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静”观与“不能不为之”.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3471508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静”观与“不能不为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空静”观与“不能不为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空静”观与“不能不为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空静”观与“不能不为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空静”观与“不能不为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空静”观与“不能不为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静”观与“不能不为之”.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不能不为之”与“空静”观摘 要: “不能不为之”是苏轼针对艺术本源提出的文艺观点,前人已从多个角度对这一文艺观点进行了阐释,但却少有学者从佛教的角度进行探索。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从“空静”观的角度来探讨“不能不为之”同佛教的关系,追寻这一文艺观点的哲学本源。关键词:苏轼;“不能不为之”;“空静”观“不能不为之”是苏轼在叙中提出来的,对此研究者已从多个角度进行了阐释:有的从“创作动机”、“灵感”或“情”的角度论述其内容,说明“不能不为”的具体所指;有的从西方文论文学的非功利性角度论述其创作所追求的自然风格,讨论“不能不为之”创作时候的心态。但很少有人从宗教的角度讨论苏轼的学说是否有着哲

2、学的根源。本文就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从“空静”观的角度来探讨“不能不为之”同佛教的关系,并进一步来追寻苏轼的这条文艺观点的哲学根源。一苏轼在南行前集叙中提出了“不能不为之”的文艺观点。己亥年,苏轼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第二次由蜀入京。他在途中写下了许多诗篇。此序是苏轼回忆自己在途中作诗的情形,同时也发表自己了对写诗的见解。“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为之为工也”,1这句话说明了苏轼认为的“工”是“不能不为之”的。“山川之有云,草木之有华实,充满勃郁,而见于外,夫虽欲无有,其可得耶!”苏轼的文艺的触发点转向了心灵的自由抒发,这种状态下作文是不受“有意”之意识的控制的,作者完全处于一种不能自己的“不能

3、不为之”的自由状态。在“不能不为之”的状态下所写的文章是“作文”,是“无意”之文;而在“能为之”的状态下所写的文章是“为文”,是“有意”之文。从我们上面的分析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能为之”和“不能不为之”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作者写作时的心理状态。可以说“能为之”的“为文”状态是有意而为文,“不能不为之”的“作文”状态是无意而作文。前种状态下作者处于理性之中,并没有摆脱文学的功利性的束缚,心灵也没有达到一种完全自由的纯然状态,所以不能写出“工”的文章。后种状态下作者处于非理性中,体现的是文学的非功利性,抒发了积聚在内心的情感,心灵处于一种自由的状态,所以所作之文是“工”的文章。“不能不为之”所对

4、应的写作状态是“无意为文”,而“无意”的状态即是心灵自由之状态,写作时心灵是处于无目的和非功利的自由之中。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苏轼“不能不为之”的文艺本源论认为,文艺源于心灵的自由抒发。由此我们可以大体理解了苏轼“不能不为之”艺术本源论的含义,现在我们就可以探讨“不能不为之”同苏轼的哲学观有着怎么样的联系,这种“不能不为之”的心灵自由抒发状态是否有着其宗教的本源。二心灵的自由抒发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需要心灵的虚空和宁静,心念万物、心猿意马的状态不可能使心灵处于自由抒发之中。苏轼对佛教的喜好和研究为人所熟知,其哲学观也有着深刻的释家的烙印,其文艺思想也必然会受到佛教的影响,我认为苏轼的“

5、不能不为之”的文艺心灵本源论同佛教的“空”、“静”有着内在的联系。“空”和“静”是佛教般若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更是大乘空宗基础理论学说,是佛教中最常用的概念。比如坛经.般若品在谈到空观时候说 “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小大,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2楞伽经也对空进行了论述,“大慧,彼略说七种空,谓相空、性自性空、行空、无行空、一切法离言说空、第一义圣智大空、彼彼空。”3而心经更是提纲挈领式的论述了“空”,这些佛教的经典都是当时流传很广的经典,苏轼对这些经书也是经常翻阅甚至抄写,佛教的“空静”观会潜移默化到苏轼的思想中来。苏轼喜好佛教,研

6、读佛经,对佛教的“空静”观有着自己的接受和理解。他在江子静字序中说:“夫人之动,以静为主,神以静舍,心以静充,志以静宁,虑以静明,其静有道得己则静,逐物则动。”苏轼在此论述了动、静的关系,认为“静”是人的主体状态,也只有在“静”的状态下才能够“宁”和“明”,才能泰然自若。其实苏轼的很多诗文都体现了自己对佛教“空静”观的理解和吸收。如苏轼在吉祥寺僧求阁名中写道,“过眼荣枯电与风,久长那得似花红。上人宴坐观空阁,观色观空色即空。”4苏轼的这首诗甚至可以看做是心经的诗歌解读。又如在北寺悟空禅师塔中说:“已将世界等微尘,空里浮花梦里身。岂为能颜更分别,只应天眼识天人。” 4393在望云楼中写道“阴晴朝

7、暮几回新,已向虚空付此身。出本无心归亦好,白云还似望云人。”4666苏轼在这首诗中把人生看做是虚空,已经彻底地接受了佛教的“空”观。翻开苏轼的诗集,这样的句子真可谓是不胜枚举,苏轼用大量的诗歌来写“空静”,这也充分表明他对佛教这一观念的理解和吸收。而在送参寥师中苏轼更是把“空静”和文学文艺联系到了一起苏轼认为作诗应当使心灵达到“空静”的状态,提出“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4393的观点。认为要使诗歌达到妙语连珠的境界,心灵必须虚空和寂静,因为只有静寂才能察觉到万物的动向,只有虚空才能包纳万千的境界。苏轼在这里虽然是对参寥而言,但却更体现了苏轼重要的诗学观点,阐发了“空

8、静”的心灵状态对于诗歌创作的影响和作用。此处的空和静不仅指的是创作时的心理,也是一种创作的状态,也只有这种状“空且静”的态才能达到“无意”为文的写作状态,才能够作出“不能不为之”的文。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了苏轼“不能不为之”的文艺本源论同佛教“空静”观之间的内在联系:佛教的“空静”是一种观察宇宙的方法和心态,苏轼把佛教的观点用于文艺的批评中,认为只有心灵达到“空静”的状态才能够写出妙语连珠的文章。而“不能不为之”也是一种创作的状态,即“无意为文”,这种“无意”的状态从根本上要求是心灵的自由抒发,而心灵的自由也需要“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的“空静”状态,这样就可以看出“不能不为之”同佛教的“空静”

9、观有着内在的联系。“不能不为之”的文艺本源论同苏轼的哲学观点有这紧密的联系,不可否认把“不能不为之”理解为创作的动机或创作的灵感,或者把其理解为情感的抒发都是有道理的,从西方文论的角度出发把“不能不为之”理解为非功利性的文字表达也未尝不可,因为这些都是从不同角度看到的不同结果。从宗教的角度,尤其是从对苏轼影响颇深的佛教的角度来看“不能不为之”这一文艺观点,我们就可以看到其同佛教“空静”观的联系。“不能不为之”所要求的“无意为文”的心里状态同佛教体察世界“空静观”有着内在的联系,二者的共同归宿都是心灵的自由抒发,二者的心理状态都是心灵的虚空和静默。苏轼是一个思想比较复杂的文豪,儒道佛三家思想在苏轼的思想体系里都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苏轼的每一条文艺观念的表达都不可能是一种思想的简单表述,分门别类的来探讨每一种哲学思想同苏轼文艺观念的联系,然后可以更深刻的理解苏轼的文学观念,这也许就是这种研究的价值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