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作文:《庄子秋水》读书笔记.docx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3460744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作文:《庄子秋水》读书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学作文:《庄子秋水》读书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学作文:《庄子秋水》读书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学作文:《庄子秋水》读书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作文:《庄子秋水》读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作文:《庄子秋水》读书笔记.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Word格式庄子秋水读书笔记 秋水给我们供应了两个截然相对的艺术形象:见识浅陋、自以为是的河伯与博学深邃、视野宽阔的北海若。 河伯是黄河之神,到了涨水的季节。百川灌河,他看到径流如此宽大,分不清两岸边牛马的外形,自以为天下之美尽在于己。北海若是海神,大海浩瀚无边,无有穷尽,河流所谓的涨水干旱,于他来讲,动静实在太小,根本算不上什么。当河伯一路趾高气扬走来,遇到大海,才突然发觉自身竟是那般渺小,好像井底之蛙,从前的志得意满毫无意义,徒然贻笑大方。随后的一系列问答,相对于北海若气定神闲滔滔不绝地阐明“大小之辨”,河伯的无知更是只有陪衬的份儿。 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道家学说讲究“人法地,地

2、法天,天法自然”,遵从万物本身的规律,不勉力强求。而往往,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的人,都已心如明镜,对世间万物的属性了然于心。北海若就是这么一个大智者,他所呈现出来的是大家风范。 这样的艺术形象和情节无独有偶,在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里,也有着与河伯海神若雷同的角色。少林寺藏经阁的一位扫地僧,头发花白,衣着邋遢,他只需眼睛一瞪,就能使武功卓绝的萧远山和慕容博口喷鲜血昏死过去,武功推为天下第一,当无异议。可这位扫地僧吩咐告诫的是,武功的凹凸都只是微小末节,佛法宏大才是正道,如走上邪道,武功越强,反而伤及自身。与之相比,顶着“天下第一恶人”名头的段延庆,强练易筋经以求天下第一的鸠摩智,无一不成为小丑,在尘埃

3、中湮灭。 道家和佛家的哲学思想自然有诸多的差异,不行混为一谈;把秋水和天龙八部举出来,不是要读者盲目效仿海神若的外在风范或深化道家以至得出不行知论,更不是鼓舞学习内功心法。我们要找出的是其中的联系,中国古代哲学一脉相承的一种东西,那就是道。 道与术相对立。术是技巧,是人事,是大多数人靠着指导、借着阅历就能轻易习得,并且付与实践能快速生效的法门。道,是需要经过长年积累、感悟的,从心底生出的原则。大多数人本焦急功近利的思想,极易偏重于术,而不重道。这样的人,或许能一时逞盛,但由于缺乏人文底蕴,素养不高,终归要见笑于大方之家,譬如秋水中的河伯与天龙八部里鸠摩智一类角色。相比而言,如海神若者,讲究清静

4、无为,效法自然,天人合一,如扫地僧者,佛法精深,心地明镜,在习术之前,已明白要遵循的道,自然能够有所大成,而免于耻辱。 在这一点上,中国古代哲学,道家和佛家是相像的。 与现实来讲,不能不说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日益繁忙的工作,日趋激烈的竞争,让我们大多数人晕头转向,有心讨论的,不少只在于术投机专营。盼望可以抽离出来,问一问道,找到人生正途该遵循的原则,不求成为哲学家,但要不贻笑大方。 庄子,可谓是我国古代的辩证法大师,是我国古代闻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对老子的哲学思想进行了继承和进展,是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不过,他的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思想,因此后世将他与老子

5、并称为老庄。庄子擅长用寓言来说明一些道理,由他所著的庄子,亦称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 秋水一文,出自庄子外篇,秋水一文,洋洋三千余字。在那个刀雕竹刻的时代可算是特别长篇的东西。他用寓言的方式,以河神与海神之间的对话,引申出齐物论的观点,极力论证万物的大小、是非的无限相对性和人生贵贱、荣辱的极端无常性,因为庄子是道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所以,本文旨在要人返璞归真,顺其自然,不要为了追求名位、富贵等等,而损害自然的本性。 庄子把事理的无穷性与人类熟悉的相对性,宇宙的无限性与详细失误的局限性对比起来分析,显示出他对于肯定与相对、无限与有限的辩证关系的理解有着高度的敏捷性,这对于人们突破熟悉上的局限性,

6、从而临武到天地宇宙的无限广阔性,无疑是很有关心的。,庄子流畅的文字下,所显露出的不朽思想,明显是只得我们从多个角度学习和思索的。 他用寓言这种活敏捷现的方式,来告知我们其中的很多道理,譬如其中的秋水,从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到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就是以河神与海神之间的对话,来告知我们,做人不能沾沾自喜,不能以偏概全,因为我们要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河神,会因为小成而沾沾自喜,河神尚且如此,何况我辈凡人呢?可是,很多人因不明白这个道理而因小失大。 从古至今,傲慢永久都是胜利的最大敌人,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只有虚心谨慎,虚心求教,才是胜利的最佳路径。千万不行以自满于现状。 接下来,他们又开头谈

7、论事物间的虚实关系,夏虫不行以语冰,是因为冰雪对于它们来说太虚妄了。井中的青蛙也不要和它谈论天地,对于井蛙而言,天大也太过于虚妄了。的确如此,举例来说,比如说训练,在有些时候,这些的虚妄的东西在我们身边还真是太多了。于是,就要怪,同学会说一套做一套了。就要怪,同学不遵守包括交通规章在内的很多规章了。但是反过头来,看一看,好像身边的很多事情的确都是如此。 下面,他们又争论到关于事物间的大小关系,天地算是大的,然后比起宇宙来真是沧海一粟。江河算是大的,但是在大海面前却又显得渺小。 秋水读后感庄子是道家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文章写得精彩,擅长用寓言来说明一个道理,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所著,我读了庄

8、子外篇中的秋水,深有感受。 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秋雨应时而来,百川流入黄河,黄河主流加宽,两岸和河中沙洲之间,辨不清对岸是牛是马,于是河伯欣然自喜,认为天下之壮丽尽在于此了。河伯顺流东行,到达北海,向东望去,看不见水的终点。于是河伯转变了沾沾自喜的面容,对海神感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过上百种道理,便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的话,说的正是我啊。而且我曾听说有人认为孔子学问少,还看轻伯夷的义行,起初我不信,如今我目睹了这无边无际的大海,我若不来,那可就危急了,我将贻笑大方啊。” 河伯少见多怪,学问浅薄。后来,看到了烟波浩淼,水天相接的大海,才自知不足,熟悉到自己的渺小、学问浅陋。 河伯是仙,都

9、会因为小有成就而沾沾自喜,何况我们是普一般通的人呢?宇宙无穷,而我们只懂得了很少的学问,知道了极其有限的道理,所以我们应当更加努力去探究,去发觉,去了解。世界如此之大,我们却如此渺小。因此,我们不能坐井观天,不能因其环境所困,不能因其所受训练束缚。河伯从河岸边出来,看到了海,才望洋兴叹,而我们则要向远处看,走更长的路,长更多的见识,千万不行以满意于现状。 可是,很多人因不明白这个道理而因小失大。 比如说明末的李自成起义,起义军杀敌威猛,于公元1644年农历三月十八日攻进北京城。明朝灭亡了,但是李自成和起义军被这成功冲昏了头脑,将士们不再像以前那么守纪了,成天吃喝玩乐,听歌赏舞,他们似乎遗忘了他

10、们的对手始终想打进山海关的清军。后来,吴三桂联合清军向起义军发起进攻,竟没有一位将士肯应战,李自成只好亲自出马,仓促应战,最终以失败告终。前前后后,李自成只在北京住了四十二天。短短的时间内,就使这支强大的队伍失去了战斗力,缘由在于起义军和李自成自以为已经成功,有了荣华富贵,不用再担忧什么,只管享乐,放松了警惕,最终败在清军手里。 从古至今,傲慢的人是永久不能胜利的,这是真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所以,我们在做胜利一件事后,应当记住如何胜利的阅历,不行以轻视比你差的人,或许有一天他会跟上你,甚至超过你。还要向比你更优秀的人学习,在他们眼中,你的胜利只是九牛一毛,所以我们要学无止境。做到了这些,那么你才会取得丰硕的成果,才能成为一个学问渊博、懂得大道理的人。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作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