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操作相关总结.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3482813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0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操作相关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技术操作相关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技术操作相关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技术操作相关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技术操作相关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技术操作相关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操作相关总结.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一)急救技术相关知识1(二)长期卧床并发症及防止6(三)留置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6(四)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定义及防止措施9(五)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定义及防止措施?10(六)心功能分级10(七)操作并发症的防范与解决11(一)急救技术相关知识1. 心电图技术(1) 请分别叙述做心电图时上肢与下肢的电极安顿部位。上肢:两手腕屈侧关节上约3厘米;下肢:两内踝上约10厘米。(2) 心电图技术中,肢导联的导线有哪几种颜色?分别连接哪个肢体?肢导联的导线有红、黄、绿、黑4种颜色。红色连接右上肢;黄色连接左上肢;绿色连接左下肢;黑色连接右下肢。(3) 心电图技术中,胸导联共有几个?分别安放在胸部的什

2、么位置?胸导联有V1V6共六个。即: V1:在胸骨右缘第四肋间隙; V2:在胸骨左缘第四肋间隙; V3:在V2与V4连线的中点; V4:在左锁中线与第五肋间隙的交点; V5:在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上的交点; V6:在左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上的交点。2. 心电监护技术(1) 我们为患者做心电监护前,应注意评估哪些内容?评估 病人:病情、意识状态、皮肤、询问酒精过敏史;周边环境;光照情况;有无电磁波干扰。(2) 进行心电监护时,应告知患者或家属什么注意事项?告知:不要自行移动或摘除电极片,不要在监护仪周边使用手机。(3) 进行心电监护时,导致心电干扰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交流电干扰; 皮肤清洁脱脂

3、不彻底; 电极固定不良或脱落; 导线断裂; 导电糊干涸; 严重的肌电干扰。(4) 请叙述心电监护时电极片的安放位置?电极片安放位置:上肢导联为左、右锁骨中点外下方;下肢导联为左、右下腹部或左右腋前线第6肋间;胸前导联根据需要安放,其位置与描记心电图导联位置相同,注意避开除颤部位。3. 非同步电除颤技术(1) 请叙述电除颤的电击部位?电击部位:右锁骨中线第2、3肋间,即心底部;左腋前线第5、6肋间,即心尖部。(2) 非同步电除颤时一般初次能量选择多少?最大能量为多少?单相波:一般初次能量为200J,最大能量可选用360J。双相波:150 J、150 J 、150 J(3) 准备行电除颤时,发现患

4、者为细颤,能否直接除颤?应怎么做?不能,应先遵医嘱给予肾上腺素1mg静脉注射,使之转为粗颤,再行除颤。4. 简易呼吸器技术(1) 使用简易呼吸器时,如何为患者开放气道?怎么固定面罩?双手托下颌法开放气道。在患者口、鼻部扣紧面罩并用EC手法固定。(2) 使用简易呼吸器时,氧流量应调至多少?氧流量810L/min。(3) 成人简易呼吸器的按压频率为多少?送气时间为多少?吸呼比?潮气量一般为多少?成人频率每分钟1012次,每次送气时间1秒钟,吸呼比为1:1.52;潮气量一般400600ml。(4) 挤压呼吸气囊过程中,应注意观测患者的哪些方面? 胸廓起伏 面罩内有无气雾 面色、口唇、甲床末梢循环情况

5、 生命体征 监测血氧饱和度(5) 请简述简易呼吸器各部件的名称及工作原理?依次:面罩、呼气阀、鸭嘴阀、压力安全阀、T型管、呼吸囊、氧气接口、进气阀、储气安全阀、储氧袋、氧气导管。吸气时原理:当挤压球体,产生正压,将进气阀关闭,内部气体强制性推动鸭嘴阀打开,并堵住呼气阀,球体内气体即由鸭嘴阀中心切口送向病人。 需用氧气时,则氧气经氧气进气阀充满储气袋,随球体复原的吸气作用(负压),暂存于球体内,再次挤压球体时直接进入患者体内。呼气时原理:将被挤压的球体松开,鸭嘴阀即刻向上推,并处在闭合状态,以使患者吐出的气体由呼气阀放出。(6) 压力安全阀的作用?为避免过高的氧气流量及过低挤压次数而导致球体及储

6、气袋内压力过高,特设计储气安全阀释放出过量气体,以便保持低压的氧气供应,保障患者的安全。当管内压力达成:成人60cmH2O;小孩及婴儿40cmH2O时,会自动将压力阀启动,以避免肺内压力过高。5. 心肺复苏技术(1) 行心肺复苏时,如何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操作者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向同侧下方滑动2-3cm,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判断时间5-10秒。(2) 心肺复苏的按压部位?严禁按压部位?成人按压深度?频率?压松时间比?成年人按压频率与人工呼吸比?应按压胸骨体中、下1/3交界处。严禁按压胸骨角、剑突下及左右胸部。按压深度成人至少5cm。按压频率适度(至少100次/分)。按压与放

7、松时间相等为1:1。按压频率与人工呼吸比为30:2。(3) 双人心肺复苏时,如需安插人工气道或除颤,按压中断不应超过多长时间?按压尽量减少中断,如需安插人工气道或除颤时,中断不应超过10s。(4) 心肺复苏的有效指征? 可触及颈动脉搏动 出现自主呼吸 瞳孔由大变小,对光反射存在 颜面、口唇、甲床及皮肤色泽转为红润 上肢收缩压在60mmHg以上。 意识逐渐恢复6. 小儿心肺复苏电除颤相关知识(1) 新生儿心肺复苏按压频率、通气比、深度?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每按压3次,正压通气1次),按压深度至少为胸廓前后径的三分之一,按压放松过程中,手指不离开胸壁。(2) 新生儿心肺复苏按压方法?双

8、拇指法:操作者双拇指并排于新生儿胸骨体下1/3处,其他手指绕胸廓托在后背。中食指法:操作者一手的中食指按压胸骨体下1/3处。 (3) 婴儿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频率、深度和按压通气比?部位: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一横指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按压深度约4cm(至少为胸廓前后径的1/3)按压与通气之比:单人法:30:2,双人法:15:2(4) 儿童心肺复苏按压方法、按压部位?部位:胸骨体中、下1/3交界处单掌按压法:操作者左手固定患儿头部,右手手掌根部放于胸骨体中、下1/3交界处(即两乳头连线中点),手指不触及胸壁,肘关节伸直,手臂与胸骨垂直,运用上身力量垂直下压。(8岁的患儿方法与成人相同)。(

9、5) 小儿电除颤的能量选择?初次除颤选择2J/kg 第二次选择4J/kg,最大不超过10J/kg.(6) 小儿使用简易呼吸气囊时氧流量、压力、频率?氧流量5-8L/分 压力20-25 cmH2O 频率40-60次/分7. 口咽通气道相关知识(1) 口咽通气管的适应症? 呼吸道梗阻的患者 气道分泌物增多时便于吸引 癫痫发作或抽搐时保护舌齿免受损伤 同时有气管插管时,取代牙垫作用(2) 如何选择口咽通气道?选择方法是:宁长勿短,宁大勿小。口咽通气管长度相称于从门齿至耳垂或下颌角的距离。(3) 放置口咽通气道的方法? 直接放置; 反向插入法。 8. 血氧饱和度监测注意事项?1. SPO2监测报警低限

10、设立为90%,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2. 注意休克、体温过低、低血压或使用血管收缩药物、贫血、偏瘫、指甲过长、同侧手臂测量血压、周边环境光照太强、电磁干扰及涂指甲油等对监测结果的影响。3. 注意更换传感器的位置,以免皮肤受损或血液循环受阻。4. 怀疑CO中毒的患者不宜选用脉搏血氧监测仪。9. 如何区分型呼衰和型呼衰?应分别如何氧疗?氧浓度的计算方法?何为高浓度吸氧?1. 型呼吸衰竭:缺氧不伴二氧化碳潴留,PaO260mmHg,PaCO2多正常。病因:多为肺的换气功能障碍所致。常见于: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肺水肿,肺炎,ARDS。治疗:给与高浓度吸氧(35%),为防止氧中毒,氧浓度不宜超过50%。

11、2. 型吸衰竭:缺氧伴二氧化碳潴留,PaO250mmHg。病因:肺泡通气功能局限性所致。常见于:COPD,上呼吸道阻塞,呼吸肌功能障碍。治疗:低流量(1-2L/min)低浓度(25%-30%)连续吸氧。3. 氧浓度(%)计算方法:21+4氧流量(L/min)4. 高浓度吸氧指吸入的氧浓度60%。(二)长期卧床并发症及防止长期卧床病人四大并发症?如何防止?1. 坠积性肺炎 每1-2小时翻身、叩背;叩背的原则:每个肺叶叩击1-3分钟,每分钟120-180次,叩击力量以不感到疼痛为宜,每次叩击时间5-15分钟。 有效咳嗽(白天每两小时咳嗽一次,每次2-5下) 有效咳嗽的环节:取坐位或半卧位,屈膝,上

12、身前倾,深吸气后屏气秒(有伤口者,护理人员将双手压在切口的两侧),然后腹肌用力,做爆破性咳嗽,将痰液咳出。 多饮水稀释痰液(心肺功能正常者每日饮水2023ml) 防止饮食呛咳、误吸2. 泌尿系统感染 适量增长饮水(心肺功能正常者每日饮水2023-2500ml) 保证每日尿量在1500ml 导尿者保持尿管通畅,防止尿液回流 如病情允许给予提早拔出尿管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偏瘫侧肢体给予被动运动,关节松动训练及抗血栓泵,1.关节松动训练:每日上午下午各一次,每个动作反复20次 2、踝泵运动:日间每1-2小时一次,每次20-30下4. 压疮见压疮防止措施(三)留置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1. 留置导尿

13、管相关泌尿系感染的定义?如何判断泌尿系感染?如何帮助患者重建正常的排尿功能?(1) 定义: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重要是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2) 临床诊断: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者有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有或不伴有发热,并且尿检白细胞男性5个/高倍视野,女性10个/高倍视野,插导尿管者应当结合尿培养。(3) 如何帮助患者重建正常排尿功能 摄入适当的液体。如病情允许,指导病人每日白天摄入液体2023-3000ml。多饮水可以增长对膀胱的刺激,促进排尿反射恢复,还可防止泌尿系统感染。入睡前限制饮水,减少夜间尿量,以免影响病人休息。 训练规

14、律的排尿习惯,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采用间歇性夹管方式夹闭导尿管,每3-4小时开放一次,使膀胱定期充盈和排空,以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 指导病人进行骨盆底部肌肉的锻炼,以增强控制排尿的能力。方法:病人取站立位、坐位或卧位,试做排尿动作。先慢慢收紧盆底肌肉,再缓缓放松,每次10秒左右,连续10次,每日进行数次,以不觉疲乏为宜。病情许可时,可做抬腿动作或下床走动,以增强腹部肌肉的力量。(4) 显性尿路感染:有尿路感染的症状、体征,尿培养阳性,细菌数105CFU/ml。(5) 无症状菌尿:无尿路感染的症状、体征,尿培养阳性,细菌数105CFU/ml。(四)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定义定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15、(CRBSI):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五)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定义 定义:感染前48小时内使用过呼吸机,有全身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和体征并有胸部X线及实验室检查依据。(六)心功能分级目前重要采用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1928年提出的一项分级方案,重要是根据患者自觉的活动能力划分为四级。级:患者患有心脏病,但平常活动量不受限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可出现可出现疲乏、心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