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背阁技艺 传承木偶文化.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3473492 上传时间:2024-03-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续写背阁技艺 传承木偶文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续写背阁技艺 传承木偶文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续写背阁技艺 传承木偶文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续写背阁技艺 传承木偶文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续写背阁技艺 传承木偶文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续写背阁技艺 传承木偶文化.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承木偶文化 续写背阁技艺 记阳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龚学军入冬以后,屋外的寒冷肆意侵略着大地,把人们逼近家里。64岁的龚学军在闲房里拾掇那堆木偶已经好多天了,尽管老伴怕他冻感冒而责怪他好几次了,但他一看到箱箱里的那堆木偶心里就热乎乎的,早把寒冷抛到脑后了。龚学军是阳原县揣骨疃镇曲长城村人,那几箱木偶是他祖上传下来的,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而木偶戏表演他已是第十代传人了。唤醒木偶梦木偶戏在张家口市是独有的,也是独特的。龚学军是一个农村文艺爱好者,从16岁就参加村组织的文艺活动,22岁参加背阁演出,他一直注重背阁技艺的积累,虚心向背阁老艺人冯志成学习,后来正式拜冯志成为师,上世纪90

2、年代后期,成为曲长城村背阁等文艺活动的组织者和辅导者。每年的元宵节前后,龚学军都会把村里的十多个老人组织起来分工合作,在村内搭起的1米见方的小戏台上,男男女女的木偶人峨冠须髯、舞带飘袦,往来穿梭,所扮演的文臣武将栩栩如生,隐于台后的表演者全神贯注地操纵着木偶的每一个动作,小鼓、小镲、小锣、板胡、二胡、三弦等组成的乐队随着演唱者的唱腔有节奏地敲打着,有时候用口含口哨吹奏曲谱来代替台词。三娘教子、断桥等一场场剧目让村里村外的人们流连忘返,走雪山、桑园会等一出出唱腔让台上台下的人赞不绝口。2007年,曲长城木偶戏成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9年6月,曲长城木偶戏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3、代表作名录。龚学军抚摸着祖上传给他的木偶道具,心里想的全是如何传承木偶,因为传承面临着空挡,他的子女读完大学后在外地工作,虽然也喜欢木偶戏,但失去了木偶戏生长的土壤和观众,因而木偶戏只在他们的心中表演,把木偶传承下去成为老龚心中的一个梦想。投入背阁梦曲长城背阁有近200年的历史,传承20多代,在华北地区乃至全国是少有的一种独特的舞蹈形式。尤其是在张家口市和山西雁北地区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挖掘地方民间舞蹈艺术方面,具有一定学术研究价值。为了把背阁舞蹈传承下去,龚学军从不讲代价,在背阁排练过程中,村里能开支的由村里开支,村里没钱开支的,自己开资,先后购买了影碟机两台、光盘十多盒,并把自家庭院作

4、为背阁舞蹈排练的场地,供村里年轻文艺爱好者排练。在排练过程中,从背阁演员的选择、背阁的捆绑、扭动技巧、手臂摆动等,都手把手地教,耐心辅导新演员的演出技艺。为了把背阁这项技艺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老龚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从演员的品质、技艺等方面周全考虑,手把手的带出了苏谊楼和苏冀中两个背阁技艺的传承人,作为曲长城背阁的26代、27代传承人。成就传承梦龚学军常说:“我对木偶和背阁的潜心研究,就如同我的生命那样重要!”多年来,龚学军带领村里爱好文艺的群众以弘扬木偶和背阁文化为己任,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探索,着力打造曲长城独特的文化品牌。龚学军从事木偶和背阁技艺已整整48载,2006年,曲长城背阁开始向

5、市、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被列为河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龚学军在传承传统背阁技艺的基础上,注重发挥个人技艺特征,一是在表演形式上,吸收山西等地背阁的精华,对曲长城背阁表演进行了创新,排练出飞天、嫦娥奔月等新的表演形式。二是在表演技艺上,他不仅会背单人背阁,而且会背难度非常大的双人背阁,他表演时双臂动作挥动幅度大、脚跟稳健、铿锵有力,既体现出北方庄稼汉的豪爽、粗狂、憨厚,又不失诙谐、幽默的生活情趣,非常受观众欢迎。三是在演出配乐上,注重锣、鼓、镲、钹与唢呐、笙相结合,古老音乐与现代音乐相结合,既能让年轻人欣赏,又能勾起老年人的回忆,可谓老少皆宜,深受群众的喜爱。曲长城村多次被县政府评为“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先进集体,背阁的表演在中央电视台四套、省电视台、市电视台播出。龚学军多次接受省、市、县电视台、电台记者的采访,2013年,被阳原县委评为优秀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