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56例临床观察.docx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3464765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56例临床观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56例临床观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56例临床观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56例临床观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56例临床观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56例临床观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56例临床观察.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例临床观察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疫疹中医药疗法综述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其中以71型病毒最为严重)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手足口病虽然是20世纪70年代新定的病名,但同类疾病如麻疹、风疹等在历史上常见,病机、治则均有共性,暴发流行时中医统称为“疫疹”1,目前缺乏特效治疗药物。2008年58月,我院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在退热、改善胃纳、加速口腔溃疡愈合及减少并发症方面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病例选择标准参照山东省疾病控制中心2008年5月培训班制订的诊断标准。观察组56例,男3

2、8例,女18例;年龄最大6岁,最小4个月;其中,3岁43例,3岁13例。对照组24例,男16例,女8例;年龄最大7岁,最小7个月;其中,3岁21例,3岁3例。两组性别、年龄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性差异(),具有可比性。临床表现体温观察组,最高体温39,平均;对照组,最高体温,平均。疱疹观察组,手、足部疱疹56例;对照组,手、足部疱疹24例。咽颊红肿观察组,咽颊红肿者54例;对照组,咽颊红肿者23例。咳嗽观察组,咳嗽者21例;对照组,咳嗽者10例。鼻塞观察组,有鼻塞者18例;对照组,有鼻塞者8例。流涕观察组,流涕者15例;对照组,流涕者8例。并发症观察组,心肌损害6例,恶心2例,肺炎1例;对照组,

3、心肌损害2例。治疗方案一般治疗休息,多饮水,清淡饮食,室内空气消毒。对症治疗退烧,止咳。药物治疗头孢呋辛钠(100mg/kg)加入%氯化钠中稀释后静滴,1次/d;10%葡萄糖加利巴韦林(10mg/kg)静滴,1次/d(按山东省疾病控制中心诊疗方案);观察组56例另加热毒宁(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ml/kg加入10%葡萄糖中稀释静滴,1次/d,疗程5d。疗效标准治愈:治疗3d内体温正常,7d内口腔溃疡、手足掌面疱疹基本消失。有效:治疗7d体温正常,口腔溃疡、手足掌面疱疹未消除。无效:治疗7d仍发烧,口腔溃疡、手足掌面疱疹未明显好转。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2结果观

4、察组退热时间13d,平均()d;对照组退热时间24d,平均()d,观察组退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疱疹消退时间d,平均()d;对照组皮疹消退时间d,平均()d,两组相比具有显着性差异()。观察组心肌损害6例,恶心2例,肺炎1例;对照组心肌损害2例。经治疗均痊愈。观察组在退烧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咽颊红肿消退时间及止咳时间上,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见表1。表1两组疱疹消退时间及退烧时间比较(xs,d)与对照组比较,*,*3讨论该病的潜伏期为27d,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四周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EV71具有神经毒性,累及神经系统的主要表现为急性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小脑炎、脊髓灰质炎样肌麻痹、吉兰-巴雷综合征、合并脑疝的致死性脑炎。EV71感染所致神经系统并发症可导致死亡或永久性肌麻痹。EV71中枢感染临床表现以发热为最常见症状,其次为皮疹、睡眠障碍、呕吐、肌痉挛、共济失调、乏力。中枢神经受累出现于皮疹后24d,早期中枢感染主要表现为肌阵挛和睡眠障碍。睡眠障碍表现为恶梦及由四肢或躯干的肌痉挛惊醒后的刺激性啼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