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成新世纪投资-有限公司小商品展示中心项目申请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3468577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乐成新世纪投资-有限公司小商品展示中心项目申请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乐成新世纪投资-有限公司小商品展示中心项目申请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乐成新世纪投资-有限公司小商品展示中心项目申请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乐成新世纪投资-有限公司小商品展示中心项目申请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乐成新世纪投资-有限公司小商品展示中心项目申请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乐成新世纪投资-有限公司小商品展示中心项目申请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乐成新世纪投资-有限公司小商品展示中心项目申请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环评证乙字第3216号小商品企业展示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二0一三年五月1建设项目概况1.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根据市委关于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战略目标,2010年2月成都市出台了成都市产业功能区规划,打破行政区划桎梏,在全市确定了13个市级产业功能区。其中,作为市级产业功能区之一的北部新城现代商贸综合功能区,北至香城大道、西至成彭路及斑竹园镇区西侧,南至三环路,东至川陕路凤凰山段及宝成铁路,包括成华区凤凰山片区、新都区大丰、斑竹园部分区域及金牛区天回部分区域,以“198”地区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总面积约64平方公里。北部新城现代商贸综合功能区定位是

2、重点发展以国际商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和城市商业副中心。通过功能互补,构建现代城市功能与现代产业功能并重、城市发展与产业发展融合,集贸易、商务办公、展示、文化、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配套完善的北部新城。在北部新城现代商贸综合功能区打造“西部第一、全国一流”商贸集成服务新城的战略指引下,成都乐成新世纪投资有限公司在成都市新都区北部新城现代商贸综合功能区内投资建设小商品企业展示中心项目的建设。该项目是成都 “北改”规划发展战略升级现有商业模式、打造现代商贸新城的创新型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城北的高端小商品企业展示聚集承接地。成都乐成新世纪投资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项目投资、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注册资金(人

3、民币)5000万元。本项目以成都市“北改”工程产业升级为契机,利用北部新城现代商贸综合功能区的规划发展前景,创建小商品贸易经济模式,整合行业产业链、供应链、销售链,完善商贸服务营销链,延伸配套产业合作链,以商品展示、商贸、上午办公和后台服务为本体,延伸商务服务和配套服务互动的商贸总部积极综合服务体,该项目将是一个囊括估计国内知名品牌企业的商贸新基地,是引领西部文体小商品交易的高端商贸聚集地,将成为北部新城一个崭新的购物天堂。工程位于成都市新都区斑竹园镇白云村,在成都市北新干线(人民北路北沿线)以东,兴城大道南侧 ,属于成都“北部新城”的重点规划区域,面积约49.4484亩。项目规划已经成都市新

4、都区规划管理局审核,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地字第510114201320020号)。项目用地属商业用地,在业主方取得该地块时,该地块是待开发的空地(拆迁工作已由政府完成),不涉及拆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国务院令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建设单位在工程开工前应当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有资质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编制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14号,2003-1-1)规定该项目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此,成都乐成新世纪投资有限公司委托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开展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5、工作。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在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和初步工程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有关环保法规、环评技术导则和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规定和要求,编制了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现上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1.2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建设内容:项目建设用地面积为49.4484亩(约合32965.76万m2)。项目总建筑面积190758.34平方米,建筑密度为55%;地上计容建筑面积为131862.48平米,主要由3栋建筑组成,分别为:1号楼为一栋多层建筑,为五层展场,一层含局部沿街商业,建筑高度23.9米;2号楼为一类高层综合楼,一层至五层为商业,上有一座23层塔楼,功能为办公

6、,建筑高度99.5米;3号楼为一类高层综合楼,一至五层为商业,上有一座19层塔楼,功能为酒店,建筑高度74.3米。三栋建筑的地下室连为整体,地下室建筑面积58679平方米,为两层,局部含夹层(非机动车库)的区域为3层。功能包括地下展场、地下商业、地下汽车库和非机动车库,另配置有设备用房和物管用房。地下机动车停车位为1059辆,非机动车位为3117辆。项目建筑技术经技指标如下表1-1。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规划征地面积:42961.74m2二、规划建设净用地面积:32965.62m2三、规划总建筑面积:205624.5 m2(一)地上计入容积率的建筑面积:131862.48m2其中(1)

7、、1号楼(展场)建筑面积72610.74m2其中、 展场建筑面积:70968.88m2、商业(1层临街)建筑面积:703.38m2、物管用房建筑面积:150m2、出屋面楼梯间及电梯机房建筑面积:788.48m2 (2)、2号楼(办公)建筑面积:35506.34m2其中、商业(1-5层)建筑面积:8631.06m2、办公建筑面积:26513.27m2、物管用房建筑面积:150m2、出屋面楼梯间及电梯机房建筑面积:212.01m2 (3)、2号楼(酒店)建筑面积:23277.04m2其中、商业(1-5层)建筑面积:6458.78m2、酒店建筑面积:16675.76m2、出屋面楼梯间及电梯机房建筑面

8、积:142.5m2 (4)、连廊建筑面积:446.76m2 (5)、门卫室建筑面积:21.6m2(二)地下建筑面积(2F):58679.00 m2其中:1、地下机动车库建筑面积: 35720.60 m2 2、地下非机动车库建筑面积: 4816.00 m2 3、地下展场建筑面积: 11315.40 m2 4、地下商业建筑面积: 2237.60 m2 5、设备用房建筑面积: 4065.80 m2 6、物管用房建筑面积:275.00 m2 7、戊类库房建筑面积:248.60 m2(三)地上不计入容积率的建筑面积(连廊架空区):216.86 m2四、容积率:4.00 五、建筑基底面积:18130.60

9、m2 其中高层主体建筑基底面积:2798.60 m2六、建筑密度:55.00% 其中高层主体建筑密度:8.49%七、绿地率:10% 总绿地面积(含树荫式停车位用地的20%计入绿地面积):3296.60 平方米八、机动车停车位:1149 辆地上地上室外停车位(均为树荫式停车位):90 辆地上停车位占总停车位的比例:7.83%地下地下机动车位:1059 辆地下机械停车位及占总停车位的比例:35辆/3.05%其中展场停车位659 辆商业停车位144 辆办公停车位134 辆酒店停车位212 辆九、非机动车位(均为地下停车位):3117 辆其中展场停车位2469 辆商业停车位541 辆办公停车位107

10、辆十、日照结论:本项目对周边用地日照影响满足成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要求。技术参数地点:成都市(大城市) 纬度:30.4度 节气:大寒日 起始时段:8-16时所用软件:天正建筑8.5 受影面高度:1.5m(室内外高差0.6m,窗台高0.9m)1.3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为商业楼、办公楼、酒店公寓楼的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本项目建设不属于限制类和淘汰类规定的范围。同时根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40号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属于允许类。本项目也不属于成都市产业投资导向目录禁

11、止发展类产业。同时,项目的建设取得了成都市新都区发展和改革局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编号:新都发改政务产业函2012051号)。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1.4规划选址符合性及选址合理性分析(1)、规划符合性分析本项目的建设与成都市新都区分区规划(2004-2020年)规划、成都市服务业发展规划(2008-2012)、北部新城现代商贸综合功能区均相符。(2)、选址合理性工程位于成都市新都区斑竹园镇白云村,在成都市北新干线(人民北路北沿线)以东,兴城大道南侧 ,属于成都“北部新城”的重点规划区域,面积约49.4484亩。项目规划已经成都市新都区规划管理局审核,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12、(地字第510114201320020号)。项目用地属商业用地,在业主方取得该地块时,该地块是待开发的空地(拆迁工作已由政府完成),不涉及拆迁。 本项目位于场地近距离范围内没有重工业企业等污染源,根据规划将形成以商贸为主的格局,所在区域规划基础设施完善,市政规划的供电、给排水、供热、城市天然气、电信、配套垃圾压缩站等设施配套齐全,规划交通路网完善。根据用地规划,该项目地块用地性质为商业用地,因此项目选址符合新都区总体规划,选址合理。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质量现状2.1.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项目区域环境空气中SO2、NO2小时平均浓度值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

1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 PM10日平均浓度均超标,原因一方面项目所在区域有两条主干路,车流量较大导致扬尘引起,另一方面由于本项目附近有在建施工的项目。2.1.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由监测结果可知,评价河段毗河除氨氮指标超标外,其余各指标均能达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的类水体标准要求,水环境质量较好。氨氮最大超标倍数为2.82,主要超标原因是监测期间斑竹园污水处理厂尚未正常投入使用,导致斑竹园镇生活及生产废水直接排入地表水。外排废水中氨氮的超标排放导致了受纳水体毗河中氨氮的超标。2.1.3 噪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该项目场地各场界噪声均未超

14、出声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的限值,区域噪声环境情况较好。2.2 建设项目评价范围本项目西面约20m处为金华财富广场(待建,为商业广场),约140m处为北新干线,隔北新干线约31m为四川申蓉汽车;项目用地西南面225m为北欧知识城;项目用地南厂界紧邻规划道路,东南面112m为源上湾国际社区一期项目部,规划道路与源上湾国际社区一期项目部厂界之间有一条河流蟆水河。该河流的功能主要是用于农业种植灌溉、排洪。项目南厂界约812m为毗河。项目北、东厂界均为空地。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 项目建设污染物排放及防治措施3.1.1.1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主要分为机械噪声、施工作业噪声和施工车辆噪声。机械噪声主要由施工机械所造成,如挖土机、打桩机、混凝土搅拌机、升降机等多为点声源;施工作业噪声主要指一些零星敲打声、装卸车辆的撞击声等,多为瞬时噪声;施工车辆的噪声属于交通噪声。通过严格的施工管理,尽可能的使施工场界噪声达到标准限值,以减少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特别注意保护项目周围的声环境质量,确保敏感点不受施工噪声的干扰。3.1.1.2 施工期扬尘环境影响分析在整个施工期,产生扬尘的作业有土地平整、打桩、开挖、回填、道路浇注、建材运输、露天堆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