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学原理重点名词解释.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3466764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学原理重点名词解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金属学原理重点名词解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金属学原理重点名词解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金属学原理重点名词解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金属学原理重点名词解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学原理重点名词解释.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属键:金属中的自有电子与金属正离子相互作用所构成的键合。空间点阵:把原子(或原子集团)抽象成纯粹的几何点,而完全忽略它的物理性质,这种抽象的几何点在晶体所在空间作周期性规则排列的阵列称为空间点阵。晶向族:晶体中原子排列结构相同的一族晶向。晶面族:晶体中,有些晶面的原子排列情况相同,面间距完全相等,其性质完全相同,只是空间位向不同,这样一族晶面称为晶面族。配位数:晶体结构中,与任一原子最近邻并且等距的原子数。致密度:若把金属晶体中的原子视为直径相等的钢球,原子排列的紧密程度可以用钢球所占空间的体积百分数来表示,称为致密度。即: 致密度=单位晶包中原子所占体积/单位晶包体积同素异构转变:当外界条

2、件(主要指温度和压力)改变时,元素的晶体结构可以发生转变,这种转变称为同素异构转变。晶胚:当温度降到熔点以下时,在液态金属中存在结构起伏,即有瞬时存在的有序原子集团,这种近程有序的原子集团就是晶胚。形核功:形成临界晶核要有的自由能增加。动态过冷度:能保证凝固速度大于融化速度的过冷度称为动态过冷度。光滑界面:光滑界面以上为液相,一下为固相,液固两相截然分开,固相的表面为基本完整的原子密排面,所以,从微观上看界面是光滑的,从宏观上看,它往往由不同位向的小平面所组成,故呈折线状。这类界面也称小平面界面。粗糙界面:液固两相之间的界面从微观上来看是高低不平的,存在几个原子层厚度的过渡层,在过渡层中约有半

3、数的位置为固相原子所占据,由于过渡层很薄,所以,从宏观上来看,界面反而显得平直,不出现曲折小平面,这类界面又称非小平面界面。伪共晶:在非平衡凝固条件下,某些亚共晶或过共晶成分的合金也能得到全部的共晶组织,这种由非共晶成分的合金所得到的共晶组织称为伪共晶。离异共晶:在先共晶相数量多,而共晶体数量甚少的情况下,共晶体与先共晶相相同的那一相将依附于已有的粗大先共晶相长大,并把共晶体中的另一相推向最后凝固的边界处,从而使共晶组织特征消失。这种两相分离的共晶称为离异共晶。上坡扩散: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进行的扩散。反应扩散:通过扩散而产生新相的现象。自扩散:不依赖于浓度梯度,而仅由热振动而产生的扩散。互扩散:

4、原子的运动形成浓度变化的扩散。柯肯达尔效应:由置换互溶原子因相对扩散速度不同而引起标记移动的不均衡扩散现象,即柯肯达尔效应。成分过冷:固溶体结晶时,尽管实际温度分布不变,但液、固界面前沿液相中溶质分布发生变化,液相的熔点也随着变化,这种由于液相成分改变而形成的过冷称为成分过冷。区域熔炼:利用正常凝固的原理进行金属提纯的方法。直线法则:在一定温度下,三元合金两相平衡时,合金的成分点和两个平衡相的成分点必然位于成分三角形内的同一直线上。重心定律:当三元合金在一定温度下处于三相平衡时,合金的成分点为三个平衡相的成分点组成的三角形的质量重心,此即重心定律。连接线:两平衡相成分存在着对应关系,连接对应成

5、分的直线叫做连接线。滑移系:一个滑移面和此面上的一个滑移方向的组合。复滑移:由于晶体的转动,使得另一滑移系参加滑移,从而形成双滑移、多滑移系参加滑移,称为复滑移。交滑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滑移面沿同一滑移方向进行交替滑移的过程。双交滑移:两次交滑移现象称为双交滑移。单变量线:三元系中平衡相的成分随温度变化的空间曲线。临街分切应力:作用在晶体上的力沿滑移方向的分切应力达到某一临界时,客观上金属开始屈服,此临界值为临街分切应力。孪生:孪生是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晶面(孪晶面)和晶向发生切变。加工硬化:随着塑性变形的增大,塑性变形抗力不断增加的现象,即强度和硬度升高,塑性和韧性降低。形变织构:金属在合金塑

6、性变形时,由于各晶粒的转动,当形变量很大时,各晶粒的取向会大致趋于一致,形变中的这种组织状态叫做形变织构。位错点阵阻力:位错间每移动一个原子间距就必须越过一个能垒,因此位错运动本身就受到一种阻力,称为点阵阻力。回复:经冷变形的金属加热时,在光学显微组织改变前所产生的某些亚结构和性能的变化进程。再结晶:指冷变形的金属在足够高的温度下加热时,通过新晶核的形成及长大,以无畸变的新晶粒逐渐取代变形晶粒的过程。动态回复:在热变形过程中发生的回复。动态再结晶:在热变形过程中发生的在结晶。在温度高于再结晶温度时发生变形,此过程伴随再结晶。储存能:回复和再结晶的驱动力近似认为就是储存能。退火孪晶:某些面心立方

7、结构的金属或合金经再结晶退火后,其组织中常常会出现孪晶,这种退火过程中形成的孪晶称为退火孪晶。流线:在热加工过程中铸态金属的偏析、夹杂物、第二相等逐渐沿变形方向延伸,这种组织叫做流线。全位错:柏氏矢量等于点阵矢量的位错。不全位错:柏氏矢量小于点阵矢量的位错。单位位错:有时把柏氏矢量为一个点阵矢量的位错称为单位位错。固定位错:将面心立方完整晶体沿111原子层面剖开,抽去半原子平面或插入半原子平面,就形成了层错,这样形成的层错交界就是固定位错。面角位错:将形成于两个111面之间的面角上,由三个不全位错和两片层错构成的位错组态称为面角位错。扩展位错:两个不全位错和中间的层错带所组成的位错组态。柯氏气

8、团:溶质原子与位错的交互作用,溶质原子将偏聚在位错线附近以降低体系的畸变能形成溶质原子气团。铃木气团:溶质原子在扩展位错的层错区聚集以降低层错能形成铃木气团。应变时效:低碳钢拉伸时,若在超过下屈服点以后卸载并立即重新拉伸,则拉伸曲线不出现屈服点;若卸载后放置一段时间或在200左右加热后再进行拉伸,则屈服现象又复出现,且屈服应力进一步提高。这种现象通常称为应变时效。位错密度:单位体积内位错线的总长度。层错:如果堆垛顺序与正常顺序有差异,即堆垛层之间产生错排,则此处产生了晶体缺陷,称为堆垛层错或层错。均匀化退火:将合金加热到高温(低于固相线100200),进行较长时间的保温,使原子充分扩散,以获取成分均匀的固溶体,这种处理方式叫均匀化退火。平衡分配系数:达到平衡时,固相线成分与液相线成分之比。有效分配系数:结晶过程中固体在相界处的浓度比上此时余下液体的平均浓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