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史填空题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3478323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0.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史填空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学前教育史填空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学前教育史填空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学前教育史填空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学前教育史填空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史填空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史填空题(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古代学前教育的实施&第二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1 .史前社会幼儿教育包括劳动技能教育、社会道德观念的养成、体格和军事训练等 内容.2 .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儿童学校叫“痒,3.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实行公养公育4. 中国古代儿童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家庭教育5. 中国古代幼儿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志向,教以孝悌,并教育幼儿勤俭耐劳、 诚实无欺、行善积德、礼貌谦让等。6 .受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在儿童教育中,将道德教育放在首位。7 .教儿宜早、教子义方、信而勿诳、潜移默化、量资循序、有教有爱等家庭教育原 则,出自古代中国8 .开笼放鸟而捕之,解缰放马而逐之,曷若勿纵

2、勿解之为最易也。这两个比喻符合 中国古代儿童家庭教育的教儿宜早_原则。9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原则有()A.大器晚成B.教子义方C.放任自主D.体罚10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方法不包括()A.体罚B.读经C.讲故事D.游戏11我国古代第一个专门教育太子的教育文件是世子法,它为我国保傅教育制度奠 定了基础。12 .宫廷儿童教育与一般家庭儿童教育的主要区别之一是有制度保证。这便是保傅制 度和三母制度。13 .古代宫廷教育中,子师、慈母、保母合称(三母)。14.在中国古代宫廷儿童教育中,主要负责对太子进行道德行为规范教育的是子师15 .在我国,胎教作为一种理论,初步形成于两汉16.中国古代胎教的内容

3、包括注意精神因素的影响与陶冶.重视饮食的影响与调摄、选 择良好的外界环境、保持良好的起居与生活习惯。17 .把监督法、小劳法和瘦身法作为胎教方法的国家是中国18 .童蒙教材的编写进入一个大发展的时期是在宋代19 .中国古代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童蒙读物是宋末王应麟所撰的三字经20. 全文共300多句,1000多字,三字一句,六字一韵,影响最大的中国古代童蒙读 物是三字经21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主要有三类,即识字类、训诫类和知识掌故类。22.千字文均为四言韵语,共250句,主要供儿童识字,也介绍了有关自然、社 会、历史、人伦、生活、教育等方面的知识。23 .南朝梁时周兴嗣所著的古代识字类儿童教材是千字

4、文24.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中,对儿童进行生活常规、为人处世及伦理道德方面教育的是训诫类25 .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中,由唐人李瀚撰写的历史知识性的蒙书是(蒙求)o26 .在古代儿童的教材中,为儿童编写的故事书多出自哪个朝代以后?宋代29 .西汉政论家、文学家贾谊“太子之善,在于早喻教与选左右”,强调要行胎教, 要施学前教育。30. 中国封建社会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和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是颜 氏家训31 .提出既要封建德行的教育,又要进行“修以学艺”的教育的是颜之推32 .在儿童家庭教育中,颜之推_提出如何解决对子女严教与慈爱的关系,是一重要 问题。P6833 .集中反映朱熹儿童教育思想的是

5、他编着的小学和童蒙须知34 .提出学“眼前事”主张的思想家是朱熹35 .读书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 这种培养儿童读书习惯的主张出自朱熹p7436 .提出要严格地、不间断地对儿童进行各种行为习惯使之“积久成熟”的是朱熹37 .提出“自然教育论”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是王守仁38王守仁把儿童好动喜乐的天性,视为教育儿童的基础和基本原则,“自然教育论” 的集中体现。39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方法主要有示范与讲解观察与模仿,奖励与批评。40 .史前社会的幼儿教育产生于()A.母系家庭B.原始家庭C.氏族公社D.军事民主制42 .我国古代奠定了胎教学说初步的营

6、养学基础的著作是(胎产书)1,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实行公养公教。2, 原始社会儿童教育活动内容:生产劳动教育、生活习俗教育、原始的宗教教育、 原始的艺术教育、体格和军事训练教育。3, 庠,出现在原始社会后期的虞舜时期。4,母系氏族公社,对儿童实行公养公教。5, 父系氏族公社,用儿童的家庭教育代替了儿童社会公育。6, 儿童家庭教育是齐家治国的基础。7, 中国封建社会,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内容,道德至上,是古代传统教育特点,“传 道”的儒家教育传统。8, 最早的学前教育计划,记载见于礼记内则9, 西周时,形成了学前教育计划,按年龄大小和身心发育状况提出内容,其中突出 了礼仪训练。10, 司马光居家杂仪

7、教男女中,阐述了 10岁以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内容。11, 中国古代婴幼儿养护经验:穿勿过暖,食勿过饱,任其啼哭,安全避险,避免 惊吓。12, 常规教育是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措施,包括一般生活常规和行为常规。13, 古代对儿童进行的常规教育被概括为“幼仪”或“童子礼礼教是儿童生活常 规教育的核心。14, 日常生活中,养成卫生习惯,是生活常规教育重要内容,包括个人卫生,环境 卫生。15, 古代儿童生活常规教育,处处带有向幼儿灌输封建礼教的色彩。16, 古代教育,以道德教育为主体。18, 中国古代教育家把立志视为品德教育的首要内容。立志、养志成为儒家教育传 统。古代有“试儿”风俗,就是观察小儿志

8、向的一种方式。19, 立志为学也是古代家庭对子弟进行立志教育的重要方面。20, 孝悌教育是古代道德伦常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是中国封 建社会教育重要特点。21, 为推行孝道,二十四孝图曾是最被推崇的儿童读物。22, “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根深蒂固,古代家庭普遍重视儿童早期的知识教育。23, 早期知识教育的内容:语言教育,识字教育,计算,自然常识。24, 中国古代,少数有良好天赋又有严格家教的儿童,被培养成“幼慧”儿童或“神 童。25, 唐代,儿童参加科举考试,称“应神童举”。宋代为童子科。26, 儿童教育,中国古代传统愈早愈好,要本着“早喻教”的原则。27, 教子义方,或叫“教子

9、以正”。父母从道义上,从做一个正派人的根本方向上, 为子女指出出路。28, 潜移默化,强调环境对儿童的教育意义。被认为是“无言之教”。29, 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称为“内外夹持”。30, 量资循序,就是顺应儿童才能的发展,及时教育,不失掉儿童才能发展的可能 性。31, “孟母三迁”,说明改变教育环境,最后取得良好教育效果。32, 司马光家范阐述家庭教育问题,对历代家庭教育有很大影响。33, 宫廷儿童教育,主要介绍以太子、王子为对象的教育。34, 西周,有“三公”、“三少”的设置。35, 贾谊,贾子新书,有傅职保职,在中国古代宫廷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36, 宫廷儿童教育的核心,是培养未来

10、帝王的教育。37, 宫廷中选出贵族和官僚大臣中的出类拔萃的男子,负责对太子、王子们的道德、 知识、身体的训练,即为保傅制度。38, 大戴礼记保傅,对师、保、傅的具体责任和对太子教育的内容做了细微说明。39, 太保主要职责:保证太子的日常生活举止合乎规范,生活有规律,负责太子身 体的安全和健康。40, 太傅主要职责:从道德和政治方面教育和训练太子。41, 太师主要职责:负责太子的学业知识,如诗书礼乐之类的经籍。42, 慈母,根据太子需要,供给衣食和其他所需。保姆负责安置料理睡眠。43, 宫廷中还为幼小的太子设乳母,以其乳汁喂太子。44, 胎教最早的记载,是西周时期,周文王、周成王的母亲曾行胎教。

11、45, 胎教的书籍,最早成书于春秋时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其中有“胎 病”的记载。46, 刘向的列女传记载了我国最早的宫廷胎教经验。47, 王充的论衡提出“元气”,阐明了古代胎教学说的哲学原理。48, 徐之才得胎产书提出“逐月看胎法”。奠定了胎教学说初步的营养学基础。49,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特别注意凭脉看胎。50, 孙思邈千金药方提出了 “外象内感”的胎教理论。为我国胎教学奠定了基 础。51, 万全养生四要,主张男女慎“择配”,胎教学说中有了优生优育的内容。52, 胎教体现了中国传统“正本慎始”的思想传统。体现了教育要早,教育贵豫的 原则。53, 良好的思想道德是古代胎教所特别强调的目

12、的。古代胎教的核心目的是对母亲 的道德修养的要求。54, 良好的生长发育是养胎与胎教的首要任务。55,古代儿童教材又叫蒙养教材。56, 古代蒙养教育包括小学教育的初始阶段和入学前的家庭教育,学前教育也是蒙 养教育。57, 史游的急就篇是汉唐主要识字教材。吕德胜小儿语,吕坤续小儿语。59, 历史知识性的蒙书,蒙求最为流传。故事性童蒙读物中,日记故事流传 最广、影响最大。60, 元明清,儿童故事配以图画,如二十四孝图说61, 图画类蒙学读物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是,养正图解蒙养图说养蒙图说62, 宋后,“存天理,灭人欲”思想影响,文雅游戏,如围棋、象棋类被重视。63, 贾谊关于太子教育理论,主要见之

13、于新书的傅职保傅、劝学、胎 教中。64,贾谊,“天下之命,悬于太子。”65, 贾谊将太子教育分为4个阶段,即胎教、学前教育、学校教育、成人教育,前 两个属于幼儿教育。66, 贾谊认为,选择父母是胎教的根本问题。对孕妇要进行“正礼”教育。67, 贾谊,“太子之善,在于早喻教与选左右”。早,一是要行胎教,一是要实施学 前教育。68, 贾谊,在贾子新书傅职篇,专门讨论了太子这些老师的职责、任务。69, 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一一颜氏家训,是家训的鼻祖, 家教的典范。70, 颜之推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治国的实用人才。71, 颜之推提出家教要“德艺同厚”和“修以学艺”。72, 颜之推在严格

14、教育上,主张体罚。75,朱熹论学“眼前事”与编著小学73, 朱熹把教育分为两个阶段:“小学”和“大学”。74, 朱熹主张儿童应该早施教,将儿童教育比喻为打“坯模”。76, 朱熹首创须知、学则的教育形式,编著童蒙须知。77, 朱熹主张,要严格地、不间断地对儿童进行各种行为习惯的训练,使之“积久成熟”。78,朱熹,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79, 王守仁继承了儒家关于“明人伦”的教育目的论。80, 王守仁的教育理论是“自然教育论”。81,贾谊,是中国古代胎教奠基人之一。1, 19世纪60年代,我国产生了近代新式学校,2, 1904年中国第一个近代学制一一癸卯学制,按此学制,学前教育实行蒙养院制

15、度。3, 鸦片战争后,为适应近代工业需要,教育出现三种不同性质学校:教会学校、洋 务学堂、新学校。4, 梁启超,“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强调儿童教育意义,出自论幼学。5, 梁启超,论女学,批评了 “妇人无才便是德”的传统封建观念。6, 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标志封建时代旧教育在形式上结束,新的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教育制度形成。7, 蒙养院是中国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8, _蒙养院 是中国第一部学前教育法规所确定的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9, 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也叫癸卯学制。10, 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是中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11, 蒙养院,附设在育婴堂和敬节堂内。12,育婴堂,创于宋代。13, 蒙养 院课程,游戏、歌谣、谈话、手技。14, 蒙养院内教师称“保姆”,由乳媪、节妇训练而成。15, 我国幼儿教育机构始于1903年成立的(湖北省立幼稚园)o P8816, 清末我国首次设立公立幼儿教育机构的地方是武昌17, 清末我国首次设立公立幼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