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修辞的面纱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3465625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揭开修辞的面纱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揭开修辞的面纱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揭开修辞的面纱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揭开修辞的面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揭开修辞的面纱(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揭开修辞的面纱高考修辞题例浅析2009年1月17日修辞手法可以给语言增色,可以使意象典型,可以让表达更清晰,是众多文学家钟爱的表达 技巧,是汉语言文学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由此,高中生自然也需要熟练的掌握一些常见的修 辞,高考试卷中考查学生掌握修辞手法的题目也就应运而生了。近些年来,高考题目淡化了 学生对修辞概念的掌握,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应用能力的考查。从2006年各地高考试题看, 对修辞手法的考查基本集中在阅读赏析和语言运用这两部分。真题剖析诗词鉴赏中的修辞在阅读赏析这一部分,除少部分省份的试卷在现代文阅读里涉及到一点,其他各卷大多选择 在诗词鉴赏中考查修辞。诗词语言凝练,意象典型,思想感情集中等

2、特点给修辞手法提供了 更好的展现舞台。一般在试卷中从提问方式看主要有三类:直接型;提示型;间接型首先我们来看直接型:如06年天津卷的第二问凉州词注(其一)张籍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注:碛(qi)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2)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题目中很明确的给你具体的修辞手法是什么,只是要求结合文本来进行解析: 有了对比修辞的强烈提示,学生也会相对自然的想到“边城”、“雨雁”和“芦笋” 之间的这种高与低,远与近的对比;无数铃声自然会把学生引入到一个有声响的画面,同样 可以想到“铃声”和“芦笋”的动与静的对比。有了题目

3、中这种非常明确的修辞要求,对于学生 的解答实际上是简化了难度,相对容易得多。我们再来看提示型:如06年的江苏卷:鹧鸪天室人降日 以此奉寄(元)魏初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首先,我们要明确何为表达技巧。表达技巧一般包括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在明 确这首词是表达词人思念家人这一思想感情的前提下,“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中的“归鸦” 一词就成为了解题关键:连飞鸟都归巢了,而作者却依然浪迹天涯,遥望故乡。这无疑

4、是对 比手法的运用。第三类就是间接型提问方式来指向修辞,如广东卷: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艘。横空老鹤南飞云,带得钟声到海幢。注:艘:小船。海幢,即海幢寺。请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本题在字面上并没有任何答题方向的提示,就需要考生有自觉辨析修辞手法的思维习惯。 “带”字动作发出者是上句中的“老鹤“(即诗歌后两句的主语“老鹤”),“带”是人类特有动作, 且“带”字的宾语及动作对象是“钟声”,这并非真正所能携带的意象,那我们自然就能联想到 只有拟人手法有这样的魔力,答案的关键词就浮出水面了。复习要点1、一般来说诗词鉴赏中涉及到比喻、夸张、对偶、拟人、对比

5、、借代、衬托等修辞手法较 多,不论使用哪一种都是为诗歌抒发情感、塑造形象、表达思想服务的。我们只有在理解整 体内容情感的基础上,才能对具体修辞的运用有正确的判断。2、要有良好的解题习惯,善于走出感性的体悟。在做阅读鉴赏题的过程中,不少同学拟定 的答案仅仅表达了他们阅读作品后的理解和体会,并不能上升到理性阶段。这就需要我们在 平时做题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总结和概括方法的能力。正如对上述广东卷试题的解答, 不少学生能用“生动”“动感”“形象”等词汇来形容“带”字,从理解上说已经符合了鉴赏要求, 但恰恰是不能理性地概括具体的手法导致失分,这是非常可惜的。3、注意对诗歌整体句式和氛围的把握。如“楚江

6、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 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无限情,沾巾比散丝”(2002年全国卷)一诗地一句直接 点明“微雨”,后面通过船帆、鸟羽、天际等来描绘烘托蒙蒙细雨,从整体把握就不难发现是 衬托手法的运用了。4、多积累有关诗歌意象的知识。中国古代诗歌语言之所以凝练,与其有丰富的意象系统是 分不开的。如“子规”象征悲伤;“柳”为“留”的谐音,象征离别;“流水”因其一去不复返,常 被诗人用来慨叹光阴易逝,壮志未酬.在熟悉了意象与情感之间的联系之后,意象使用的 手段也就容易分析了,譬如借代、拟人等修辞方法及相关表现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便能一眼 识破了。真题剖析语言运用题中的修辞

7、语言运用题中对修辞的考查要求更高,它与写作结合,能够直接体现考生对修辞方法的运用 能力。如06年全国卷就采取了中规中矩的仿写题:请在“家园”和“思念”中任选一个词,仿照下面示例的形式写三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 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手法,三个句子的内容有内在联系。示例: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做此类题目时,示例分析尤为重要。而难点就在于能否把握句子间的内在联系。首先在形式上,三个句子中的喻体分别是三个人生阶段,并且分别成为每个句子后几个分句 内容逻辑上的主语,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符

8、合其拟人的要求。其次,我们千万不能忽略几个句子主题的一致性,无论是娃娃”还是“姑娘”“青年”,例句中 都极力体现春天蓬勃向上,充满生机的特征,这才是题干要求中“有内在联系”的关键所在。 我们可以做这样的解答:“家园是不动的港湾,牵着游子的船,驶得再远也要靠岸;家园是 村口的老槐,记着游子走过的路,走得再长也要回还;家园是乡亲缝衣的线,条条召唤着游 子,到家才能打结”来体现家园“回归”的主题。新的考查形式不断出现,我们可以发现仿写题仿”弱化,“写”强化的趋势。对句子形式的要 求或者仿照越来越简单化而对结合修辞的创作能力的要求却越来越高了。比如06年北京卷 的第22题就上演了打着写广告词的旗号实考

9、修辞的一幕:“小葱拌豆腐”本是老百姓喜爱的一道家常菜,后来衍生出一句家喻户晓的歇后语。不久前, 某行政部门征公益广告创意,以一盘“小葱拌豆腐”为主本图案的广告创意,因有积极的比喻 意义被采纳了。请你为该“主体图案”配一句恰当、简明的广告语,不少于8字。8个字给行政部门写公益广告,能写什么?突破口就在“小葱拌豆腐”这道菜上。这菜有什么 特点?清淡简单,一清二白啊!对,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即在此处了。官做得清白,办事从 简透明,正是这菜要体现的内容。抓住这一特征,只要做好语言的提炼工作,完成就不难了。 解题技巧1、要仔细阅读已提供的例句,不但要读懂,更要读透,分析内在关联,体味感情色彩,这 样才能写

10、出好句子。如仿写句子“海是水的一部字典,浪花是部首,涛声是音序,鱼虾海鸥是海 的文字”(2002年全国卷),我们就不能忽略“浪花”“涛声”“鱼虾海鸥”之间的相互联系及与 “海”的关联,这是要与“部首”“音序”“文字”及“字典”一一对应的。2、既要形似,又要神似。特别是在做有关比喻和对偶两种修辞的题目中,不但在结构上要 一致,更不能忽略主题和感情色彩的一致性。如05年福建卷的对联题“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 伟业”下联可为“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展宏图”,同样大气积极,符合“振兴中华”的主题。3、 切不能为了追求形式而忽略内容的逻辑性、合理性。记得有学生在仿写“微笑的人不 是没有挫折,只不过他们把挫折化成前

11、进道路上的里程碑”一句时对了一句“微笑的人不是没 有迷茫,只不过他们把迷茫转成天空中绚丽的彩虹”。从结构上看,是比较严谨的,但细细 推敲,会发现毫无逻辑可言。将挫折比喻成里程碑,是说挫折给我们教训,是人生财富;而 迷茫和天空中的彩虹在内容上并不能咀嚼出任何意味来。(同样此类问题也经常出现在作文 中,尤其现在很多学生喜欢用一组排比句式来开篇,确实运用的好可以为文章增色不少,但 是恰恰有很多学生在这方面的运用能力不够,导致写出来的句子形式整齐,很好,但一经推 敲就出现难以达到排比句中所反映的主题和中心论点不是那么一致,反而导致失分。)4、要善于联想。有的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是过关的,他们能够准确分析题目,寻找到需要 的修辞方法,但在写作过程中还是遇到了困难。想不出对应的词语,有了上句编不了下句。 这就需要我们有丰富的想象力,善于在内容上作迁移。而这些本领,都需要我们平时多读多 写,这样,才能在具体运用中游刃有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