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萤夜读》教案.docx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346561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囊萤夜读》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囊萤夜读》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囊萤夜读》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囊萤夜读》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囊萤夜读》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囊萤夜读》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囊萤夜读》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囊萤夜读第一课时统编版四年级下册朝阳中心小学 郑雁琳一、 教学目标(一)正确流利地朗读文言文,理解句子的意思。(二)感悟车胤勤奋好学的品质,体会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二、 教学重难点感悟车胤勤奋好学的品质,体会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三、 教学过程(一) 导入1. 以“猜字谜”的游戏导入课程,引出“囊”从古自今都有表示袋子和装着的含义。师:老师上课前和大家玩一个猜字谜的游戏(教师在黑板上画甲骨文“囊”)这是什么字?(学生回答“囊”)师:对,这就是甲骨文“囊”,事实上,囊从古至今,都有表示袋子的意思。2. 利用课文的插图导入囊萤夜读,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板书。 师:(出示囊萤的插图)这个袋子里装的是什么

2、?(学生答萤火虫) 师:(出示囊萤夜读课文的插图)这幅图你又看到了什么? (学生答一位少年在装着萤火虫的袋子下读书)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上的课文(板书“囊萤夜读”,并提醒学生,囊字中间的口要扁,秃宝盖要宽,撇捺要舒展)齐读课题,说说课题的意思。 (学生答用袋子装着萤火虫在夜里读书)(二) 教授新课1. 教师提问学生,看见插图有没有问题。随后,教师提出两个问题,(1.他是谁2.他为什么要囊萤夜读)让学生自读课文。 师:看见课文的插图,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师:老师也有两个问题,第一,他是谁?第二,他为什么要囊萤夜读,请带着这两个问题,自读课文。2. 学生阅读课文,教师提问“他是谁”,引出注释的

3、车胤传,教师点出学习古文时,可结合注释,理解课文。 师:读完了课文,请问他是谁? (学生回答车胤) 师:你怎么知道他是车胤? (从注释中知道) 师:对。阅读古文,注释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意思。 请大家用理解注释的方法,阅读第一句。3. (1)让学生运用结合注释的方法阅读第一句。个别学生朗读,老师强调“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胤”后需断句,引出朗读古文时,人名后面需要断句。师:为什么要在“胤”后面停顿。 (因为“胤”是人名)师:是的,“胤”是人名,阅读古文时,在人名后面需要停顿。(2) 教师展示另外两句含人名的简易古文:A.光/持石击瓮破之。 B.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师:为什么要在“光”后停

4、顿(因为“光”指司马光,是人名)师:为什么要在“公”后面停顿? (因为“公”指欧阳修,是人名) 指名学生阅读,之后全班齐读。之后回到“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全班齐读。4. 教师提问第一句的意思,引出教科书无注释的“倦”,引导学生说出,还可以用扩词的方法理解古文。 师:用什么方法了解“恭勤”的意思? (结合注释) 师:如果注释里没有呢?比如“倦”字。 (用组词的方法) 师:谁来给“倦”组词? (疲倦,困倦) 师:疲倦和困倦,哪个更适合?(疲倦,因为疲倦表示身体劳累,与“勤”相对) 师:用组词的方法理解文言文时,要选取与句意最贴合的那一项。5. 教师让学生利用结合注释和扩词的方法,理解“博学多

5、通”。理解完第一句,再次齐读。6. 教师总结阅读古文的方法,除了“结合注释”和“扩词释义”,提问学生有没有要补充。引出另外的学习古文的方法,比如“联系生活”,“联系上下文”等7. 让学生带着以上的学习方法,自读第二句,同桌互相交流句子的意思,指名汇报交流成果。再齐读第二句话。师:第二句什么意思? (车胤家境贫穷,没钱买灯油,在夏天的夜晚,用白布绢做袋子装很多萤火虫照着书本,白天连着夜晚地读书)带着对这句话的理解,齐读第二句。8. 再指名学生阅读,引出第二句“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师:“夏月”,“练囊”与“盛数十萤火”,为何停顿?(时间后需停顿,后面是车胤做的三件事,句

6、子较长,用停顿符号帮助理解)请带着节奏,全班齐读。9. 教师指出多音字“盛(chn)”和“数(sh)”,提问学生原因在书上标注,全班齐读。师:为什么“盛”和“数”要读cheng和shu(“盛”在句中表装着,“数”表多个)10. 假设学生是车胤,教师采访:A. 为何夜晚苦读?师:车胤啊车胤,为什么你不在白天读书,偏偏要在夜晚读书呢? (白天要干活,家里贫穷等,学生读“夏月.”)B. 为何要用萤火的微光苦读? (家里贫穷,要建功立业,学生读“夏月.”)师: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受,阅读全文。(三) 主题升华1. 提问学生感受到一个怎样的车胤,指名学生回答,写在黑板上。 师:读完了全文,请问你看到了一

7、个怎样的车胤? (惜时,坚持不懈,勤奋,博学,懂事)写在黑板上。 师:吴地太守王胡之对小时候的车胤这样评价:“此儿当大兴卿门,可使专学”意思是这孩子将来会光宗耀祖,一定要让他好好学习。2. 教师结合学生的答案,引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师:很小就被太守夸赞,说明他天资聪慧。聪明的他骄傲了吗?没有,书上哪个词看出来。“恭勤”一词说明他很谨慎、谦逊、勤勉。人生在世不勤劳怎么有收获呢?于是他勤奋学习,要用知识改变命运。所以他才会(学生读)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这种精神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师:曾祖父车浚,任会稽太守。有一年大灾,车浚提出开仓赈粮,救助百姓,却

8、因此被杀。为民的好官却被杀害,因为当时的东晋政治很乱。车胤会怎么想?(惩治贪官、实行改革、推行新政、)师:车胤也想继承先人之志,修身、治国、平天下。志存高远的车胤发奋学习,所以他才会(学生读)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这种精神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师:车胤通过努力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做过吴兴太守、护国将军、户部尚书等官职,他一生为官刚正不阿,不屈权贵, 为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3. 课外拓展,学习欧阳修“以荻画地”的故事,体会勤奋好学和自强不息。师:罗曼罗兰说: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出示单元导语)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灭5000年,靠的就是自强不息。几千年来,涌现出无

9、数的伟人,他们的血液里流淌着的就是这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一起来看欧阳修“以荻画地”的故事。师读。用刚才的方法,试着理解这篇古文的意思。从哪里看出欧阳修很勤奋? (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四、 课后作业自行查阅有关“勤奋好学”“自强不息”的历史故事,感受民族精神。师:关于古人勤奋读书,自强不息的故事,还有哪些?课后,可以去了解负薪读书、牛角挂书、韦编三绝、带经而锄等其他故事。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愿新一代的少年们,也能如古人一般自强不息,带领中华民族,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五、教学评价本节课

10、教师紧抓古文阅读的方法,前半段课堂通过“人名”“时间”等小学生熟悉的要素,划分停顿符号,再让学生分享自己积累的阅读古文的方法,以点带面,将课堂交给学生。另外,以看注释,替换词语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晦涩的古文,以上这些,都为高年级甚至初中的古文阅读学习,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中间以学生评价车胤和了解车胤的生平为过渡,通过阅读升华主题,以欧阳修以荻画地的故事,全面感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完成了本课的难点。六、教学反思由于本篇课文为古文,对于小学生而言稍显晦涩,于是我将教学重点放在古文阅读的教学,以人名和时间为切入点,让学生读出古文的韵味,在读中感悟意思,再结合注释,替换词语理解古文的意思,还是通过读,体会民族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本单元语文园地日积月累里的内容,引用这句话,除了贴合囊萤夜读的精神,还符合单元学习的要求,将日积月累的句子落到具体的故事和行为上,两处内容互为表里,相互体现,既更好地理解车胤自强不息的品质,又更深的体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尽管如此,本篇教学设计还是有不完美之处,我通过欧阳修的以荻画地,让体会民族精神。其实有更加贴合本文的孙康夜读的故事,也就是囊萤映雪中的“映雪”的故事,再引导学生学习“囊萤映雪”的成语,最后上升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如此才环环相扣。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