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际高铁项目主要风险及应对措施.docx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3467166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际高铁项目主要风险及应对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城际高铁项目主要风险及应对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城际高铁项目主要风险及应对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城际高铁项目主要风险及应对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城际高铁项目主要风险及应对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际高铁项目主要风险及应对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际高铁项目主要风险及应对措施.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际高铁项目主要风险及应对措施1.11安全风险应对措施1.1.1主要安全风险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存在断裂、地震、危岩落石、岩堆等不良地质。桥梁施工:高空作业、起重吊装、模板及钢筋安装。临时工程:隧道洞口场地狭窄,临时设施选址困难,存在山洪及泥石流风险。1.1.2应对措施(1)加强隧道洞口加固及排水处理。施工前完成洞口边仰坡防护及截排水工作,对坡面松动危石进行清理,对倒悬的危石进行支顶嵌补,先行完成相应的排险加固措施,必要时采取SNS被动防护网、钢轨栅栏等防护措施;尽早完成洞口段衬砌及洞门,确保洞口稳定。(2)加强安全风险管理,规避和控制安全风险。实行项目部领导包保制度,高风险工点实行项目部

2、负责人或部门负责人带班作业制度。(3)强化风险评估与管理,组织专家对标段范围工程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地质条件、施工条件等编制风险管理实施细则。(4)提高隧道机械化施工水平,降低作业安全风险。(5)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施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6)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提前探明掌子面前方地质情况,及时修正设计,最大限度地规避地质风险。(7)加强监控量测工作,根据变形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安全。不良地质、危岩落石段落委托第三方进行洞口稳定监测。(8)岩爆、放射性、高地温、断裂带等地段隧道施工时,认真落实好“三超前,四到位,一强化”施工技术措施。三超前即超前预报、超前

3、加固、超前支护;四到位即工法选择到位、支护措施到位、快速封闭到位、衬砌跟进到位;一强化即强化监控量测。(9)强化临时设施修建前的选址工作,艰险复杂山区重点临建工程必须组织专家评估,避开有洪水、泥石流威胁的位置,并经监理单位批准后实施;施工便道修建标准需满足设计要求,必要时采取下挡上支措施,保证运输安全和畅通。逃生通道应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及抗冲击能力,通常使用内径600800mm、壁厚不小于6mm的钢管,每节管长宜为5m,连接牢固。使用其他新材料的逃生管道,必须满足相应的安全性能。(11)保证安全生产费足额使用到位。1.22质量风险应对措施1.2.1主要质量风险本标段质量风险主要体现在精密控制测

4、量、路基地基处理、路堤填筑质量,隧道初期支护、防水层、二次衬砌施工质量,无砟道床施工质量等方面。1.2.2应对措施(1)加强质量管理体系运转,通过加强工序工艺质量,加强工序交接检查,加强质量自控,保证施工质量;(2)加强路基基底处理、过渡段等施工质量控制,确保工后沉降满足规范要求;(3)加强监理管理,严格实施旁站制度,加强施工过程监控;(4)加强原材料进场检验,从源头上保证过程质量;(5)加强试验、检验,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坚决推倒重来,保证工程实体质量;1.33工期风险应对措施1.3.1主要工期风险(1)隧道施工期间一旦遇到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很难找到有效加快施工进度的办法,总工期目标将难以保

5、证;(2)沿线受地震、滑坡、泥石流、雨雪等自然灾害影响,经常出现中断交通的现象,影响材料运输,存在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3)冬季期间路面冰雪对隧道出碴运输影响较大,影响施工进度。质量的前提下,督促各作业队尽最大可能加快施工进度,落实施工计划;(7)加强施工道路维护、保养,冬季期间及时清理路面积雪,保证道路畅;1.44环水保风险应对措施1.4.1主要环水保风险(1)洞口设置、临时设施、便道、弃碴场等对环境造成影响;(2)施工及生活废水对敏感水体造成污染;(3)工程施工对环境敏感区地下水及地表水环境造成影响;(4)施工噪声对动物构成严重影响。1.4.2应对措施(1)逐级建立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成立相

6、应管理机构,严格执行环评批复意见,坚持“以防为主,充分保护,环保与建设并重”的原则,全力推进环境保护工作。(2)环境保护工作实行“三独立”。即环境保护相关工程及措施,费用在概算中单独计列,工程建设期间投资单独管理,工程完成后单独验收及验工计价。(3)实行环境保护逐级负责制。签订环保目标责任书,明确环保目标。(4)加强环保宣传,编制环境保护宣传手册。工程开工后,把宣传手册发放到每一个参建人员手中,把环保知识传输到每一个参建人员心中,并彻底落实到建设管理全过程,实现全员管环保。(5)施工前,对临时设施、弃碴场位置选址进行认真优化,选择不易被水流冲刷的荒山、荒地,尽量远离环境敏感区,并应取得当地环境

7、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认可。(6)在驻地、拌合站、弃碴场等临时设施施工前,对地表土进行剥离、保存,施工完毕后复垦利用,按自然植被进行恢复,最大程度减小对环境的影响。(7)严格遵循“先挡后弃”的原则,防止水土流失;施工、生活废水不得直接排放,必须经沉淀、处理后才能排放,且不得直接排入河流。(8)加强对敏感水体及环境敏感区地下水环境进行监测;监测发现敏感区地下水环境出现异常情况时,立即采取措施处理。(9)结合隧道施工组织,对传统开挖爆破工艺进行优化,研究推广微振爆破技术,施工时间安排尽量集中,控制施工噪声、振动,避免对动物构成过度惊吓。(10)加强地下水保护和水文监测工作、建立隔离栅栏、控制施工期噪声

8、和振动等措施。工完毕后严格按设计和原始地貌进行恢复,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12)实施巡视联签制,实现闭环管理。在环境敏感区域工点设“环境保护巡视联签簿”,各级检查者检查后需留下检查记录,全程跟踪整改情况,直至整改完毕。(13)加强应急管理,增强应急反应能力。建立应急管理体系,针对弃碴水土流失、施工用化学品泄漏及其他临时出现的环境污染事件,制定应急预案,配备应急物资和设备,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增强应急反应能力。1.55技术风险应对措施1.5.1主要技术风险本标段技术管理风险主要体现在隧道穿越破碎带、软土路基、大跨连续梁施工方案是否合理;施工期间是否严格按批准的施工方案执行,工程技术措施落实是否到位。1.5.2应对措施强化施工图审核,在组织施工图审核时对高风险工点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审核、优化和完善。根据实施细则编制高风险工点专项施工方案,经上级主管部门审定后报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报建设单位批准。按批准的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作业指导书和作业标准,组建专业作业队和专业作业班组,机械设备,严格按专项施工方案组织实施。将隧道监控量测纳入正常施工工序进行管理,指派一名领导具体负责监控量测工作,确保监控量测项目齐全,数据采集及时、准确,监控频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信息反馈及时、到位。加隧道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探明掌子面前方地质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