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师的困惑与思考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3455502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师的困惑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师的困惑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师的困惑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师的困惑与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师的困惑与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师的困惑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师的困惑与思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新课标”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师的困惑与思考 【内容提要】数学课程标准的新出台,给数学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全体数学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新的课程标准充满着时代的气息,体现着素质教育的理念教师如何走出教学的困境,让小学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创新的课堂,就必须落实新课标中的新理念,从根本上改革学习的内容、方法和方式,转变教学观念,创造性地活用教材,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关健词】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困惑;教学思考长期以来,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的课本,一直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来源,是教师备课的主要依据。但是,随着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版)的颁布和新教材的实施,当前使用的教材以崭新的面孔

2、出现,同时,新课标取代了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新的课堂教学要求是教师的教学方法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转变,强调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协同教学。新课标为广大教师带来了不可估计的优点,但也给老师们带来一些困惑。面对“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困惑,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创造性地活用教材,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重塑凯洛夫的“五环节教学”模式,才是走出教学困境唯一出路。下面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教学实践,就“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遇到的困惑进行探讨与思考。 一、新课标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困惑新课标取代了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新的课堂

3、教学要求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转变教师角色,强调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协同教学。新课标为广大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也给老师们带来一些困惑。(一)教学目标定位的困惑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应试教育的“幽灵”在教师一贯的教学思想中始终挥之不去,因此,在课程改革中,有的教师只觉得教材改变了,试题的形式、内容、难度也随着改变,因而课堂教学也应顺应这种变化。这种思想反映了教师对新课标认识上的缺陷:不是为了贯彻新课标、体现新理念、实现新目标而改,而是为了适应教材、适应考试而改,是为新一轮的应试教育而改。其实,新课程重视的是学生的发展性评价,是为

4、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让学生在选择中学会自我评价,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让学生学到一定的基础知识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习,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但由于教师对新课标在认识、行动上还有误区,这就造成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迷茫和摇摆,因此,现在你呼唤素质教育,我却为应试教育奔忙,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这样搞下去,课程改革能成功吗?(二)创设情境的困惑 新课标指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又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的确,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

5、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而单纯的数学知识又往往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学习起来没有兴趣和激情。新课程中把数学教学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一定的故事或者问题情景,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知识经验。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学起来也比较亲切、实在、有趣、易懂。但如果教学情境创设不当,又或者偏离教学目标,不切实际,不着边际,就会形同虚设,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这样的情境创设有必要吗?(三)合作、探究的困惑新课标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面对班级授课制的形式,小组合作学习确实有它的优势,但也给老师带来了困惑。从我

6、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看似简单易学,但若把握不好,就会使课堂气氛得不到较好的调控,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学生年龄小,还没有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如果教师不及时提醒和指导每个小组的学生进行相互讨论和交流,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但大多数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合作。有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太长,致使说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话,甚至出现胡闹现象,结果难以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2造成学生两极分化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动脑筋的学生机会更多,扮演着一种支配的角色。“学困生”成了听众,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

7、致使“学困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在小组活动中好学生发言的机会多,代表小组回报的现象多,传统的“分槽喂马”与“因材施教”受到了冲击。3学生纪律松懈,课堂调控难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但是小组中活动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不听取他人见解,固执己见的现象。甚至有一些放任自流,教师不易发现学生开小差,并且只关注小组学习的结果,不关注学习过程和个人的学习情况。还有一些性格内向的,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只作为一个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这也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四)解决问题的困惑1开展活动与完成教学目标形成矛盾在教学中,教师们往往

8、有这样的困惑:当我们在课堂中开展了大量活动时,教学任务常常不能按时完成;但不开展课堂活动,又与新课改的精神相违背。到底该如何处理这两方面的矛盾?一方面,新课标倡导要从实际中、活动中、游戏中引入数学知识,这是很有必要的;但另一方面,也倡导学生在探究、合作、交流中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这就形成展开活动与完成目标的矛盾,往往出现堂上完成了目标探究任务,堂下却难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2课堂活动缺少必要的教具和学具支持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然而,在我们农村小学,虽然大部分学校都配有电脑室但少有多媒体室,即使有好的课件,也难以施展。这与新课标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

9、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形成瓶颈。新课标更加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有很多学习内容需要学生动手去实践、操作,也就特别需要相应的教具。尽管有些教具可以让学生自制,但是,也有一些教具自制起来比较困难、需时或自制的教具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学很不方便。3完成某章节的教学后,学生难以独立完成习题 传统的教材只要能听懂课就会做习题,就能很大程度地确保教学质量。现在的教材内容难点分散了,而且取消了原来教材上的知识分类,强调了知识的整合、学科

10、的整合,尤其是解决实际问题,由于应用题教学不分类型,学生在面临解决实际问题时无规律可循,学生往往学会这种题目,却不会做另一类型的题目,所以在解决问题时也就感到束手无策,形成了“处处有问题,处处要探究”的局面。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的问题就要增加课时,但是每个知识都要增加课时,实际上又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所以学生的课外题只会做很少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要教师或家长进行指导,没有了指导就无法完成,教师、学生和家长担心这样下去如何应对考试,“质量”如何得到保证! 二、新课标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新的教学理念已植根于教师的思想深处,但怎样把这新的理念内化为教师的自身的观念并应用于课堂上,这就需要教

11、师摆正思想,更新观念,创造性地活用教材。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数学课堂教学就必须是充满创新的教学,只有从根本上改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方式,才能走出数学课堂教学的困境。(一)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面对教学目标难以定位的困惑,我认为首先要反复学习新课程标准,进一步理解新理念。同时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由于教师一开始所接受的新理念都是纯理论性的东西,这些教育、教学理论缺乏教学实践的支持,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

12、但是由于学校的规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特别是农村小学,推行起来,很多的设想都是行不通的,有些好的设想在实践中大打折扣,而真正得到落实的想法并不是很多,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更少,这时教师对新课程的实践陷入了困境也是正常的。因此,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认认真真,切切实实地学习新课标。由于我们已有了教材、有了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此时学习新课标,定有深刻的感受和感悟,只要摆正心态,摈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对新课标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定能把新的理念、新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从而定会走出教学的困境。(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探究意欲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13、是新课标提倡的重要的理念之一。创设教学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数学,沟通旧的知识,掌握新知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内容中情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作为教师,就应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提供清晰的信息,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开动脑筋进行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可从以下三方面创设情境:1善于利用教材的主题图,创设故事情境北师大版的三年级数学新教材提供了大量的情境教学图,幅幅都生动趣致,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而且非常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只要发挥想象力,拉近学生的认知距离。例如: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观察主题图,然后提问:“在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

14、么?”“你想到了什么?”或“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根据这幅图编一个故事吗?”这样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从而进入学习情境。2根据教材的内容,创设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情境单纯的数学知识往往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没有兴趣和激情。新课程中我们通常把数学教学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或者创设一定的故事情境或者问题情境,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知识经验。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学起来也必然亲切、实在、有趣、易懂。例如:教学“周长的认识”时,我首先提问:“同学们有没有见过树叶呢?能不能用一笔画出你所熟悉的树叶的外形呢?”学生画完后,(多媒体)显示:“树叶蚂蚁图”(一片树叶上,一只蚂蚁正沿叶边线

15、爬行。蚂蚁:“你知道我爬过树叶一周有多长吗?”)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可以告诉蚂蚁吗?试试看。”这样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中,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3根据教材内容的知识结构,设疑激趣古人云:“学起源于思、思起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开始的。“疑”能使老师设计问题情境,对于问题情境中所隐含的问题,不是简单的直接给出,而让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自己去发现、去探究。因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更贴近其思维实际,更能引发自己去探究,从而更有力证明了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例如:在教学商中间和末尾有“零”的除法时,我首先出示了“一个桃子也没有”的情境图,激发学生思考:“树上一个桃子也没有了,现在来了两只

16、猴子,要平分树上的桃子,每只猴子可以分到几个?”如果树上有桃子,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但现在一个也没有怎样分?这就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取新知“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也是新课标强调的重要理念之一。基于这样的理念,实验教材根据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经验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参与的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北师大版三年级实验教科书中的例题、做一做等内容的插图都展现了自主探究的小组活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目的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活动,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1明确操作活动的目的,按部就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里的“数学活动”是指数学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问题解决等思维实践活动。因此,在数学中的数学活动开展时要有目的、有要求、有步骤,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