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三代种薯栽培技术.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3458283 上传时间:2024-03-22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6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铃薯三代种薯栽培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马铃薯三代种薯栽培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马铃薯三代种薯栽培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马铃薯三代种薯栽培技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马铃薯三代种薯栽培技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铃薯三代种薯栽培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铃薯三代种薯栽培技术.doc(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铃薯三代脱毒种薯繁育栽培技术一、什么是马铃薯“脱毒种薯”马铃薯“脱毒种薯”是指不带病毒作为种子用的马铃薯薯块。即通过物理、化学、生物或其它技术措施清除马铃薯薯块体内的病毒后获得的经检测无病毒的种薯。二、什么是马铃薯“三代脱毒种薯” “三代脱毒种薯”指脱毒原原种、脱毒原种、脱毒一级种薯。脱毒原原种是在人工控制的防虫网室中用试管苗移栽、试管薯栽培或脱毒苗扦插等技术生产的小薯块,有1.5克、2克、3克以上不同规格;脱毒原种是指用脱毒原原种作为种子在一定的区域条件下严格种植技术与生产管理获得的不带病害的种薯;脱毒一级种是指用脱毒原种作为种子,有一定的区域,严格种植、生产管理获得的不带病害的种薯。三、

2、为什么要大力推广三代脱毒种薯一是脱毒种薯的增产效果极其显著。脱毒种薯由于不带病毒,植株在生产过程中能充分发挥本品种的优良特性,增产效果显著,一般可增产30-50,有的达到1-2倍,甚至3-4倍以上。二是三代脱毒种薯生产周期短,易推广,可有效防止马铃薯“退化”。四、马铃薯种薯为什么需要脱毒?种薯退化:在马铃薯栽培过程中,植株的逐年变小,叶片皱缩卷曲,叶色浓淡不均,茎秆矮小细弱,块茎变形龟裂,产量逐年下降等现象,就表明马铃薯已经发生“退化”,引起马铃薯“退化”的主要原因是长期无性繁殖留种,致使病毒通过种薯逐代累积,造成产量降低、商品性变差。种薯需要脱毒的原因:作为“收土豆种土豆”的下代“种子”,由

3、于病毒的不断侵染和积累,导致植株病毒病逐年加重,使植株在生产过程中不能充分发挥本品种的生产特性,造成严重的减产。所以只有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将种薯内的病毒去掉,恢复马铃薯品种本身的生理功能和生产特性,使之达到育种之初品种的商品性状和产量,才能防止马铃薯“退化”,这就是种薯需要脱毒和采用脱毒种薯能够大幅度提高产量的重要原因。五、马铃薯种薯脱毒和种薯生产程序主要包括哪几个部分?马铃薯脱毒及种薯生产模式主要包括材料的脱毒,脱毒试管苗、试管薯、微型薯的工厂化生产快繁,脱毒原原种、原种、一级种繁育等三大部分。脱毒试管苗、试管薯、微型薯的快繁生产应由具有一定的技术和设备条件的种薯公司或农业技术推广单位完成。原

4、原种由有一定技术和病毒检测能力的种薯公司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繁育生产。原种、一级种薯由种薯公司或农业技术推广单位选择和委派有合适生产种薯环境条件和种薯生产管理技术的农场或农户繁殖。六、精品种薯精品种薯是指块茎大小在200克以上的无病、虫、烂的优质种薯,采用精品种薯种植能发挥品种的优良特性,达到增产增效,在全县应大力推广。精品种薯切块前催芽0.5-1厘米后切块,大小为50克左右,不要切地太小,芽块的形状应为方墩块,不要切成三角形或片状,每个芽块只留一个壮芽,这样可有效保证发芽期养分的供给,同时具有抗旱作用。试验证明,采用精品种薯种植与普通种薯种植相比,田间保苗率提高20-50,病毒病的发病率降

5、低15-30,病情指数降低60-80,亩产量提高30-50。七、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技术(一)选地与整地前茬最好是小麦、玉米、莜麦、谷子、豆类等作物,切忌与茄科蔬菜、根茎类作物轮作,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通透性好、肥力中上的田块,并便于补充灌水,秋深松耕地25-30厘米,春播前水地深耕整地。(二)区域要求脱毒原种繁育一般要求在高海拔地区的自然隔离条件下和低海拔地区的防虫网室中生产;脱毒一级种要求有一定的隔离条件,海拔2000米以上,没有天然隔离条件的要在水肥条件好的防虫网室内生产。繁种田周围2公里内不能有马铃薯、其它茄科、十字花科作物和桃树。 (三)选种与种薯处理1.选种。原种生产种薯必须是脱

6、毒原原种,一级种生产必须是脱毒原种。种薯质量好坏是决定产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种薯退化,产量则低,选用近代优质脱毒种薯(一代或二代)是达到高产的主要措施之一。根据用途,选择相应生育期的脱毒种薯,种薯要求无病、虫、烂、未受冻害的健壮薯。2.晒种、催芽。催芽可在播种前一个月进行。开始将种薯由种薯库中取出放置在闭光的2025的环境催芽,这样芽子出的齐。当芽长至黄豆粒大小时将种薯放置在光线充足、温度1315的环境下晒芽,这样可使种芽变得短壮结实,这时就可以切块种植了。3切种。切种时,每人两把刀交替使用,发现病薯将切刀换掉放入消毒液中浸泡消毒,消毒液用75酒精或1的高锰酸钾溶液均可,每个芽块的重量应掌握

7、在3050克之间,千万不要切的太小,芽块的形状应为方墩块,不要切成三角形或片状,每个芽块只留一个壮芽。4拌种。每50公斤芽块用70甲基托布津粉剂27克和滑石粉650克,充分混合均匀后拌种,或用30克克露与25克甲基托布津、1 0克农用链霉素兑水2公斤喷拌1亩地用薯,边喷边拌等晾干后播种。在没有以上拌种药剂的情况下,用草木灰拌种对病害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四)播种1.播期。4月中旬至5月上旬,在10厘米地温稳定在7-8,土壤湿度以“合墒”最好,即土壤含水量在14一16时即可播种。2密度与规格。(1)旱作基本农田密度以每亩39004000株为宜,采用平种垄植栽培方式。种植规格为宽行距60cm,窄行

8、距30厘米,铧式犁开沟,种一行,隔一行(15厘米),再种一行,再隔两行(行距为18厘米)为一个播种程序。播沟深15-20厘米,株距37-38厘米。(2)补充灌溉田密度为4000-4500株,采用一垄双行种植法,垄面宽60厘米,垄沟宽40厘米,垄高20厘米,窄行距30厘米,宽行距70厘米,株距28-30厘米,即种1行、空1行、(行距为15厘米),再隔3行,行距为18厘米,一个种植程序共耕6犁,第6犁土翻到前一犁的相反面。(五)施肥1.锄草松土:幼苗顶土期闷锄1次,锄深2-4厘米,不可伤苗。苗齐后深锄1次。2.中耕培土:现蕾期进行第一次中耕培土,10天后进行第二次中耕培土。后期拔大草2次。3追肥:

9、结合第一次中耕培土进行,一般视长势每亩追尿素5-8公斤。4.灌溉:马铃薯是需水较多的作物,蒸腾系数为400-600。马铃薯发芽期一般不需要灌溉,只要土壤有一点墒情,靠种薯块茎中所含的水分便可使幼芽正常出苗。在团棵以前苗子小,蒸腾量不大,一般情况下也不需要浇水。从团棵到开花,为需水盛期,也是需水敏感期,结薯期是大量需水时期。有灌溉条件的,从团棵以后到成熟以前。应根据节内降雨情况、土壤墒情浇水。但在结薯后期到成熟期,不应使土壤湿度太大,以免薯块皮孔涨大,表皮质化程度不良,植株徒长,要控制浇水,在涝天还应采取排涝措施。5.病虫害防治:(1)早、晚疫病首先要选择抗病品种;其次,播前严格淘汰病薯。根据当

10、地预测预报早期预防,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75-225克/亩,兑水后进行叶面喷洒。发现晚疫病病株后,立即拔除,并用70安泰生200克/亩或64%福乐尔170-200克/亩兑水30公斤;银法利75毫升/亩兑水30公斤,施蓝得125-188克/亩,稀释600-800倍液;50%甲霜铜或0.2%硫酸铜稀释500倍,亩用药液30kg喷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 00倍液兑水进行叶面喷施。如果一次病害未得到控制,则需要进行多次喷施,时间间隔为7-10天。(2)环腐病防治。选用抗病品种,采用实生苗、芽栽法,播种时选用健薯,淘汰病薯。切种时切刀消毒,田间发现病株及

11、时拔除集中处理。入窖前对旧窖消毒处理,贮藏前捡除病薯,贮藏量不超过窖内空间的23,冬前注意开窖散热,冬后注意防寒保湿,贮藏一个月后应及时检查翻窖,剔除病烂薯块。(3)桃蚜防治。危害马铃薯并传播病毒病的蚜虫主要是桃蚜。防治方法:利用蚜虫的天敌是有效的生物防治手段,如瓢虫、食蚜蝇、草蛉等天敌。药剂防治应注意尽量避免杀伤天敌,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挫蚜稀释3000-4000倍液、吡蚜啉20克兑水30公斤、25碧宝20-30毫升稀释1 000倍液、25功夫乳油20毫升亩稀释3000倍液,任选一种均匀喷雾。(4)地下害虫防治。地下害虫主要有地老虎、金针虫、蛴螬。防治方法:亩用4

12、0甲基异硫磷或50辛硫磷250毫升加水稀释10倍与40公斤细干土拌匀,堆闷30分钟后撒施翻入土中;或每亩用5辛硫磷颗粒2公斤,拌在50公斤细土或沙里,于伏、秋耕时或播前施入犁沟内,打耱或播种覆土;还可用深翻土壤,精细耕作、轮作倒茬、施用腐熟的农家肥等措施防治。(七)收获1收获前1 0-15天压秧。用机引或牲畜牵引的木辊子将马铃薯植株压倒在地,植株则停止生长,植株中的养分尽快转入块茎,并可促使薯皮木栓化。2割秧收获前1 O天,用灭生性除草剂(如克无踪)喷洒植株灭秧,地下块茎则停止生长,促进薯皮的木栓化。(八)贮藏1贮藏窖处理在贮藏前12个月敞开窖门晾晒,贮前约2周用百菌清或硫磺等消毒剂对窖进行处

13、理,1周后通风换气。2薯块预贮 收获后的薯块要经过15天左右的预贮,使其伤口愈合,水分散失,表皮充分木栓化。3薯块挑选入窖时,严格挑选薯块,保证无伤薯、无烂薯、无病薯、无冻薯、无虫蛀、无杂质,入窖数量不超过窖体容积的13。4前期管理 (入窖一11月中旬)这一时期薯块呼吸旺盛,容易出现高温高湿,应以降温散热、通风换气为主。具体操作方法是:入窖初期打开窖门和通气孔,利用自然通风或强制通风。当外界气温降到0时,调节窖门的开张度。5中期管理 (12月一次年3月份)此期已是严冬低温季节,薯块容易受冻害,应以防冻保温为主。具体操作方法是:当外界气温降到零下8左右时,关闭窖门,只开通气孔;当气温降到零下12

14、左右时,关闭通气孔,并选择在晴朗暖和的天气,在中午打开窖门和通气孔通风约20分钟左右,每隔两周进行一次。6后期管理 (3月份以后)此时气温升高,天气转暖,薯块开始萌芽,管理上以降温换气为主,不可随便打开窖门和通气孔,以防热空气进入,只可在清晨和晚问通风换气。总的来讲,较低的温度对马铃薯贮藏是有利的。马铃薯最适宜的贮藏温度为34,最高不超过5;最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8 085。一般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贮藏,可以安全贮藏67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食用薯块,必须在无光条件下贮藏。否则,见光后茄素含量增加,食味变麻,降低食用品质;种用薯块,在散光或无光条件下贮藏均可,不会影响种用价值。设施拱棚马铃薯种

15、薯栽培技术 利用设施拱棚生产马铃薯,是马铃薯提高产量和产值的一项新技术。设施拱棚的主要功能是改变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一是形成了棚内小气候温、湿度与棚外大气候温、湿度的差异;二是给棚内生长作物起到了保护作用,减少了蒸发、风蚀和病虫害的侵入;三是由于棚内温度的提高,使作物的种植时间提前,积温增加:四是由于棚内小气候的形成,在水肥管理、病虫害的防治上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五是拱棚最大的功能是春提早和秋延后,一季变两季,增产效果十分明显,一般增产是大田的200以上。 山东、河北唐山种植的马铃薯,2月上中旬种植,5月底到6月初收获,亩产2.53吨,亩收入50 0006000元。我县拱棚应种两茬,春提早为第一

16、茬,可以种早熟马铃薯,3月下旬种,6月底到7月初收获;秋延后为第二茬,可种植西芹或甘蓝,也可以种早熟马铃薯。精细管理每亩可收入20003000元。 一、拱棚的建设 目前建设的拱棚有跨度为5米、8米、12米型的小、中、大三类型号,我们建造的拱棚大部分为跨度5米、拱高1.5米、长20米的小拱棚。拱架的选材有钢管、竹片、钢管和竹片的混合体,也有氧化镁管的拱架。建设结构为:每隔1米用一个拱架,宽度5米,21个拱架搭建一个棚,两端各用3个顶柱支撑,中门1个,两侧1米位各搭1个立柱,棚内的最高处为1.5米,棚顶及两侧用钢丝或铁丝做3条拉线,与两端立柱和21个拱架 连接做固定,棚膜上起后,每3米拉一条压模线,以防大风揭膜。春提早种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