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春天》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3479146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触摸春天》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触摸春天教学设计新田中心小学:高小平【教材解析】 触摸春天是一篇抒情散文,真切描写了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文章篇幅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意境隽美,蕴涵道理深刻。【设计理念】1、要让学生产生阅读体验,就得让学生沉浸在课文丰富的情感世界中反复诵读涵咏,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和课文的人文意蕴。2、个性化阅读凸显学生个性的张扬,生命活力的释放,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阅读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有赖于教师的引导和促进。3、注重课内外的紧密结合,拓宽学习语文的渠道,培养学生收信信息的能力。【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涵的深意3、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教学难点】由于本课的话题凝重、深沉,学生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如何深入感受触摸,就成为此设计的重点。 触摸的什么?引导学生从盲童的角度,体会小女孩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教学流程】第一教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播放歌曲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了春天在哪里的歌曲,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学习第17课。2、课件课题师:在我们看来,盲人的世界一定是“无边的黑暗”,可是今天,一位盲女孩会用她的故事告诉我们盲人也能拥有五彩缤纷的世界,她的名字叫“安静”,她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春天”

3、的故事。3、课件欣赏,春天美景图片欣赏板书(春天)师:春天虽然美丽,但是4、质疑课题质疑师:我们读到这样的课题,你想到了什么?生:怎样触摸春天?触摸到什么了?师:来,我们来感受“触摸”,老师和学生一起做触摸的动作,老师可以把手放在某位学生的头上,感受“触摸”。理解“触摸”:用手接触后轻轻移动。安静仅仅是用手在触摸春天吗?(更多的是用心在感受春天。)板书(触摸春天)同学们,这个题目是不是很奇怪?请你们快速浏览课文,告诉我为什么课题取名为触摸春天?5、导入电子课本。二、预习检查1、为了更好的学习课文,首先来看一下本课的生字词:(出示:小径流畅瞬间弧线飞翔权利缤纷悄然磕磕绊绊清香袅袅)谁来读?这些字

4、中有没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教师重点指导: “畅、瞬”的声母是翘舌音,“畅、径、翔”的韵母是后鼻音,“绊、瞬、权、缤”都是前鼻音。还应注意不要将“径”读成“jng”,将“袅”读成“mio”。瞬的笔顺。形近字孤和弧。)看来同学们对于生字词掌握得不错。2、下面请同学们出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三、交流反馈师:安静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们的目光,她的一举一动牵动着我们的心。让我们再次把目光回到文章,默读课文:1、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盲童安静拢住了一只蝴蝶。后来她张开手指,把蝴蝶放了。)2、说说你眼中的安静是个怎么样的孩子?(教师根据学生

5、回答随机点击课件:安静是创造奇迹的女孩。)学生交流自己真切的感受,师引导让生多说。四、小结:这个创造奇迹的女孩,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可能大家还有很多的感受,让我们下节课继续深入探究。五、作业:搜集热爱生命的故事。第二教时一.回顾旧知,揭示新课1.亲爱的同学们,咱们昨天初读了触摸春天,今天我们再次用心灵走进这篇文思兼美的文章,板书课题教育家朱熹曾说: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明.对于一篇好文章何尝不是如此好文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明触摸春天一文中就有许多文辞优美但含义深刻的语句,需要我们反复品评才能深谙其中的含义. 投影明确理解句子深刻含义的方法: (1)扣住重点词句,

6、展开联想深入领悟. (2)联系上下文(瞻前顾后),深入领悟. (3)联系生活实际(自身经历),深入领悟. (4)联想名人,名言,故事,书籍,深入领悟. (5)抓住原句反复沉吟,找出感悟.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在我们开始新知识旅程之前,我们首先来温故而知新.2.首先,我想请同学们汇报一下大家昨天练读的成果,以段为单位,男女生接力读全文,好吗?(读完后简评一下,鼓励为主)二、谈话引导,点出奇迹。春天来了,桃花开了,月季花开了。可是安静却看不见春天。没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但安静却着着实实地触摸到了春天,她内心中的春天,和我们一样多姿多彩。她做到了一个明眼人所做到的一切。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那安静创造了

7、什么?奇迹!大声地读(出示幻灯:这真是一个奇迹!齐读)三、品读奇迹,感悟安静。过渡语:(出示幻灯片)在这个春天的早晨,安静创造了哪些奇迹?从中你感悟到安静是怎样的一个女孩?用“”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1、师: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看法。安静创造了哪些奇迹呢?(1)安静在花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出示幻灯片)A、说说看,你为什么认为这是一个奇迹呢?B、想象一下,如果你闭着眼睛,什么也看不见,走路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感觉?(摸摸索索、磕磕绊绊、踉踉跄跄)C、读这句话。根据学生的朗读提问:这可不是一般的流畅很;不是没有磕磕绊绊,而是没有一点儿;多么不可思议啊,创造奇迹的是个盲童。过渡语:

8、安静为什么能走得如此流畅呢?(2)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出示幻灯片)“留连”什么意思?(留恋;恋恋不舍)你从“整天、流连”这两个词中,你读懂了什么?(安静是个有感情的女孩,她爱花,爱春天,爱生活,别忘了她可是个盲童,多么乐观、多么活泼、多么灵气的女孩啊!你根本看不出她是个盲童。)(3)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我几乎要喊出声来了,因为那朵月季花上,正停着一只花蝴蝶。慢慢地、极其准确地:让我们不难体会出作者用词精确,更不难体会出安静为我们所创造的奇迹。2、师:在这个春天的早晨,奇迹还在继续请看第4自然段。(1)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

9、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出示幻灯片)A、你从哪儿感受到这真是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盲姑娘)B、悄然什么意思?竟然什么意思?(出乎意料、没有想到)她没有想到什么?一个什么也看不见的盲童要想捉住一只蝴蝶是非常不容易的,安静却将蝴蝶拢住了。所以作者用“竟然”来表示事情的出人意料,用“奇迹”来形容这件事的不可思议。C、我们都有过捉蝴蝶、捉蜻蜓的经历,可就在你要捉住它的一刹那,它飞走了我们做着安静所做的动作,我们还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可我们却捉不到,为什么?D、这个“奇迹”就是安静身上所特有的“神奇的灵性”。能够抓住蝴蝶,是安静神奇的灵性,你认为什么是神奇的灵

10、性呢?聪慧,有才智。用心去捕捉,用心去体验,自然就有了奇迹的发生。所以与其说是蝴蝶被安静拢住,不如说是蝴蝶被安静神奇的灵性所吸引,心甘情愿地落入她的掌心。同学们善于联系前文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是个好方法。(2)指导读:此时安静的心情怎样呢?(高兴、惊讶、兴奋)你能读出她(高兴、惊讶、兴奋)吗?(指名读)3、(出示:指名读)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你能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一下安静的内心的感受呢?(陶醉、沉浸、幸福、甜蜜)(1)多么幸福啊!多么奇妙啊!多么令人感动啊!蝴蝶给安静带来了一整个春天!可是,安静居然把蝴蝶给放了。(2)(出示幻灯片)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

11、感受着春光。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女生来读这两句话)A、安静为什么把蝴蝶给放了?(蝴蝶也有生命,不忍心伤害它;放飞蝴蝶、放飞心情、放飞春天、放飞希望)B、安静仰起头来张望,她能看得见吗?“张望”应该是用来形容有视觉的人的,而安静是一个盲人,“张望”用在她身上似乎有些不够准确。但仔细想想,我又觉得这个词用得非常准确。她是用什么张望?(看不见;她是用心在张望。)那她在张望什么呢?蝴蝶飞走了,它是怎样飞的,飞向何方,这些安静一无所知,她多么想亲眼看到啊,她仰头张望飞翔的蝴蝶、美丽的春天、美好的生活等出示练习:“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

12、张望,她仿佛看见了( )。生:她仿佛看见了(蝴蝶在飞翔。)师:谁愿意带着这种感觉读?(生读,师指导)师:此时此刻,在安静的心上,春天是什么样的?生:此时此刻,在安静的心上,春天是 ( 生机勃勃的 )。C、指名有感情地读这一自然段。4、学生交流句子,感悟安静。(1)一瞬间,我深深地感动着。如果说安静在花香中穿梭是个奇迹,而当她极其准确地伸手拢住蝴蝶是个奇迹,那么,当她放飞蝴蝶的时候,这样的奇迹就令人感动了。谁也不会想到,但是想想却又是那么必然,安静这个八岁的盲童,是在用心灵与春天对话,与世界对话啊!安静告诉我一个道理:(出示幻灯片)齐读: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2

13、)这是作者由眼前这动人的幕所抒发的人生感悟,也是作者写这篇文章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能不能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谈你们对这句话的理解。(自由说)。师:安静虽然是个盲童,但她用自己的心灵来触摸春天,感受世界,她是多么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啊!从她的身上,我们体会到:无论你是否拥有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体魄,都有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权利,都应该受到人们的尊重。小练习:()都有生活的权利,()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过渡语:学完这篇课文后,你想对安静说点什么呢?四、生活延伸,深度探究。其实生活中,有许多像安静这样,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师总结:从小就残疾的孩子,但是他们却用心灵扣开了生活之门,感知着这个缤纷

14、的世界(出示幻灯片)残志不残的张海迪让人敬佩,残奥会上运动员们以顽强的毅力赢得了一枚枚奖牌,一群聋哑姑娘们以她们那美妙绝伦的舞姿征服了亿万观众,海伦.凯乐是个生活在盲,聋,哑三个世界里的人却毕业于哈佛大学,并用自己的力量建立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成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这一切成绩的取得都是因为他们懂得(齐读)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师:和他们相比我们要幸运得多,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珍惜生命让我们再大声朗读这句话: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五、阅读拓展1、还有一位盲人,她也十分热爱生活。(多媒体出示:海伦凯勒(188

15、01968)海伦凯勒1880年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叫塔斯喀姆比亚的城镇。在她一岁半的时候,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竟然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2、打开书,看课后阅读链接,它节选自海伦凯勒的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请同学们一边默读一边思考:你有什么体会?生:海伦.凯勒发现了树叶精巧的对称图形、发现了银桦的光润的细皮、发现了松树的粗糙的凸凹不平的硬皮3、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人,此时你想到了谁?(我想到了张海迪、杏林子、霍金他们身残志不残,顽强生活,创造了许多奇迹,我们是健康的人,我们更应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4、师总结(幻灯片出示人物):盲童安静用自己的心灵来感受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