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见宝塔品)》浅释11.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3474559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妙法莲华经(见宝塔品)》浅释1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妙法莲华经(见宝塔品)》浅释1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妙法莲华经(见宝塔品)》浅释1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妙法莲华经(见宝塔品)》浅释1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妙法莲华经(见宝塔品)》浅释1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妙法莲华经(见宝塔品)》浅释1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妙法莲华经(见宝塔品)》浅释11.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妙法莲华经(见宝塔品)浅释妙法莲华经(见宝塔品)浅释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卷四 见宝塔品第十一第十一品,叫见宝塔品。见是看见,所见的宝塔,一般人是用眼见。其实我们所见,不单单用眼睛看见,还要用心去看;不仅仅心能看见,本性也能看见,因为多宝如来也在众生的本性里边。现是现本性的如来,见则是见本性的如来,也都是见宝塔。心见和性见的道理,有人会不相信。因为一般人,只知用眼见,而不知眼睛根本不能见。如果眼睛能见,为什麽人死之後,眼睛仍在,为何不见呢?由此可证,不是眼见,而是性见。有人说:现在科学发达,可以把眼睛移植到另外一个人的眼中,还可以看见一切的东西。那不是眼见,而是见性的见

2、。因为眼睛有见性,所以能见。若是没有见性,它就不会见。那麽这个见性是什麽样子?你是看不见的。在楞严经上说:见犹离见,见不能及。见也要离开这个见,为什麽你看不见呢?因为见是没有的嘛!若按照这个道理来讲,你看见的东西,也是不存在的。有人说:这个道理,我不相信。就因为你不相信,所以不懂法华经的道理。法华经是破你的一切执著,你所见物质的见,是从八识的相分所现出来,其实也是假的,看不见的那个才是真的。那个是什麽?就是你的自性,圆陀陀,光灼灼,圆融无碍。若能把假的放下,真的就知道了。总之,你看不见的,那才是真见;你能看见的,那是八识的相分,不是见分。这个道理,越研究越妙,今天所讲的见,到此为止。在金刚经上

3、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宝是七宝:就是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玫瑰。1、金的性是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代表坚固的智慧。2、银的色是洁白,代表清净的行门。3、琉璃是莹澈的透明体,表示明了的智慧。4、砗磲有转动的相,表示委屈心,修道人要有能忍能让的心。5、玛瑙是杂色,在里边有红色、黄色、白色,因有许多颜色,表示万行的智慧,所谓万德庄严。6、真珠是圆明,表示圆融无碍的智慧。7、玫瑰是玉石,有温润性,代表温润的智慧。用这七宝来建塔,故称为宝塔。塔是方坟,供养佛和祖师真身之处,也就是佛舍利所在处。塔有四方型、六方型、八方型和圆型。有的是砖造,有的是石造,有的是木造。塔最高有

4、十三层,最低有二层;八层以上为佛塔,七层为菩萨塔,六层为辟支佛塔,五层为四果罗汉塔,四层为三果罗汉塔,三层为二果罗汉塔,二层为初果罗汉塔。总之,凡是有可纪念性的地方,後人皆建立塔,表示尊敬不忘之意。好像释迦牟尼佛1、出生处,在迦毗罗卫城外,龙弥尔园立塔。2、成道处,在摩迦陀国南尼连河畔立塔。3、转法处,在迦尸国波罗奈城外鹿园立塔。4、现神通处,在舍卫城之东南只陀园立塔。5、从天降处,在桑伽尸国曲女城立塔。6、化度分别僧处,在王舍城立塔。7、思念寿量处,在毘耶离城立塔。8、入涅盘处,在拘尸那城立塔。今皆成为佛教徒朝拜之圣地。品是品类。聚类相同义理为一段。妙法莲华经有七卷,分为二十八品。每一品成为

5、一个题目,内容和题目大致相同,有提纲挈领作用。以上是见宝塔品大概的意思。这座宝塔,是多宝如来入灭之後,一切众生所造的。多宝如来在未成佛之前,曾经发愿:我在未来的世界,凡是有佛出世,将要说妙法莲华经的时候,我的宝塔,从地涌出,现在其前,住在虚空,令大众皆能看见,证明说法华经的境界是不可思议。所以可以知道宝塔现出是有徵信的作用。因此,释迦牟尼佛将要说妙法莲华经时,多宝如来乘他的愿力,出现於虚空中。由此观之,法华经是多麽的重要。佛在一生中先说大方广佛华严经,最後说妙法莲华经。可是说华严经时,小乘人不能接受。慈悲的佛陀,改说阿含经,次说方等经,再说般若经。弟子们回小向大,机缘成熟,才开权显实,说这部法

6、华经。一九六八年夏天,我们成立暑假讲习班,首先开讲楞严经。去年暑假讲习班,讲普贤行愿品、六祖坛经、金刚经等。今年讲妙法莲华经,现在讲到见宝塔品。大家在佛教讲堂(金山圣寺的前身),共同研究佛法,此非小因缘,可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不过,在你未获得宿命通以前,不晓得这种因缘。未证得天眼通以前,看不到这种境界。但是,你们在这里能听到见宝塔品,乃是不可思仪的境界现前。尔时佛前有七宝塔。高五百由旬。纵广二百五十由旬。从地涌出。住在空中。种种宝物而庄校之。五千栏循。龛室干万。无数幢旛以为严饰。垂宝璎珞。宝铃万亿而悬其上。四面皆出多摩罗跋栴檀之香。充遍世界。说完法师品的时候,在释迦牟尼佛的面前,有七宝塔现出

7、。这座宝塔高五百由旬,宽二百五十由旬(由旬是印度计算里数的单位,大由旬有八十里,中由旬有六十里,小由旬有四十里)。这座七宝塔从地下涌出,慢慢上升,最後停住在虚空。在宝塔之上,有种种无价宝物装饰著,在宝塔的四周,有五千栏楯,千万个龛室,及无数幢旛严饰著。又垂挂宝璎珞,又悬挂宝金铃,有万亿种那样多。在宝塔的四面,放出多摩罗跋(性无垢)栴檀香味。这种香气,充遍大千世界。五百由旬,表示众生在五道轮回中受苦。现在把五道轮回停止,令众生离苦得乐。二百五十由旬,代表二百五十条戒。修行人,必须照戒律修行,才能成就道业。行住坐卧四大威仪,各有二百五十条戒,合为一千。再加过去一千,现在一千,未来一千,合成为三千。

8、所谓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用种种宝物严饰,表示种种行门,庄严道业。五千栏楯,龛室千万,表示万善的一种功德。无数幢旛,表示定慧。幢表示定,旛表示慧。定就是静,慧就是动。定慧均等,智慧现前,这是一种表法而已。璎珞是用七宝所成的装饰品,挂在胸前,表示庄严。讲到璎珞想起一个公案:佛住世的时候,王舍城的国王,名叫频婆娑罗王,他是佛的皈依弟子,也是大护法。他的儿子,名叫阿闍世王,受提婆达多(佛之堂兄,阿难尊者之胞兄)教唆,将父王囚在七重门之禁室,禁止任何人去探望老王,只有他母亲例外。为什麽发生这种政变呢?因为提婆达多想做新佛,对外宣传释迦牟尼佛是旧佛。他既想在佛教中起革命,如果无人援助,则不会成功。所以联合

9、阿闍世王,鼓吹做国王的好处,劝阿闍世王弑其父,夺其位,口号是新王新佛共治天下。这种坏主意,使得阿闍世王心动,欲做新王,必须废除老王。於是采取行动,夺父王的权利,自立为新王。二人狼狈为奸,处处找释迦牟尼佛的麻烦。其母后(韦提希夫人)每次见老王时,利用璎珞(中间空心)盛著葡萄浆,供给老王饮用,老王始能保住性命。二人在地牢中感叹地说:为何生了这种忤逆的儿子,莫非前生的业障?佛有神通,可以来救我们吧!乃向灵山方向祈祷:世尊!请您大发慈悲救我们出苦海吧!这时,目犍连尊者和阿难尊者,从虚空而至。佛身放紫金色光,坐在百宝莲华中,为他们说十六观经。宝铃乃是惊鸟之用,所以塔庙的角处,皆挂著各式各样的宝铃。风吹铃

10、响的音声,可以惊吓雀鸟飞离此处。如有人发心,供养宝铃悬挂塔角,来生的声音,必定洪亮,所谓声如洪钟,就有这种殊妙的感应。其诸旛盖。以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玫瑰。七宝合成。高至四天王宫。三十三天。雨天曼陀罗华。供养宝塔。所有一切的宝旛和宝盖,都用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玫瑰七宝合成,高达四天王宫。四天王是欲界六天第一层天,位在须弥山的半山腰,在四方各有一天王镇守。东方是持国天王,南方是增长天王,西方是广目天王,北方是多闻天王。每位天王有八员大将,镇守忉利天的四方,防御阿修罗兵的侵略。韦陀菩萨是三十二员大将之一。三十三天(忉利天)降曼陀罗(白色)华,供养宝塔。三十三天在须弥山的山峰,因为四

11、方各有八天,再加上中央的一天,共计三十三天,这是地居天,在各天有一位天主管理,中央的天主为天帝释。在道教称他为玉皇大帝,外道称他为天主,在佛教则称他为释提桓因。今天(一九七年九月二十五日)将三十三天的天主来历向大家说一说,令大家明白天主的真象。外道认为天主是最高无上的主宰,实除上天主是佛教的护法。在佛堂中天主没有坐著的资格,只能站著,甚至要站在门外。为什麽?因为他是护法者的缘故。在无量劫以前,有三十三个女人,共同发心修建庙宇及佛像。其中有位领袖,她领导其他三十二个女人行善。这位领袖,原来是个贫穷女人,可是有慈善心。有一天,经过古寺,发现佛像由於风吹雨淋的缘故,佛像的贴金已脱落,又见佛堂的屋顶,

12、年久失修,瓦片破碎零乱。她乃发心重建,但是木身是穷人,所谓心有余而力不足,於是到处化缘。苍天不负苦心人,她的虔诚之心,感动三十二个女人,愿意随喜功德,完成她的愿心。於是大家一条心,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所谓有志者事竟成,不久,将破败的佛殿、脱金的佛像,焕然一新,金碧辉煌。功德圆满之後,人生无常,这三十三位女人,相继无疾而终。便升忉利天做三十三天的天主。因为修庙的功德,而获得这种果报。记得在哈尔滨建三缘寺的时候,我到施主家化缘。一进门便说:我现在到你家里来,你们应该生欢喜心,我是来送福德,你们应把握机会种福德。现在三缘寺筹建大雄宝殿,如果布施金钱,有不可思议的功德,你们不要错过种福德的机会。我是不

13、会说话的人,可是我这样一讲,那些人都发心乐捐。有的说:我存了十年的钱,统统捐出修庙。有的说:我把心爱的首饰献出修庙。如是集沙成塔,化得很多钱,这是我化缘的经过。余诸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千万亿众。以一切华香璎珞。旛盖伎乐。供养宝塔。恭敬尊重赞叹。其余一切天龙八部,以及人非人等等,有千亿那样之多。他们皆用一切的妙华、妙香、璎珞、宝旛、宝盖及种种伎乐,来供养宝塔,并且恭敬、尊重、赞叹宝塔。现在将天龙八部大概解释一下。天和龙属於善心所。其余六部属於恶心所,但因为受佛的感化都变成护法善神。凡是讲经说法的地方,他们都来护持道场。1、天:就是欲界四王天,他们不但镇

14、守天宫,而且保护人间。韦陀菩萨就是四王天三十二员大将之一。他受佛之托,护持修道人的安全,使魔不能扰乱修道人的身心。2、龙:牠有神通,变化莫测。在往昔修道的时候,因为乘急戒缓,故堕为畜生,可是有神通。换言之,牠修大乘法,勇猛精进,所以有神通。可是不守戒律,因此堕为龙身。3、夜叉:译为捷疾鬼。有三种夜叉:一为地行夜叉、二为空行夜叉、三为飞行夜叉。有的夜叉吸人气、喝人血,或吃人精,到处作祟,令人不安宁。4、乾闼婆:译为香神。以香为食,身放香气,是玉帝的乐神。玉帝想要听音乐时,燃起沉水栴檀香,他们嗅香而至玉帝的善法堂,演奏歌曲,令玉帝欢喜。5、阿修罗:译为无端正。男性阿修罗的五官不端正,可是女性阿修罗

15、的相貌非常美丽(玉帝便娶阿修罗王的女儿为妻)。又译为无酒。他们在天上有天福无天权,因为无酒可喝,常发动战争,想夺取天主之位。6、迦楼罗:译为金翅鸟。其翅膀展开有三百六十由旬,可以将海水搧成海沟,把应死的龙吞进腹中,一次吞很多的龙。龙王眼见龙族到了绝种的边缘,一筹莫展,心想只有佛才有办法,拯救龙子龙孙,於是来到佛所,请佛帮忙。佛送牠一件袈裟,拆开为线,挂在龙角上。这样,龙的性命得到安全保障,再不受金翅鸟的威胁。金翅鸟吃不著龙,饿得发慌,也来到佛所,对佛说:世尊!我们以龙为食,现在您说怎麽办?没有龙吃,那就要饿死了!佛说:你们不会饿死的,我令弟子在吃饭时,送给你们一份食物。从此之後,僧人在吃饭前,一定送七粒米饭供养大鹏金翅鸟。7、紧那罗:译为疑神。因为似人,但头有一角,令见者生疑。善於音乐,也是玉帝的乐神,专奏庄严法乐,玉帝举行宴会或法会时,他们腋下流汗,直升天上,表演庄严的歌曲及舞蹈,令欣赏者生念佛念法念僧的心。8、摩侯罗伽:译为大腹行,即是大蟒蛇。牠有瞋恨心,常喷毒气害人。人若有瞋恨心,死後为蟒。梁武帝之妃郗氏,生前嫉妒比她美丽的女人,在三十二岁死了,转为大蟒蛇。梁武帝遂请宝志禅师等写了一部梁皇宝忏,超度牠离蟒身得升天上。尔时宝塔中出大音声。叹言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萨法。佛所护念妙法华经。为大众说。如是如是。释迦牟尼世尊。如所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