3)、B(-5,n+6)关于y轴对称,则m= ,n= 。8、根据下列点的坐标变化情况,请你说出它们进行了怎样变换?点A(-4,-1)B(4,-1) 点A(-5,3) B(-5,-3)9、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中,分别作出与关于x轴y轴对称的图与ABC 第9题 第10题能力提升我能行10、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分别作出ABC关于直线(记为)和直线 (记为)对称的图形。它们的对应点的坐标之间分别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