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2年中考化学试题.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3474752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2012年中考化学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重庆市2012年中考化学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重庆市2012年中考化学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重庆市2012年中考化学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重庆市2012年中考化学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2012年中考化学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2012年中考化学试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激活中考教学网 做出我们的精彩重庆市2012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Na -23 Cl 35.5 Ag -108一.选择题(本大题包含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来源:学科网1. 以下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 海水晒盐 B. 风力发电 C. 铁矿石炼铁 D. 太阳能取暖2. 复合肥料能为农作物提供多种营养元素,下列肥料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 NH4Cl B. KNO 3 C. KCl D. Ca2(PO4)33. 调味品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将下面调味品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 食盐 B

2、. 蔗糖 C. 味精 D. 芝麻油4. 下列食品富含蛋白质的是A. 牛奶 B. 米饭 C. 牛油 D. 鲜橙汁5. 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大约是A. 1/5 B. 1/4 C. 4/5 D. 1/26. 要改正下列错误的操作,不需要再补充仪器的是来源:学科网ZXXK7. 下列化学符号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A. 2H B. 2H2 C. 2H D. 2H2O8. 下列变化要消耗空气中氧气的是A. 干冰在空气中升华 B. 钢铁在空气中生锈 C. 生石灰在空气中变质 D. 浓硫酸在空气中变稀9. 稀盐酸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但下列实验中,不宜使用稀盐酸的是A.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B. 除去

3、铜粉中混有的铁粉 C. 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 D. 除去铁丝上的铁锈1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水结冰后分子停止运动 B. 氯化钠晶体由氯化钠分子构成 C. 氢原子和氧原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D. 氧化汞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11. 下图为物质的分类关系,与是并列关系,包含在中,若是 来源:学+科+网Z+X+X+K纯净物,则不可能是A. 一氧化碳 B. 硫酸铜 C. 空气 D. 铜12. 竹炭制品深受消费者欢迎,竹炭是竹子经过炭化处理后形成的多孔性材料,竹炭不具有的性质是A. 黑色固体 B. 易溶于水 C. 有吸附性 D. 能够燃烧13. 2011年10月,“碳捕集与封存国际论坛”在重庆召开

4、,重庆合川介绍了把CO2压缩、液化后封存在泥岩中的办法。关于封存CO2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CO2 分子间有间隔 B. CO2 气体较易液化C. CO2 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D. 大气中CO2 增加会造成温室效应14. NH4ClO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A. CO2 B. Cl2 C. O2 D. N215. 在A+ B盐+水的反应中,A和B不可能是A. HCl和NaOH B. CO2 和NaOH C. H2SO4 和Fe2O3 D. H2SO4 和BaCl2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6个小题,共22分)16.(3分)化学物质就在我们

5、身边,下面是厨房了常用的化学物质,用它们的序号填空。食醋 纯碱 天然气 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其水溶液PH7的是 属于盐类物质的是 。17. (3分)钠原子与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1)氯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2)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一个电子。(3)钠原子与氯原子相同的是 (填序号)质子数 电子数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18. (4分)国家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从今年7月1日起强制实施,其中饮用水消毒剂除了目前采用的液氯外,补充了一氯胺(NH2Cl)、臭氧(O3)等。(1)O3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 。(2)NH2Cl由 (填数字)种元素组成,其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是

6、 。(3)用NH2Cl消毒时,发生反应NH2Cl+X= NH3+HClO,其中X的化学式为 。19. (4分)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从1999年开始发行,一元币为钢芯镀镍(Ni),伍角币为钢芯镀铜合金,一角币为铝合金或不锈钢。(1)铸造以上硬币用到的材料都是 (填“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2)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填序号)。A. 金属的导电性 B. 金属的耐腐蚀性C. 金属的硬度 D. 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3)以上硬币涉及到Fe、Cu、Al、Ni(镍),已知Ni能够发生如下反应:Ni+ H2SO4= Ni SO4+ H2 Fe+ Ni Cl 2= Ni + Fe

7、Cl 2 这两个反应的基本类型都是 。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20.(4分)根据下列溶解度表和溶解度曲线图回答问题。温度/020406080KNO3的溶解度/g13.331.663.9110169(1)图中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是 。(2)50时,乙的溶解度为是 。(3)60时,将甲、乙、丙的固体各40g分别加入100g 水中充分溶解后,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4)影响硝酸钾溶解度的因素是 。A. 温度 B. 压强 C. 水的温度 21.(4分)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广泛地应用于造纸、纺织、石油化工、印染等行业。(1)氢氧化钠的俗名是 (只写一种)。 氢氧化

8、钠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固体,标签上写着“氢氧化钠”。为了检验里面是否还存在NaOH,实验员取少量该固体样品进行以下实验:根据溶液变红这一现象说明样品中含有 (填序号)。A. CaCl2 B. Na2CO3 C. NaOH D. Na2CO3 和NaOH如果白色沉淀中含有两种物质,这两种物质是 (填化学式)。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2分)22.(5分)(1)下图为电解水的实验。 仪器A的名称是 ,当电源开关闭合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乙图所示的现象与实验事实不相符合,请用笔在乙图中作出修改。(2)右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图示的现象与实验事实不相

9、符合,火焰出现的地方应该是 (填a、b或c)点,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3.(7分)为了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实验室提供了以下药品和仪器装置。【药品】二氧化锰 氯酸钾 大理石 过氧化氢溶液 稀盐酸【装置】(1)小明同学选择的药品是和,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他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2)小东用装置A制取氧气,试管中装入的药品是 (填序号),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他选择了E作收集装置,如果a与b相连,c端排除的物质主要是 ;如果a与c相连,b端排除物质是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共6分)24. (6分)盐水选种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

10、种巧妙的挑选种子的方法。农业生产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5%20%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1)要配制150kg16%的氯化钠,计算应称取氯化钠的质量。(2)选种进行一段时间后,农技员估计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都有所减少,他取出50g氯化钠溶液,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得到沉淀14.35g,计算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若此时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只剩下100 kg,要使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都恢复到(1)中的状态,计算需要加入的氯化钠和水的质量。重庆市2012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说明:1.答题中要求书写的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和化学专用名词,都要按规范化要

11、求从严掌握。对于化学方程式:凡化学式有错误的不给分;化学式正确,其余有错误的,酌情扣分。2.对于选择题,错答或多答均不给分。3.学生若做出其它合理答案,参照评分意见给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C 2. B 3. D 4. A 5. A. 6. D 7. B 8. B 9. C 10. D 11. C 12. B 13. C 14. A 15.D二、填空题(共22分)16.(3分)(1)(1分),(1分),(1分)。来源:Z_xx_k.Com来源:学_科_网Z_X_X_K17.(3分)(1)17(1分)。(2) 失去(1分。(3)(1分)。18.(4分)(1)0(1分)。(2)

12、3(1分),7:1(1分).(3)H2O(1分)19.(4分)(1)金属材料(1分)。 (2)A(1分)。(3)置换反应(1分)。 Al Fe Ni Cu(1分)。20.(4分)(1)甲(1分)(2)40g(1分)(3)丙(1分)(4)A(1分)21(4分)(1)烧碱(或火碱或苛性钠)(1分) (2 ) 2NaOH+H2SO4=Na2SO4+2H2O(1分) (3)C(1分) (4)CaCO3 、Ca(OH)2(1分)三、实验题(共12分)22.(5分)(1)试管(1分) (1分)(2)a(1分)4P+5O2点燃2P2O5(1分)23(7分)(1)CaCO32HCl=CaCl2H2OCO2(1分),B(1分),C(1分)。(2)和(1分) (1分),氧气(1分),水(1分)。 四、计算题(共6分)24.(6分)解:(1)150kg16%=24kg(1分) (2)设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x Ag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