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适期晚收网搜资料.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3481405 上传时间:2024-01-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米适期晚收网搜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玉米适期晚收网搜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玉米适期晚收网搜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玉米适期晚收网搜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玉米适期晚收网搜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玉米适期晚收网搜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米适期晚收网搜资料.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玉米适期晚收近年研究和实践证明,玉米适当晚收,一方面可以延长籽粒灌浆时间,提高玉米产量。玉米只有在完全成熟的情况下,粒重最大,产量最高。收获偏早,成熟度差,粒重低,产量下降。有些地方有早收的习惯,常在果穗苞叶刚变白时收获,此时千粒重仅为完熟期的90%左右,一般减产10%左右。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蛋白质、氨基酸数量,提高商品质量。玉米适当晚收不仅能增加籽粒中淀粉产量,其他营养物质也随之增加。玉米籽粒营养品质主要取决干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含量。子籽营养物质的积累是一个连续过程,随着子粒的充实增重,蛋白质及氨基酸等营养物质也逐渐积累,至完熟期达最大值。另外,适期收获的玉米子粒饱满充实,子粒比较均匀,小粒、

2、秕粒明显减少,子粒含水量比较低,便于脱粒和储放。玉米适期晚收的技术要求是:一、根据植株长相确定晚收期当前生产上应用的紧凑型玉米品种多有“假熟”现象,即玉米苞叶提早变白而子粒尚未停止灌浆。这些品种往往被提前收获。生产上,玉米果穗下部子粒乳线消失,籽粒含水量30%左右,果穗苞叶变白而松散时收获粒重最高,玉米的产量也最高,可以作为适期收获的主要标志。同时,玉米籽粒基部黑色层形成也是适期收获的重要参考指标。二、收获后及时进行扒皮晾晒收获后不要进行堆垛,在棵上扒皮收获或带皮掰棒后拉运回家,利用人工及时进行扒皮晾晒。亦可推广新型玉米扒皮机进行扒皮,可节省大量人工。三、适时进行脱粒晾晒因晚收玉米的含水量一般

3、在30%-40%左右,可根据天气预报,选晴朗天气进行晾晒,在含水量20%-30%时,及时进行脱粒晾晒,晾晒到玉米含水量在14%以下为宜。目前普遍存在收获过早的问题,对玉米产量损失很大。要在果穗苞叶发黄后推迟810天收获,此时苞叶干枯、松散、籽粒“乳线”消失、基部形成黑色层、显示特有光泽,此时收获可增产10%,每亩可增产50公斤左右,且品质好。 玉米适当晚收,既可以延长籽粒灌浆时间,也能够提高玉米产量。 因为玉米只有在完全成熟的情况下,粒重最大,产量最高。收获偏早,成熟度差,粒重低,产量下降。有些地方有早收的习惯,常在果穗苞叶刚变白时收获,此时千粒重仅为完熟期的90%左右,一般减产 10% 左右

4、。 同时,玉米晚收还可以增加蛋白质、氨基酸数量,提高商品质量。玉米适当晚收不仅能增加籽粒中淀粉含量,其他营养物质也随之增加。另外,适期收获的玉米子粒饱满充实,子粒比较均匀,小粒、秕粒明显减少,子粒含水量比较低,便于脱粒和储放。玉米适期晚收的技术要求是: 1、根据植株长相确定晚收期。 当前生产上应用的紧凑型玉米品种多有“假熟”现象,即玉米苞叶提早变白而子粒尚未停止灌浆。这些品种往往被提前收获。 生产上,玉米果穗下部子粒乳线消失,籽粒含水量 30% 左右,果穗苞叶变白而松散时收获粒重最高,玉米的产量也最高,可以作为适期收获的主要标志。同时,玉米籽粒基部黑色层形成也是适期收获的重要参考指标。 2、收

5、获后及时进行扒皮晾晒。 收获后不要进行堆垛,在棵上扒皮收获或带皮掰棒后拉运回家,利用人工及时进行扒皮晾晒。亦可推广新型玉米扒皮机进行扒皮,可节省大量人工。 3、适时进行脱粒晾晒。 因晚收玉米的含水量一般在30%-40% 左右,农民可根据天气预报,选晴朗天气进行晾晒,在含水量 20%-30% 时,及时进行脱粒晾晒,晾晒到玉米含水量在14% 以下为宜。 笔者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玉米适当晚收,既可以延长籽粒灌浆时间,也能够提高玉米产量。 因为玉米只有在完全成熟的情况下,粒重最大,产量最高。收获偏早,成熟度差,粒重低,产量下降。有些地方有早收的习惯,常在果穗苞叶刚变白时收获,此时千粒重仅为完熟期

6、的90%左右,一般减产10%左右。 同时,玉米晚收还可以增加蛋白质、氨基酸数量,提高商品质量。玉米适当晚收不仅能增加籽粒中淀粉含量,其他营养物质也随之增加。另外,适期收获的玉米子粒饱满充实,子粒比较均匀,小粒、秕粒明显减少,子粒含水量比较低,便于脱粒和储放。玉米适期晚收的技术要求是: 1、根据植株长相确定晚收期。 当前生产上应用的紧凑型玉米品种多有“假熟”现象,即玉米苞叶提早变白而子粒尚未停止灌浆。这些品种往往被提前收获。生产上,玉米果穗下部子粒乳线消失,籽粒含水量30%左右,果穗苞叶变白而松散时收获粒重最高,玉米的产量也最高,可以作为适期收获的主要标志。同时,玉米籽粒基部黑色层形成也是适期收

7、获的重要参考指标。 2、收获后及时进行扒皮晾晒。 收获后不要进行堆垛,在棵上扒皮收获或带皮掰棒后拉运回家,利用人工及时进行扒皮晾晒。亦可推广新型玉米扒皮机进行扒皮,可节省大量人工。 3、适时进行脱粒晾晒。因晚收玉米的含水量一般在30%-40%左右,农民可根据天气预报,选晴朗天气进行晾晒,在含水量20%-30%时,及时进行脱粒晾晒,晾晒到玉米含水量在14%以下为宜。玉米适当晚收技术是农业部在玉米生产上新近推广的一项增产技术。玉米晚收可延长子粒灌浆时间,使子粒饱满充实且均匀,小粒、秕粒明显减少,含水量降低,便于脱粒和储放,明显提高质量。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理论上懂得了玉米适当晚收可增产的道理,但是

8、在生产实践中却没有完全做到,主要是担心延误小麦播种,造成小麦减产。现在的生产条件比以前改善了,机械化程度提高了,从玉米腾茬到小麦播种的时间已大大缩短,在正常年份适当推迟玉米收获期并不影响适时种植小麦。9月20日左右收获玉米的地块向后推迟810天,改为9月30日左右收获,在10月5日前后播种小麦仍是适期播种,而且小麦适当晚播还可减少病虫的危害,群体发育更容易协调,旺长和倒伏的危险降低,造成减产的可能性很小。 玉米晚收必须以延长活秆绿叶时间为前提,青枝绿叶活秆成熟才能实现玉米高产。因此,玉米生长中后期要加强肥水管理,延长叶片的光合时间,防止早衰,同时要坚决杜绝成熟前削尖、打叶现象。夏玉米晚收技术就

9、是通过适当推迟玉米收获时期,使玉米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发挥生产潜力的节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一、早收的缺点当前,冀南地区夏玉米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夏玉米收获偏早。生产中玉米未完全成熟,农民就急于收获,一般提前57天,有的早收10天以上。目前夏玉米大面积种植的品种有郑单958、浚单20、蠡玉16、蠡玉35和先玉335等,实际生育期为105110天,籽粒灌浆需5052天,如果播种期在6月10日,其收获期应当为9月25日至10月1日,而农民收获时间实际为9月15日,9月20达到高峰,籽粒灌浆不足45天,玉米正处于蜡熟期,还没有完全成熟就被收获,不仅前期的肥水投入被浪费,品种的生产潜力没有被充分挖

10、掘,而且玉米淀粉积累时间短,灌浆不饱满,影响了产量,一般造成减产10%左右,品质也有所下降。 二、适期晚收的优点目前,冀南地区玉米开始收获时玉米正处于蜡熟期,就目前冀南地区夏玉米生产水平而言,自蜡熟期,每增加1天,千粒重增加34克,亩增加产量68公斤,如果晚收710天,亩增产可达55公斤以上。我县收获期应移至9月2530日。 三、夏玉米成熟的标准玉米成熟期分乳熟、蜡熟、完熟三个时期,完熟期籽粒产量最高,完熟期有三个判断标准:一是玉米苞叶变白,苞叶上口松散;二是乳线消失,把玉米果穗剥开,从中间掰断,可以看到籽粒中间有一条黄白色的交界线,就是乳线,如果能看到乳线,玉米正处于蜡熟期,待看不到这条乳线

11、后,玉米完全成熟;三是籽粒黑层出现,把玉米籽粒脱下来后,再将籽粒底部的花梗去掉,如看到一层黑色,则表明玉米已经成熟,这层黑色就叫黑层。广平县农牧局王海星李艳丽玉米晚收增产技术是小麦玉米节水栽培增产增效的技术措施之一,不需要增加投入,而且见效快,玉米只有在完全成熟的情况下,粒重才能达到最大,产量最高。收获偏早,成熟度差,粒度低,产量下降。目前开封市个别地方有玉米早收的习惯,常在果穗苞叶刚变白时就收获,此时千粒重仅为完熟期的90%左右,一般减产10%左右,玉米每晚收1天,亩产约可增加10公斤,如果适当晚收1周左右,亩产就可增加50公斤左右。 一、玉米晚收的好处 玉米晚收可以增加籽粒中淀粉含量,还可

12、以增加蛋白质,氨基酸数量,其他营养物质也随之增加,提高商品质量。适时收获的玉米,子粒饱满充实,子粒比较均匀,小粒、秕粒明显减少,子粒含水量比较低,便于脱粒和储存。晚收玉米还有利于小麦适时晚播,防止小麦旺长,冻害及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冬前耗水耗肥,提高抗冻能力,实现全年节水,省肥、高产、高效。 二、玉米晚收应注意问题 目前生产上使用的紧凑型玉米品种大多存在假熟现象,即玉米苞叶提早变白而籽粒尚未停止灌浆,这些品种往往被提前收获。玉米果穗下部籽粒乳线消失,籽粒含水量30%左右,果穗苞叶变白而松散时,收获粒重最高,产量也最高,可作为适期收获的主要标志。 玉米晚收几天的含水量一般在30-40%左右,可根据天气情况及时进行脱粒晾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