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测量学教案.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3475561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80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控制测量学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控制测量学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控制测量学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控制测量学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控制测量学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控制测量学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控制测量学教案.doc(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0 授课标题: 第一章 绪论 1-1 控制测量学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1-2 控制测量的基准面和基准线1 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控制测量学的基本任务,控制测量的基准面和基准线。 2 授课内容及时间分配:分钟数课前准备5一、控制测量学的基本任务。30二、控制测量的基准面(大地水准面、参考椭球面、高斯平面)。30三、控制测量的基准线(铅垂线、法线)。30课后总结5 3 重、难点说明:让学生掌握控制测量的基准面,基准线。4 拟采用教学方法、手段: 以讲授为主,分析、提问、答辩相结合的多样化教学方法。5 课堂提问题目:1、控制测量学的基本任务。6 本次课作业:1、大地水准面、参考椭球面

2、、高斯平面、铅垂线、法线。7参考书及章节控制测量武汉大学出版。控制测量学黄河水利出版社。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0 授课标题: 第一章 绪论 1-3 控制网的布设形式1-4 控制网的作业流程1 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控制网的布设形式。 2 授课内容及时间分配:分钟数课前准备5一、三角网、导线网、的布设形式。45二、高程网的布设形式。20三、控制网的作业流程图。25课后总结5 3 重、难点说明:4 拟采用教学方法、手段: 以讲授为主,分析、提问、答辩相结合的多样化教学方法。5 课堂提问题目:1、 控制网的布设形式有几种。6 本次课作业:1、控制网的布设形式有哪几种。7参考书及章节控制测量武汉大学出版社

3、。控制测量学黄河水利出版社。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0 授课标题: 第二章 水平控制网的技术设计2-1国家水平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和方案2-2工程水平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和方案1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国家水平控制网、工程水平控制网、布设原则和方案。 2 授课内容及时间分配:分钟数课前准备5一、国家水平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和方案。45二、工程水平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和方案。20三、国家水平控制网、工程水平控制网的区别。25课后总结5 3 重、难点说明:工程水平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和方案。4 拟采用教学方法、手段: 以讲授为主,分析、提问、答辩相结合的多样化教学方法。5 课堂提问题目:1、国家水平控制网、工程水平控制网的

4、区别。6 本次课作业:1、工程水平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和方案。7参考书及章节控制测量武汉大学出版社。控制测量学黄河水利出版社。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0 授课标题: 第二章 水平控制网的技术设计2-4导线网精度估算 1 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导线网精度估算的具体方法。 2 授课内容及时间分配:分钟数课前准备5一、等边直伸支导线的精度分析。30二、等边直伸附合导线的精度分析。35三、等边直伸支导线、等边直伸附合导线的精度估算公式。25课后总结5 3 重、难点说明:1、等边直伸支导线、等边直伸附合导线的精度估算公式与方法。4 拟采用教学方法、手段: 以讲授为主,分析、提问、答辩相结合的多样化教学方法。5 课

5、堂提问题目:1、简述等边直伸支导线、等边直伸附合导线的精度估算公式与方法。6 本次课作业:1、叙述等边直伸支导线、等边直伸附合导线的精度估算方法。7参考书及章节控制测量武汉大学出版社。控制测量学黄河水利出版社。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0 授课标题: 第二章 水平控制网的技术设计2-4导线网精度估算2-5工程水平控制网优化设计概念 1 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工程水平控制网优化设计内容。2 授课内容及时间分配:分钟数课前准备5一、导线网精度估算总结。45二、工程水平控制网优化设计概念45课后总结5 3 重、难点说明:让学生掌握工程水平控制网优化设计具体方法。4 拟采用教学方法、手段: 以讲授为主,分析、

6、提问、答辩相结合的多样化教学方法。5 课堂提问题目:1、简述工程水平控制网优化设计的方法。6 本次课作业:1、叙述工程水平控制网优化设计的方法。7参考书及章节控制测量武汉大学出版社。控制测量学黄河水利出版社。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0 授课标题: 第二章 水平控制网的技术设计2-6工程水平控制网技术设计书编制概念 1 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工程水平控制网技术设计书编制步骤。 2 授课内容及时间分配:分钟数课前准备5一、技术设计的内容和步骤。1、搜集和分析资料。30二、技术设计的内容和步骤。2、网的图上设计30三、编写技术设计书的内容。25课后总结10 3 重、难点说明:工程水平控制网技术设计书编制方

7、法。4 拟采用教学方法、手段: 以讲授为主,分析、提问、答辩相结合的多样化教学方法。5 课堂提问题目:1、简述编写技术设计书的内容。6 本次课作业:1、工程水平控制网技术设计书的内容有哪些。7参考书及章节控制测量武汉大学出版社。控制测量学黄河水利出版社。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0 授课标题: 第二章 水平控制网的技术设计2-7选点、建标和埋石 1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选点、建标和埋石的基本方法。 2 授课内容及时间分配:分钟数课前准备5一、选点的方法及使用的工具。30二、粘标高度的确定与建造。30三、中心标石的埋设埋石。30课后总结5 3 重、难点说明:让学生掌握选点的具体方法。4 拟采用教学方法

8、、手段: 以讲授为主,分析、提问、答辩相结合的多样化教学方法。5 课堂提问题目:1、简述控制网选点的方法。6 本次课作业:1、水平控制网选点、建标和埋石的基本方法。7参考书及章节控制测量武汉大学出版社。控制测量学黄河水利出版社。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0 授课标题: 第三章 精密测角仪器和水平角观测3-1 经纬仪的基本结构 1 教学目的:让学生重点掌握光学经纬仪的基本结构。2 授课内容及时间分配:分钟数课前准备。5一、水平角、垂直角的定义。45二、光学经纬仪的基本结构。45课后总结5 3 重、难点说明:让学生掌握水平角、垂直角的定义。4 拟采用教学方法、手段: 以讲授为主,分析、提问、答辩相结合的

9、多样化教学方法。5 课堂提问题目:1、何谓水平角、垂直角。6 本次课作业:1、画图说明水平角、垂直角。7参考书及章节控制测量武汉大学出版社。控制测量学黄河水利出版社。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0 授课标题: 第三章 精密测角仪器和水平角观测3-2 精密光学经纬仪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1 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J2精密光学经纬仪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2 授课内容及时间分配:分钟数课前准备5一、水准器、望眼镜、水平度盘和测微器。45二、读数方法。20三、J2精密光学经纬仪的使用方法。25课后总结5 3 重、难点说明:J2精密光学经纬仪的使用方法。4 拟采用教学方法、手段: 以讲授为主,分析、提问、答辩相结合的多

10、样化教学方法。5 课堂提问题目:1、简述精密光学经纬仪的基本构造。6 本次课作业:1、叙述J2精密光学经纬仪的构造及使用方法。7参考书及章节控制测量武汉大学出版社。控制测量学黄河水利出版社。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0 授课标题: 第三章 精密测角仪器和水平角观测3-3经纬仪的几项调效1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经纬仪的几项调校的内容。 2 授课内容及时间分配:分钟数课前准备5一、各主要螺旋的检查与调整。30二、照准部水准器轴与垂直正交的检校。望眼镜的调焦及视差的消除。30三、指标差的检查校正;光学对点器的校正。30课后总结5 3 重、难点说明:望眼镜的调焦及视差的消除。4 拟采用教学方法、手段: 以讲

11、授为主,分析、提问、答辩相结合的多样化教学方法。5 课堂提问题目:1、经纬仪包含哪几项调校。6 本次课作业:1、望眼镜的调焦及视差的消除的方法。2、指标差的检查的方法。7参考书及章节控制测量武汉大学出版社。控制测量学黄河水利出版社。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0 授课标题: 第三章 精密测角仪器和水平角观测3-4精密光学经纬仪的仪器误差及其检验和校正1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三轴误差。 2 授课内容及时间分配:分钟数课前准备5一、三轴误差(视准轴误差、水平轴倾斜误差、垂直轴倾斜误差)。30二、偏心差,30三、照准部旋转误差。30课后总结5 3 重、难点说明:视准轴误差、水平轴倾斜误差、垂直轴倾斜误差。4

12、 拟采用教学方法、手段: 以讲授为主,分析、提问、答辩相结合的多样化教学方法。5 课堂提问题目:1、解释视准轴误差、水平轴倾斜误差、垂直轴倾斜误差。6 本次课作业:1、叙述三轴误差及其它们的关系。7参考书及章节控制测量武汉大学出版社。控制测量学黄河水利出版社。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教案0 授课标题: 第三章 精密测角仪器和水平角观测3-4精密光学经纬仪的仪器误差及其检验和校正1 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光学测微器行差及其测定方法。 2 授课内容及时间分配:分钟数课前准备5一、水平度盘分划误差。30二、光学测微器行差及其测定。35三、垂直微动螺旋使用正确性的检验25课后总结5 3 重、难点说明:光学测微器行差及其测定。4 拟采用教学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