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地理最后一课.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3470057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地理最后一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08地理最后一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08地理最后一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08地理最后一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08地理最后一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8地理最后一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地理最后一课.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聆听花开的声音-2008年地理考前指导 我们在过去的一千多个日夜里,用汗水和泪水浇灌着那粒求知的种子,看着它承载着希望,悄悄发芽,长出叶子,结出花蕾。今天,让我们精心守侯,聆听它花开的声音。一、近三年高考文综卷基本特点从总体上看,近三年文综试题难度有所下降,但地理学科仍是文综的“瓶颈”。纵观地理试题,题目设计角度较新,较好地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点,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对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地理思维品质的考查。主要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1、试题稳中求变,稳中求新。近三年文综命题的指导思想都存在着平稳过渡、循序渐进的思想,保持了近几年来命题改革思路,稳中求变、求新,难度适中。所考查基础知识没有太大的

2、变化,但命题的信息载体、图文形式在不断变化。2、注重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2005年2007年全国一卷地理高考试卷分析。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地理部分)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主要石油进口国,随着需求的增加,石油进口量还将继续增长。近年,世界石油价格持续走高。回答14题。 1图1为某地地层示意。从P点向下钻井,当钻头位于、“层”时,可能分别探测到 A天然气、水、石油 B水、石油、天然气 C石油、天然气、水 D天然气、石油、水2一艘油轮从波斯湾驶往我国沿海。6月下旬经马尔

3、代夫附近海域、马六甲海峡到新加坡,该油轮A先顺水航行,后逆水航行 B桅杆的日影始终出现在南侧C可以不经过吉隆坡西南海域 D航行期间,雨少晴多3我国西气东输工程已于2004年建成通气。该工程主线的西部起点位于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鄂尔多斯高原4最近三四年间,世界市场石油价格暴涨,主要原因在于 运输成本增加 垄断的加强 供需关系的改变 炼油工业的大发展A B C D 图2为亚洲两个国家略图。读图回答57题。 5两国的临海分别是A红海、亚丁湾 B安达曼海、泰国湾 C地中海、波斯湾D阿拉伯海、孟加拉湾6图所示国家的自然特点是 A面临海洋、降水丰沛B地势低平、植被茂盛 C冬温夏凉、

4、四季如春 D沙漠广布、炎热干燥7据地理坐标判断,甲乙两地距离约为A300千米 B550千米 C1300千米 D1550千米 假定工厂选址时只考虑运费,且运费仅与所运货物的重量和运距成正比。某原料的原料指数等于该原料重量与产品重量之比。图3中,为O点到原料M1、M2产地和市场N的距离相等。据此回答89题。 8如果工厂选址在O点最合理,那么AM1的原料指数大于M2的原料指数 BMl、M2的原料指数都大于1 C生产1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需要05个单位重量的M1、M2D生产1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约需要1个单位重量的M1、M2 9若生产2个单位重量的产品需3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1,2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2,

5、那么工厂区位最好接近以下四点中的 ANBP CQ DR 图4是长江口外水域叶绿素含量、水温和盐度垂直分布的某次监测数据合成图。叶绿素含量在水深10米到20米之间先升后降。据此回答1012 题。 10图4中、曲线依次代表 A盐度、温度、叶绿素含量 B盐度、叶绿素含量、温度 C叶绿素含量、盐度、温度 D叶绿素含量、温度、盐度 11从图4中可以看出A水深超过10米后,盐度随深度增加持续升高 B水深超过10米后,水温随深度增加持续降低C水深15米处,叶绿素含量、温度、盐度值均达到最高 D水深超过20米后,叶绿素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升高12此次监测所处的时节A长城内外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江淮平原草长莺飞二

6、月天C燕赵大地赤日炎炎似火烧 D太行群山霜叶红于二月花第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二、本卷共4小题,共160分。36(36分)图7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个小区域的平面图及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三个剖面分别显示的地形特征,并综述该小区域的整体地形特征。(16分)(2)根据所给信息,说明该小区域土地利用的潜力及开发利用应当注意的问题。(9分)(3)扼要说明该小区域水能开发的有利因素。(11分)39(60分)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图8是某群岛附近海域等深线图。喀拉喀托火山于1853年8月26日从水深305米的海底猛烈喷发,引发的海啸导致澳大利亚36000多人丧生。这次火山喷发

7、后,火山露出海面,其后又多次喷发。现今该火山海拔813米。 (1)填空:喀拉喀托火山顶与图示最低处相对高度是米。(3分)图中A城市名称是,它是 (国家)的首都。(4分)(2)写出图示范围内板块界线的类型及板块的名称。(6分) (3)简要说明喀拉喀托火山喷发的原因。(7分) 答案 1.D 2.B 3.A 4.B 5.C 6.D 7.C 8.D 9.B 10.C 11.B 12.D第36题(1)答案:AA剖面显示的是山地(低山、丘陵)中的一个宽阔河谷(盆地)。BB剖面显示的是山地中深切(“V”形)河谷(峡谷)。CC剖面显示的是丘陵中的河谷。该小区域是山地(低山、丘陵)中分布宽窄相间的河流谷地。(2

8、)答案:该小区土地可以发展耕作也、林业、果树业和进行水能的开发。但开发中要注意避免坡地垦荒和过度开垦,防止水土流失。 (3)答案:降水较多,汇水面积大;河流落差大;有峡谷地形,是筑坝的良好场所第39题答案:(1)8263 雅加达 印度尼西亚(2)板块边界为挤压形(消亡边界、海沟俯冲形) 亚欧板块 印度洋板块(3)两大板块相互挤压,边界处地壳比较破碎,使得融熔状态的岩浆喷出地面,形成火山喷发。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I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地理部分)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图1显示我国四个省2004年三种

9、谷物的种植面积。读图1,回答12题。1 、代表的谷物依次是A小麦、水稻、玉米B玉米、小麦、水稻C水稻、小麦、玉米D水稻、玉米、小麦2 M省可能是A山西 B安徽C广东 D甘肃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图2表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读图2,回答35题。3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曲线依次是A B C D4多年平均雪线高度A随纬度增高而降低 B在副热带地区最高C在降水量大的地区较高 D在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最低5.依图示资料可知A北半球高纬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B南半球中纬地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C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气温变

10、化趋势一致D北半球高纬地区陆地比重小于南半球表1为四个国家1998年能源消费情况。读表1,回到68题。6表1数据表明A国以煤为主,且核电消费量最大 B国矿物能源消费构成较均衡,且石油消费量最大C国以石油为主,且石油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D国以天然气为主,且天然气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7所代表的国家依次是A俄罗斯、美国、日本、中国 B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C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 D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8.人均能源消费量较为相近的一组是A B C D据报道,哈尔滨地区2004年10月14日出现的日偏食开始于9时20分,结束于10时57分。当哈尔滨日食结束时,美国阿拉斯加州某地为13日16时

11、57分。那里人们看到的日偏食开始于13日17时55分,结束于13日18时46分。读图3,完成911题。9途中阿拉斯加州的甲地和乙地A能够同时看到这次日偏食的全过程 B乙地先看到日偏食,甲地后看到日偏食C乙地能看到日偏食,甲地看不到日偏食 D乙地只能看到日偏食开始,甲地只能看到日偏食的结束10报道中的阿拉斯加地区使用的时间是A地方时 B西10区的区时 C西9区的区时 D西8区的区时11阿拉斯加州能看到这次日偏食结束的地区,其使用的区时与地方时相差约A0小时 B1小时 C2小时 D3小时36(36分)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图5示意我国沙尘暴主要

12、活动路径和强沙尘暴多发区;图6、图7依次表示14641913年华北地区沙尘暴按月份累计次数和逐年统计次数。分析图5、图6、图7,回答下列问题。(1)西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两大盆地是: 盆地、 盆地。(4分)(2)西北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地理区域有: 盆地、河西走廊、内蒙古高原、 高原和 平原。(6分)(3)说明图5中强沙尘暴多发区的地表环境特点。(7分)(4)指出图6所示的沙尘暴季节分布特点,并说明其自然原因。(14分)(5)在图7显示的450年间,沙尘暴发生次数的变化呈现出 的规律。在明王朝灭亡时,沙尘暴约发生了 次。(5分)39.(60分)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的武力

13、胁迫下,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放了多处通商口岸,图9表示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分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民族独立和富强的新时代。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从实际出发,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在中国,近代铁路和公路出现之前,河流的交通运输功能往往决定了城市的区位。图9所示通商口岸的选择与它们方便的水路交通条件密切相关。(3)比较图9中A、E两城市在河流交通运输中的区位特点。(6分)(4)影响A、B、C、D、E城市的区位,除交通因素外,还有哪些共同的地理因素。(8分)(5)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极大地影响了其他交通线路的选择。分别写出目前经过A、B、C三城市的我国南北铁路干线的名称。(6分)参考答案1C 2B 3A 4B 5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