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决问题的策略2 .docx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3482285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解决问题的策略2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解决问题的策略2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解决问题的策略2 .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解决问题的策略2 .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解决问题的策略2 .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解决问题的策略2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解决问题的策略2 .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658页的例1、“想一想”和“练一练”。 【教学目标】 1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初步学会用列表的策略收集整理相关信息,对表格中的信息进行分析,认识其中的数量关系,学会从条件入手或从问题入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正确解答简单的三步计算实际问题,并能根据实际问题检验所求结果。 2. 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认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通过灵活运用策略加深对解决问题策略的认识,进一步掌握分析数量关系的基本方法,发展分析、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 3. 充分体会有关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价值,能自觉运用策略解决问题,获得解决问题

2、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感受列表是一种策略。【教学难点】 归纳解题步骤 【教学过程】 一、 观察环境,发现学习内容 (打开课件,显示课题)提问: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什么吗?(学生观察,回答)二、探索交流,感受列表策略。1、动态混乱信息,生成整理需求 (1)出示例题 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杏树和4行梨树。桃树每行7棵,杏树每行6棵,梨树每行5棵。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2)生轻声读题,再指名读题。(3)教师:说一说题中都告诉我们哪些条件?(4)指名说,教师出示条件。教师:这么多条件在一起有些乱,你能整理一下吗?

3、你准备怎样整理题目中的条件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和组员交流一下,再动手在作业纸上整理。【设计意图:杂乱无章的信息正是生活中信息呈现的真实写照,所以教师采用了这种动态呈现的方式,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产生学习兴趣,顺利推进课堂节奏。】2. 列表整理,比较优化策略 (1)学生自由整理, 教师巡视。(2)学生汇报整理结果(视频展示) 教师:他的整理有什么优点?(把条件分类整理,相关联的条件放在同一行,相同的数据放在同一列,做到一一对应。)摘抄的外面加上一个框就变成了表格,这样看着怎么样?(清晰,美观,能清楚观察到条件,找到相对应的数量)(板书:列表) 小结:上面都是从条件出发整理的。 列表式(两栏

4、) (3) 出示学生两栏表格,提问:你为什么这样整理?从这几种整理过程中你学到了什么? 小结:根据问题我们选择有用的条件进行列表整理,以便排除干扰,更方便我们解决问题。(相机调整板书)【设计意图:学生先自主动手操作自由选择整理方法,然后通过比较发现列表的优越性。接着让学生通过观察富有“代表性”的表格,进行比较性评价,留下最满意的表格。接着再通过对表格和原信息进行比较,让学生进一步发现列表整理信息的的特点和作用。最后通过思考讨论,从整体上引导学生把握不同的思考方法,拓展了策略,真正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3. 分析数量关系,感受两种策略。 (1)从条件开始整理师:根据我们整理出的条件还有题

5、目中的问题,你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了吗? 指名说一说。(根据桃树有3行每行7棵和梨树有4行每行5棵可以算出桃树棵数和梨树棵树,再用桃树棵数加梨树棵树算出一共有多少棵。)(2) 师:从整理出的条件想,解决了问题。还可以怎么去想?指名说。(要想知道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就要先算出桃树棵数和梨树棵数)小结:无论是从条件还是从问题想起,都要先弄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板书:分析数量关系) 4,列式解答,学会检验。(1)独立在作业纸上列式计算。(板书:列式解答) 师:现在解决这道题目还需要去读原题吗?请同学们做在自己的本子上。 学生列式计算。 (2) 谁来说说看你是怎么做的?每步算的是什么?(3) 学生

6、汇报交流。 5.检验环节,列表再次彰显价值1.那我们到底做得对不对呢?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检验(板书:检验)是啊,这里可以怎样检验呢,和你同桌的伙伴交流。指名上台汇报,教师适时点评。 (如孩子用再算一遍检验:这样检验也是可以的,为防止思维定势,如能用逆向思考的方法来检验就更好了。)二、巩固列表策略,让学生爱上列表1.试一试:求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师:你准备先干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干什么?按照这个过程完成在作业纸上。 生:列表整理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检验。2.学生自己独立解答,指名板演,全班交流。3过程回顾。 师:提问:通过两次用表格整理条件和问题,你体会到什么?(利用表格分析数量关系比较容易)

7、出示两张表格,问: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不同点:所求的问题不一样,所以数量关系就不一样,所需要列表整理的条件也就不一样。相同点:解题过程一样,都是按列表整理条件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检验这四个步骤进行的。总结:像这种条件比较多的题目,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步骤是:先要列表整理条件,再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解答,最后检验。【设计意图:本环节重点是灵活运用提升策略。第一题是“扶着走”,让学生享受列表策略带来的方便,并感受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第二题是“学着走”,列表整理的策略相同,步骤相同,但数量关系发生了变化,发挥了例题“举一反三”的作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策略的过程中感受到问题的多样性。但万变不

8、离其终策略不变,真正达到灵活运用提升策略之目的。】 三、巩固应用,内化策略。 过渡:下面我们来挑战第一关。有没有信心?1 出示题目,请学生读题,独立完成。 2.交流解法。问:你是用什么方法分析的?怎样分析的?这里运用到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从条件出发思考的,从问题出发思考的) 完成了两个问题的同学,你们整理了几张表?看看这两张表格,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把这两张表合并成一张表。 师:出现了两个或是多个问题时,我们可逐个问题进行整理,也可先整理出所有信息,再选择性的使用条件,这样相对简洁一些。 2过渡:挑战第二关。 师:怎么有同学这么快就做好了?你是怎么做的?有没有列表整理?(没有) 为什么可以不整理?(相关联的条件放在一起,我们很容易理解) 师:当我们遇到一些条件和问题相对简单一点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就在题目上画一画,标一标,或是在我们大脑里整理一下,这样也可以帮助我们解答。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四、全课总结,提升认识今天我们除了巩固了前面学习过的两个策略,还研究了一个新的策略(列表),其实生活中列表整理的例子非常多,咱们一起来看一看(课程表、日历、值日表),咱们身边还有很多数学问题也可以用列表的策略来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