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梦颖-如何在亲密关系中修复童年的创伤.docx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3473580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梦颖-如何在亲密关系中修复童年的创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刘梦颖-如何在亲密关系中修复童年的创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刘梦颖-如何在亲密关系中修复童年的创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刘梦颖-如何在亲密关系中修复童年的创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刘梦颖-如何在亲密关系中修复童年的创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刘梦颖-如何在亲密关系中修复童年的创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梦颖-如何在亲密关系中修复童年的创伤.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刘梦颖如何在亲密关系中修复童年的创伤(2013-03-23 12:40:22) 文/刘梦颖年前到现在一位外地的朋友总在网上向我倾诉他在恋爱过程中的困惑,昨天我忽然意识到他们这段并不轰轰烈烈的感情非常有代表性,值得写出来警示后人,在这篇文章里我不会高举道德的大棒去批评任何人,我会站在纯客观的角度还原两个当事人的心理轨迹。 他三十多岁,至今未曾走进过婚姻,特别渴望组建一个家庭,对待感情特别慎重,为了找到理想的伴侣他已经独身很多年,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已经记不清上一段感情是什么时候了,大概是8年前吧。他的女朋友小他8、9岁,在单亲家庭中长大,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没有孩子。他们相识多年,很多年来在彼此的

2、眼中都是普通朋友,直到去年冬天他们开始试探性的相处,他们的恋情截止到现在没有一点浪漫的成分,女孩总是拒绝他买花,说不想让他花钱,知道他收入不多,去年才贷款买房,手里并没有积蓄。女孩最初对他的态度有些不明朗,在相处的过程中情绪反复无常,有时候一天能发几十条消息,有时候又告诉他感觉好烦想清静几天根本不回复他的短信,他被动的接受着这一切,在独自度过情人节后他对她提出了分手,再之后的事情出乎他的意料,她对他居然出奇的好起来,还和他发生了关系,但是更出乎意料的是没过几天她又说他们不合适,不是一类人,劝他看一部关于相亲的电影,这些天再也没有联系他,朋友猜不明白她究竟在想什么,矛盾了很多天后还是提出分手。她

3、在分手后开始失眠,但是据说已经又开始相亲。 在这里我们首先剖析一下男主角的性格,他是和平型的人,也就是乐嘉老师性格色彩里的绿色性格,他总能认真的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任务,即便是派去深山中被人告知外地人很容易丧命的艾滋病村采访都毫不推脱,甚至在讲述那几天恐怖的经历的时候你都很难听到他情绪的起伏,因此他对待感情的方式就是接受别人的安排,你说见就见,你说不见我就尊重你的决定不去见你。这样性格的人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属于很好相处的。 接下来我们再剖析一下故事中的女主角,在母亲的独自照顾下长大,自小缺失父爱,饱受周围人的歧视,又有过一段婚姻的阴影,在她的内心存在着强烈的不安全感,总是被焦虑情绪所左右,因此

4、她处理亲密关系的时候总是反复无常。这是焦虑恐惧型依恋关系的人,她的内心对亲密的情感是渴望又害怕的,他们需要这种亲密,但又害怕太过亲密,因为那会暴露他们的脆弱性,她内心的情感经常处于矛盾中,她不知道其实左右她的不是眼前的情感,而是深藏于潜意识中童年对父爱的焦虑,她的内心深处一直在寻找的是一种类似于父爱一样的能完全呵护她,无条件宠爱她可以容忍她无理取闹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帮助她重走一次童年,弥补这段童年的缺憾。 这是一种“代偿心理”,曾经我以为代偿心理只存在于自幼丧父或者父亲离家出走从未在身边陪伴过的人身上,直到年前我才突然意识到代偿心理其实也存在于在父母身边成长但是却很少得到父母关怀的人身上,

5、这样的人有很多,无论是家长过于忙碌无暇顾及孩子,还是重男轻女,总是忽略她的感受等等都会造成这种心理。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社会上有那么多女孩会去找一个大自己很多岁的男人,这是她们心中的渴求,对父爱的渴求,童年缺少的越多成年后需要在两性关系中得到的弥补就越多,也就更容易早恋,更容易恋上一个比自己年长很多的人。美国有一项统计数字说男人比女人大8岁结合的婚姻是最稳定的婚姻,由这个数字我们就可以看出有很多女孩是或多或少具有代偿心理的。 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多多少少都会受到一些伤害,而有些伤害比如遗弃,比如严重的暴力,比如强奸,比如长期的歧视都会深深的在心底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心理学里称之为“远古的伤痛”

6、,这些伤痛会在漫长的成长岁月中形成潜意识,而潜意识是意识的3万倍,它会掌控一个人的行为,如果没有觉察它就会左右一个人的一生,因此我们说童年幸福的人通常会拥有幸福的婚姻,童年不幸的人通常会拥有不幸的婚姻,与其说婚姻是童年的重复,不如说婚姻是潜意识的重复,婚恋关系中的前世就是我们的童年。 看到这里那些曾经童年有过很多伤痛的人一定会倒吸一口凉气,难道今生摆脱不了这种童年阴影的轮回吗?不是!良好的婚恋关系可以修复童年的创伤,可以重走一次童年。它的前提是一定要明白自己的创伤来自哪里,什么样的感情模式才能修复这段创伤,一定要明白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否则即便谈再多次的感情都是对错误的重复。 我在前面的文章

7、婚姻关系相处模式的解析中写到五种模式,除去安全型依恋模式外,还有四种是缺少关爱造成的相处模式:焦虑依恋型,焦虑恐惧型、冷漠型依恋,分裂型依恋,在这四种中相对省心一点的是冷漠型依恋,他们会因为对亲密关系的恐惧而选择长期独身,对于他们来说亲密关系是耗费心力的事情,就像奢侈品可有可无,对于他们而言只需要长期的关怀,慢慢的走进他们的内心直到接纳对方的存在,这种人的表现通常比较平静,不会做出特别超乎预料的事情。而其余三种则是非常令亲密关系的另一半头疼的,你不知道对方什么时候情绪会失控,会作出一些被潜意识左右的事情,比如上面文中写到的女孩,总是反复无常。比反复无常更可怕的还在后面,朋友在QQ上说到女孩在和

8、他发生关系后没几天就分手了, 我马上想到他们发生关系的时间很可能是情人节这位朋友提出分手后,我把我的猜想发过去,朋友惊讶的说“是呀,是呀,那几天特别好。”我在心里倒吸一口凉气,这才是最最可怕的事情。 我在QQ上给朋友做了一下心理推演,在他提出分手的时候女孩马上失去了安全感,等于把女孩推入童年对缺失父爱的无助、焦虑、恐惧之中,这时的她特别希望与父亲发生链接,特别需要一个怀抱来安抚自己的内心,需要得到父亲的关爱,而她并不明白自己内心真实的渴望,于是她马上投入他的怀抱,等她清醒之后发现这样的亲密关系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她开始谴责自己为什么轻易就与别人发生了关系,她开始因此焦虑失眠,她想逃离这种情绪

9、,她开始玩失踪,若干天后她成功逼他分手。她在无意识的重复着不幸的童年,童年的生活中她是一个无辜的受害者,在这段感情的最后她又强迫自己做了受害者。 这个女孩的可怕之处就在于任何一个和她处于恋爱阶段的男人一旦提出分手她都会无意识的进入童年的焦虑中,被潜意识推动,强烈的渴望一个怀抱的安抚,之后主动发生关系,然后谴责自己,然后逃离,谈的恋爱次数越多分手的次数就越多,她对自己的谴责就越深重,越来越瞧不起自己,我对她推演出的最坏结果是如果她还没有意识到真正的问题,那么在若干年之后她会认定自己是个无耻的女人最终承受不了这份痛苦而疯掉。当然我并没有把这些话告诉朋友,我也不计划让这位朋友知道。我只是告诉他要么拯

10、救她,要么远离她。 我并不是危言耸听,大家想一想我们身边有多少上面这个女孩这样的人存在?她们不断的谈恋爱,不断的委身于人,不断的失恋,她们在每一段感情里收获的都是痛苦,她们总在说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不用去谴责这些人,她们原本就是无辜的受害者,一个幸运的人没有权利再去伤害那些不幸的人们。 一定有人要说,如果我身边有这样的人我该怎么帮她呢?我想能想到的就是多了解一些心理学,知道自己当下的情绪根源是什么,避免无意识的作出错误的决定,同时掌握一些心理学之后人际关系就会变得简单,看到一个人你就会明白这个人要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相处,他大概会作出什么样的事情。理解自己,并理解别人。乐嘉老师有句话说“你看你自己有多深,你帮助别人有多远”,他的这句话不仅仅适用于人生也适用于情感。 时间不可能倒流,记忆不可能清除,然而人生总要面对,正视曾经的经历才能把控自己的情绪,知道每时每刻自己内心真实的需求。 写给总在情感道路上迷路的人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