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角内容的设置与创设要求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3468976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8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区角内容的设置与创设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幼儿园区角内容的设置与创设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幼儿园区角内容的设置与创设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幼儿园区角内容的设置与创设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幼儿园区角内容的设置与创设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区角内容的设置与创设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区角内容的设置与创设要求(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区角内容的设置与创设要求作为一种自主游戏,幼儿的区角游戏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 完善的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宽松 和谐的氛围中,自主地选择活动内容和合作伙伴,主动地进行探索与交往,达到最 佳的学习效果。深受幼儿的喜欢。开展区角活动的意义1. 促进幼儿自主参与、自发地学习;2. 增加幼儿、师生交流的机会,培养幼儿交往能力;3. 锻炼幼儿动手操作能力;4. 培养幼儿好奇好问的能力;5.增强幼儿的表现力,促进幼儿社会性的良好发展。朋友老虎手绢%.11*,皮球.雷花常见的活动区角及功能1生活区:主要功能是通过各种生活模仿性操作与练习,发展

2、孩子编、系、扌扣、 穿、夹等基本生活操作能力。2语言区:主要功能是通过对图书、图片、头饰、手偶等的观察、操作、拼摆等讲 述活动,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美工区:主要功能是通过撕、贴、剪、画、捏、做等美术操作表现活动,发展幼 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及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4科学区:主要功能是通过各种科学小游戏及数学操作活动,从小培养幼儿对科学 探索的兴趣,发展幼儿数学能力和动手操作等能力。5建构区:主要功能是利用积木、酸奶盒、易拉罐、纸盒、玉米瓢等进行的建构游 戏活动,培养幼儿的空间知觉能力、发展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动手操作及交流合作 能力。6角色游戏区: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

3、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 的一种游戏。主要有:开心娃娃家、小小美发屋、娃娃超市、快乐美食城、快乐小 吃吧、小医院等。主要功能是通过模仿各种社会活动,帮助幼儿学习各种社会性行 为,发展交往能力,培养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 展。区角内容的设置1小班关键词:温馨、暗示娃娃家区:活动围绕本区域 建构区:可以在娃娃区边上 图书区:亲和但不随意其他:故事角、饲养角提示性标语很重要,温馨的家居感可以让孩子情绪稳定,操作内容以生活操作为 主。2冲班关键词:丰富、提升图书区:规范、整洁表演区:形式多样、经常开展益智区:结构清晰美工区:材料丰富、最好提供幼儿不常用材料其他:音乐角、

4、体育角让孩子动手、动脑,丰富幼儿的知识结构,提升孩子水平。3大班关键词:幼小衔接、智力思维发展阅读区:自主、互相监管识字区:随课堂内容变更,系统性要强益智区:材料丰富,让孩子参与教具制作(棋类的添加) 其他:探索角、机械角摆放、分区逻辑性要强、易于孩子自取自拿。创设区域的要求1根据班级具体情况,要对孩子现有情况有所提升。根据幼儿发展的不同需求引导幼儿开展系列区角活动,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 例:建构区,结合小班幼儿善于模仿的心理特点和小肌肉群不够发达的生理特点, 可为他们提供体积大、便于取放、类别相同的建构材料。而大班幼儿动手能力强, 思维敏捷,在提供建构材料时,则要注重多样性和精密性,以满

5、足他们的探究性和 自主发展的需求。社会性区角在设置上也应注意针对性,角色简单、分工明确的娃娃家应设在喜欢模 仿、社会经验欠丰富的小班,利于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超市购物可锻炼幼儿的分 类、计数、交往等综合素质,可设在中大班。医院、邮局、理发店、银行这些社区 的服务设施是幼儿在日常社会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便于幼儿的社会性成长,可设 在大班,让幼儿在充分参观、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地开展。2根据幼儿兴趣点设置区角区域活动是一种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指导、支持为辅的活动。在区域活动中,我 们会发现幼儿的已有经验、能力、兴趣及性格方面各有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兴趣 点。如有的区域男孩喜欢,有的区域则是女孩的

6、天地;有的喜欢科学区,有的则喜 欢美工区;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兴趣点也在不断转移。因此,我们在设置区域 时应考虑到幼儿的不同兴趣点。3与日常教学活动有机结合无论是什么游戏活动,孩子们之间都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教师可以借助设置自 由、开放的区域活动,促进每位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将日常未完成的教学内容、 幼儿感兴趣的教学活动在区域活动中继续进行,满足幼儿的活动欲望,巩固掌握相 关的知识经验。例:数学区、语言区、美工区等区域活动便可以结合正在进行的主 题活动来设置。区角游戏创设应遵循的原则1自发性原则(1) 以桌子、柜子、隔板等物体将活动室划分成各个游戏区域,让幼儿有选择的余 地,能够专注地游戏

7、,减少喧闹及攻击性行为;充分拓展班级游戏空间,并且避免 过多地频繁搬动,占用游戏时间。(2) 用不同质地的铺设物(地毯、地板革、塌塌米)来暗示区域的界限或改变光照明 度,即界定了游戏的范围和特性,可以增加不同区域之间的互动。铺设物还有利于 减除噪声。对于小班儿童来说要准备鞋套,否则幼儿会因为惧怕换鞋(不会系鞋带) 而不能自由地游戏。(3) 各区域之间要留有清楚的走动线,引导幼儿正常游戏,避免正在进行中的游戏被 打扰。(4) 分隔物的高低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而变换,小班幼儿需要相对开放的空间,分割 物不要太高,使幼儿能随时看到教师,增加心理安全感,也便于教师指导。中班幼 儿有了一定的自控能力,分隔

8、物以幼儿坐下来后,抬起头能够看到教师为宜。大班 儿童自我独立意识较强,分割物最好由幼儿自己选择决定其圭寸闭程度。2相容性原则(1) 将性质相似的区域设置在相邻的位置,使幼儿能够产生互动行为。例如:娃娃家 与建构区相邻,便于两区之间的交往。大型建构区与小型建构区安排到一起便于激 发孩子的更多创意。(2) 将需要用水、采光的区域放在便于取水、靠近光源的地方。3可变性原则(1) 可以在作为分隔物柜子下面装上万向轮,或用屏风、布帘等物来分隔区域,使幼 儿能够弹性地变换和组合游戏区。(2) 充分利用空间,相邻区域共用分隔物,使材料能相互通用。Bi4多样提供单独游戏与合作游戏的可持续性材料。(1)每个区域

9、的材料应有分类架或游戏筐,便于幼儿选取和整理,减少无效游戏时 间。(2)区域分类不要过细,使幼儿失去选择的余地。例如:手工制作区不要分为纸工 区、泥工区、绳编区,可将三类材料摆放到一个区,幼儿可以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 综合运用材料创作。5转换性原则(1) 区域的空间分隔是动态的,经常变换区域的位置,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的 游戏愿望。(2) 教室的桌子最好是两人共用的长方型,便于幼儿搬动组合。架子、隔板、地面铺 设物也尽可能移动,使幼儿能够移动和转换。(3) 阳台不要全封闭,使幼儿能够透过栅栏向下看到户外的事物,一目了然,转换幼 儿视角也便于室内外游戏的有机结合。(4) 室内装一面大镜子,增强

10、幼儿对身体的感觉和拓展视觉空间。6互动性原则(1)鼓励幼儿参与环境设置,改变区域环境以实现自己的计划。(2) 游戏初期视空间大小规定区域人数,随着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逐步放宽限制, 由幼儿自行决定人数。(3) 室内外游戏有机结合,将室内游戏转移至室外,室内外之间自由移动,充分利用 空间,使儿童游戏水平能够迅速提高。(4) 实践表明:围坐的方式更便于儿童之间的互动。操作台面不要靠墙,应能够便于 幼儿围坐,欣赏同伴作品,相互交流经验。应该注意的事项1. 注意空间上的挖掘;2. 注意动静的交替;3区域应该是独立而开放的;4. 安全应该是区角布置考虑的前提;5. 材料的投放要丰富多样;6. 尽量利用本土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