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教学实录.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3457419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雨巷》教学实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雨巷》教学实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雨巷》教学实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雨巷》教学实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雨巷》教学实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雨巷》教学实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巷》教学实录.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雨巷教学实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 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情感目标: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能力目标:通过诵读、欣赏增强对诗歌的分析能力。【教学重点】诵读、意象分析、感情把握。【教学方法】诵读法、感悟法、问答法。【多媒体手段】投影仪。【课时安排】课时。【教学过程】一、走近雨巷,朗读感悟、引入新课:上课前放江涛歌唱的雨巷,营造一种优美而又伤感的氛围。师:同学们,我们再别了康桥,今天又走进了江南的雨巷。上课前同学们听了江涛歌唱的雨巷,大家感受怎样?生:有些伤感、有些低沉、旋律优美、很抒情师:感受得很不错。今天,我们来学习戴望舒创作的同名诗歌雨巷(

2、板书:雨巷戴望舒),这首诗创作于年,戴望舒也因此而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誉,成为了中国三十年代现代诗派“诗坛的领袖”。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体验诗人独自走在雨巷的情景。首先,让我们了解这一课学习的目标。(展示教学三目标)、朗读课文:师:雨巷,该是有怎样的一番情致?大家放开声音自由朗读两分钟,不会认的字陌生的词作好符号,待会一起解答。(同学自由朗读)、纠正易读错的字。集体朗读,初步感知诗歌的情感基调:读毕。师问:读完全诗,你最强烈的情感体验是什么?生:忧愁的。生:哀伤的。(明确:朦胧、低沉、感伤、充满着愁绪、抒情味浓,美)师:是的,诗中没有大江东去似的慷慨豪迈,也没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

3、蹄”的轻快明丽,而是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愁。追问: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感情基调去朗读呢?生:低沉的,感伤的。师:对,咱们把它概括为低沉幽怨,行吗?(生表示赞同),那就让我们读出这种感觉来。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读一读?同学举手。师:好,请同学来朗读一下,大家听时请思考:诗中写了什么内容,出现了哪几个“意象”?读毕,请一生评价。生:节奏把握得较好,能体现感伤忧愁的感情基调。师:诗中写了什么内容?明确:诗中写一位男子撑着油纸伞,在悠长的雨巷中独自彷徨,他遇上了一位丁香般的姑娘,姑娘梦一般地飘来又梦一般地飘走,诗人又独自彷徨,希望飘过一位丁香般的姑娘。师:诗歌是依靠形象来传达思想感情的,雨巷如此凄清如此哀

4、婉,是哪些意象共同组成了这一情境呢?试着找一下,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意象?(同学讨论)板书:意象明确:诗中写了油纸伞、我、雨巷、 丁香花、丁香姑娘、篱墙等意象。二、品意象析情感探主旨师:这些意象为何能表达一种忧伤哀婉的情感呢?我们下面来一起分析。、赏析几个意象:(雨巷)师:“我”的心情与活动的环境雨巷有什么相通的地方呢?生讨论,回答:从色彩基调来看,雨巷属于暗色调,而且是在雨中,与我的心情一样都是灰暗的、阴沉的。师:对,非常协调,那么能否用诗化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个环境呢?生苦思冥想,组织语言,一生表述:细雨斜飞,暮色苍苍,雨声淅沥,烟雨朦胧中的雨巷悠长悠长,它远离喧嚣热闹,幽暗的青石板铺成的街道湿

5、漉漉的,透着寒气,静寂,萧条,而又冷清生自发地报以热烈的掌声,投向赞许的目光,师脸上洋溢着极为满意的笑容。师:同学用简练优美的语言渲染出了沉闷、压抑的环境气氛。下面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描述一下“我”(意象,师板书)的心情。一两分钟后。生:宋代词人贺铸青玉案有词云: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在这撩人愁绪的梅雨季节里,在这阴暗狭长的巷道里,我一个人独自彷徨在雨中,孤独、冷漠、苦闷又忧愁生再一次报以热烈的掌声。师:湿漉漉的天气,湿漉漉的巷道,我的心情同样也是湿漉漉的。然后我却希望逢着一个姑娘(意象,板书),一个什么样的姑娘?引导集体朗读第二、三、四、五、六节(提醒注意感情基调)。师

6、:姑娘,是怎样的姑娘呢?生:丁香一样的姑娘。师:为什么说丁香一样呢?生:丁香是美丽的、素洁的、高雅的。师补充: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源于“丁香”二字。丁香形状像结,开在暮春时节,易凋谢。花为白色或紫色。古代多为文人青睐,比如下面两首诗中都写到 :浣溪沙李璟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碧波三峡望,接天流。代赠李商隐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可见,丁香在古诗词的传统意象中,往往跟忧愁结合在一起。还有哪些地方体现姑娘的忧愁呢?生: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生:静默地走

7、近,不是呼朋引伴,不是欣喜雀跃的,而是静静的,默然地走近。生:叹息般的眼光,充满忧郁的、哀伤的。师:发挥你的想象力,姑娘为何如此感伤?生答:也许她是为心爱的人儿离她远去而苦恼心伤,也许她为生活的不幸而失意徘徊,也许,她是为理想受挫而苦闷彷徨。师总结:是啊,姑娘悄然飘过我的身旁,留下一声沉重的叹息,那一声叹息里有太多的忧伤,她明亮澄澈的眼眸中满含着迷茫,然后,姑娘携着一阵淡淡的幽香,像梦境般翩然而逝,渐行渐远。我们仿佛听到了诗人发自内心的呼喊:能否能否请你驻足,生命的漂泊请将我一起带上 !然而姑娘静默的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接下来分析:油纸伞:油纸伞本身就有神秘,迷蒙的特点,和雨

8、巷很好地接合起来,时间又是暮春,正寂寥的下着小雨,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的氛围,撑着一伞风雨独立消魂的形象,把它放于独特的环境中能产生独特的情感。篱笆墙:这个篱笆墙是颓圯的,就是让人有种哀怨,凄凉的氛围。、再次朗读,深入意境,读出幽怨低沉的感情基调: 生个别朗读。 师有感情朗诵。师范背朗诵,给学生极大的感染力,全场沉寂在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营造的意境氛围中,稍后,生自发鼓起热烈的掌声。、本诗主题:雨巷是诗人伤感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诗人借“丁香一样的姑娘”表达一种追求美好理想的愿望,以及理想幻灭后的空虚和伤感。、原因探究: 失恋的痛苦:在爱情上,戴望舒第一次的恋爱在年,他爱恋着同学施蜇存的妹妹,后来

9、恋爱失败了,戴望舒十分痛苦。 现实的黑暗:雨巷产生的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他这时候所写的雨巷等诗中便自然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把握特色:(学生讨论后,明确) 象征: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象征当时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在雨巷中徘徊

10、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象征美好的理想),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因此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三、走出雨巷,拓展研读、布置作业:题目:雨巷已谱成歌曲,改成歌词的文字与原诗略有不同,欣赏歌曲之后,找出改动的地方,书面写出对此改动的看法。(课内欣赏歌曲,课后写到语文作业本上)、学唱歌曲:播放视频:雨巷歌(刘天华作曲,江涛唱),学生跟随着吟唱。、小结:这节课我们阅读欣赏了戴望舒的雨巷,了解了它是一首有象征意义的抒情诗,写了六个意象;品味了诗歌的内容,分析丁香姑娘形象,把握了诗歌的主题材与艺术特色。通过练习和课外阅读,我们的学习会进一步拓展延伸。下课!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