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3455018 上传时间:2024-03-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课题: 第 课时 年 月 日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意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2) 知道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原理及使人中毒的原因。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课件演示加深对一氧化碳毒性的理解,加强安全意识。(2) 通过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的课件演示及因操作错误导致实验失败的教训,强调实验操作的规范。(3) 通过讨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的尾气的处理?”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通过一氧化碳毒性、可燃性还原性的探究,懂得要一分为二地

2、对待问题、看待问题;培养勤于思考的科学习惯;(2) 关注与一氧化碳有关的社会问题,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美化环境献计献策。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一氧化碳的毒性、可燃性、还原性。难点:一氧化碳的还原性三、教学模式(或方法)实验探究法四、教学过程(应有教学过程的一般环节,如预习检测、复习训练、目标揭示、内容新授、教学小结、作业布置等,并且必须有内容设计、训练设计、方法设计、板书设计。)教师个人修改意见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回忆旧知识提问;我们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你们知道碳的其他氧化物吗?讨论交流复习知识,引出课题可以首先提问:煤炉上层火焰是什么颜色的?

3、是煤炭在燃烧吗?你知道是什么气体在燃烧吗?分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结构上的不同点和相同点。讨论交流、得出结果。以结构决定性质为突破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它们都是有碳、氧元素组成,这意味它们的性质也相同?产生疑问、大胆设想。让学生带者疑问去接受新知识。实验探究课件演示一氧化碳是煤气的主要成分,煤气泄露可能会引起中毒,因此,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体会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上的第一个不同点。引起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毒性的重视,并了解一氧化碳的毒性的原因。出示一小瓶一氧化碳,观察并探究其物理性质边讨论、边探究、边汇报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一氧化碳为什么有毒呢?学生回答复习旧知识课件演示这个实验说

4、明一氧化碳的可燃性,观察燃烧的现象和燃烧的产物。学生上台操作,其他学生观察防止一氧化碳污染教室提问:1. 如何鉴别一氧化碳和氢气?2.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可燃气体,是煤气的主要成分,为了让人知道是否泄露,可采取什么措施?3. 一旦发生泄漏,怎么办?4. 煤炉中发生了哪些反应?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可以怎样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分组讨论、交流,得出答案掌握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主动参与社会决策。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课件演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学生上台操作,其余学生观察并分析原因。让学生在有惊无险的爆炸声中体验实验应规范操作,懂得可燃性气体(粉尘)的使用方法。小组讨论 形成共识 1. 为什么先通一

5、氧化碳后加热?2. 氧化铜的颜色为什么回变化?体现了一氧化碳的什么性质?3. 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会出现什么现象?它起什么作用?4. 左边的酒精灯有何作用?还有什么方法?讨论交流、发言。1. 使学生能透过现象看本质。2.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节能意识。3. 使学生不拘于书本,大胆创新、不断改进。学以致用体验成功1. 回家调查你们周围使用煤气或煤炉的用户,寻找安全隐患,帮助他们设计改进的方案。2. 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应如何急救?思考、讨论、交流通过讨论得出结果,体验讨论式学习的好处,享受成功的喜悦,也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五、教后感 上性质实验课。学生比较感兴趣,而且通过实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比较容易,总的来讲,学生知识掌握的教好,课堂气氛也很很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