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植树问题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347922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开课教案植树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公开课教案植树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公开课教案植树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公开课教案植树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公开课教案植树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开课教案植树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开课教案植树问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植树问题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四下P17P1植树问题例及做一做。教学目的:1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掌握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某些有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平常生活中到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受到环保的教育。 4渗入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学重点:理解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某些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灵活解决某些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实验记录单,直尺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课前让学生欣赏节奏欢快的少先

2、队员植树歌。人们懂得3月12日是什么节日吗?(植树节)你参与过植树活动吗?植树不仅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并且植树中尚有诸多数学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问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二、引导探究(一)、创设情境,设计方案出示:公示湖东路三小将进行校园环境美化。操场南面有一段20米的小路,现准备在小路的一侧种树,每隔米种一棵树,要种几棵树呢?请同窗们按照规定设计一份植树方案。 湖东路三小 .3.21、独立活动,设计方案。2、选择典型的方案展示。3、课件演示:植树问题的三种状况。教师适时板书:两端种树 只种一端 两端都不种(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刚刚是在20米的小路一边,每隔米种一

3、棵,还可以把每两棵树之间的间隔定为几米呢?(0米、米、2米、1米等)请同窗们拿出课前发放的实验记录单,小组分工合伙,从三种方案中选择一种植树状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究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1、自主探究,填写表格。总长(米)间隔长(米)两端都种只种一端两端都不种间隔数(个)棵数(棵)间隔数(个)棵数(棵)间隔数(个)棵数(棵)0105通过观测表格中的数据,我发现了:2、报告交流,小结发现。教师提问:用什么措施来探究的?通过观测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总长间隔长=间隔数两端都种:棵数=间隔数1 只种一端:棵数=间隔数两端都不种:棵数=间隔数-1师:在实际生活中,

4、两端都种、只种一端和两端都不种三种状况都存在,我们必须仔细审题,弄清是哪一种状况。(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例:同窗们在全长1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1、判断是植树问题的哪一种状况?(三种状况都也许浮现,然后再加上“两端要栽”)(还用画图数吗?)、学生独立解题、反馈。3、如果将题中的“一边”变为“两边”,请口答出“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三、点击生活师:其实植树问题并不只是与植树有关,在我们的生活中,尚有许多现象与植树问题很相似。下面列举了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请你任选一种说说它相应的是植树问题的哪一种状况。、男式衬衫前面钉的纽扣2、音乐课中的“五线谱”3、敲钟(大钟

5、敲下)、锯木头(把一根木头平均锯成5段)5、爬楼梯(从一层爬到六层)四、 变式练习:师:同窗们,我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就要学会寻找不同现象、问题间的相似点,抓住核心,解决问题。前面我们练习的是植树问题中最基本的题型,下面的这道题,比前面的题呢稍微变换了一下形式,同窗们有信心去解决它吗?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种树,每隔米种一棵,一共种了棵。从第棵树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五、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吗?其实植树问题里尚有许多有趣的知识,如在圆形的球场一周栽树以及围棋盘上摆棋子的问题等(课件图片展示),这些都需要同窗们在后来的学习中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才干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措施。最后,我想给人们

6、提一点但愿:但愿同窗们能运用自己独特的数学眼光,去发现并解决生活中更多的数学问题。板书设计:植树问题 两端种树 棵数=间隔数+1 只种一端 总长间隔长=间隔数 棵数间隔数 两端都不种 20 5 = (个) 棵数=间隔数-1 教学反思:植树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数学广角中的教学内容,我在设计时,重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状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开放性的设计,让学生在设计植树方案的过程中通过画图亲身体验在三种种植状况下,棵数与间隔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通过学生的体验,建构植树问题的模型,再运用模型解决生活中的类似问题。教学中重在让学生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更注重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

7、识,举一反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一,措施渗入,提高立意。设计上的一种重要思考是向学生渗入一种思想,一种在数学上、在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思想化归思想。这种思想的渗入能较好地协助学生理解谋求解决复杂问题的一般措施,那就是从简朴问题、简朴事例入手,谋求规律,通过规律的得出,最后得到问题的解决。这是本节课的一条主线。第二,充足运用差别资源。学生的认知起点存在着差别,有部分同窗对这一问题已经通过此外的途径懂得理解决的措施,但有相称一部分同窗对些一无所知,这就为合伙交流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有效进行有了较好的现实基本。第三,联系生活,观测提炼。尽管有些同窗会解决这一问题,但这些同窗尚不能把植树问题的解决措施与生活中相似的现象进行知识链接,这就导致了能找规律但不会纯熟运用规律,因此必须在课堂中体现借助生活原形与实际图形协助理解相结合,把理解规律与运用规律链接起来。在本课中,我设计了一种环节点击生活,通过课件让学生直观地结识生活中的许多事例看上去跟植树问题毫不相似,但是只要善于观测题中的数量关系,就明白它与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很相似,引导学生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某些实际问题。使学生充足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