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春日》案例分析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3474002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下册《春日》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春日》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下册《春日》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下册《春日》案例分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语文下册:春日教学案例分析 浅谈创新教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般教师重视现代文教学,轻视古诗教学,总认为古诗简单,逐字逐句讲解意思即可。仅仅满足于让学生表层理解,零碎感知,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枯燥,故而不愿多花功夫。其实学一首古诗,并非把诗中词意翻译为生活语言就预告这首诗弄懂了,学完了。毕竟,诗的语言不等于生活语言,诗的语言表现的内容有种优美的意境。那么,如何让学生感知这种意境美,我在此做了一些创新尝试。教学片段:1、师:默读古诗,说一说诗人是怀着怎样一种心情写这首诗的?2、学生汇报(高兴、快乐、兴奋、喜悦、愉快)3、师:从哪可以看出诗人快乐的心情?再读一读全诗。4、师:什么是东风面

2、?想象一下春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象,具体体会东风面的含义。5、师配乐范读全诗。6、用文字描绘春日的美景。我站在泗水河边放眼望去,眼前会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案例分析:春日这首诗,乃咏春诗中的精品,诗人踏春赏春时高兴、喜悦、兴奋、激动、舒畅、得意的心情蕴含在诗中的每一个字中,有许多地方值得细细玩味、反复品尝。在教学中,我将整个教学过程用一根红线贯穿起来,那就是始终探讨一个问题,“诗人是怀着怎样一种心情写这首诗的?”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教学过程,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与,显得格外兴奋。这看似一个话题,实质却是一次多元化、深层次的探究活动,这一做法的意义在于:拉近了学生和古诗的距离,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吸引孩子们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同时建立了一个和谐、自由、平等、开放的对话平台,孩子们畅所欲言,积极踊跃!由这一则教学案例,我感受到:教学的创新不在于教学内容是否有新意,而是看执教者有没有创新的意识,创新的意识是不是到位。当我们与创新之光相遇时,我们才会真正体会到教学真好,创新真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