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3.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3454344 上传时间:2023-1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3.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C无歧视原则 D无差别原则2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3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和方法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C开展

2、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4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6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 D阶段性7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

3、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8“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9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是( )。A教师和学生 B教师和教科书C学生和教科书 D教学内容和手段10影响少年儿童品德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遗传 B环境C学校教育 D家庭教育11热爱学生是现代教师必

4、备的( )。A思想政治素质 B教育理论素质C职业道德素质 D职业技能素质12“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句话反映了德育的(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性原则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13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 B分组教学C班级教学 D设计教学14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 )。A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B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C教学大纲、教科书 D课程计划、教学计划、教学大纲15据记载,我国的小学最早出现于( )。A殷周时期 B秦代C唐代 D明代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思想最早出自

5、( )。A学记 B论语C孟子 D中庸17小学生容易把“b”写成“d”。这说明小学生的( )还不成熟。A感知能力 B注意能力C记忆能力 D思维能力18学生的个别差异给教师劳动造成了( )。A复杂性 B创造性C示范性 D长期性19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这体现了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阶段性C不平衡性 D互补性20小学德育的基本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陶冶法C实际锻炼法 D榜样示范法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6个小题,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代表性著作_中。2学制是一个

6、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_、_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3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_。4德育过程是由_、_、_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5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育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是_,它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基础组织。6小学课外活动的主体是_。7课堂教学方法有多种,其中,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性手段来引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被称为_法。8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是,教育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规律,教育适应并促进_发展的规律。9_是进行教育工作的根本依据。10

7、马克思主义关于_学说是制定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依据。11_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现代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能力的教育。12教育的本质属性是_。13人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因素,在教育活动中被称作是_。14教师和学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_关系。15从课程任务的角度出发,可将课程分为_、拓展型课程和_。16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有5个小题,每题4分,共20分)1简述20世纪后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2简述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3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4为什么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5小学德育的途径有哪

8、些?四、论述题(本大题共有2个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1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2作为班主任,如何培养和形成班集体?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 2C3A4C5B6B7B8A 9A10C11C12B13C14A 15A16B17A 18B19D20A二、填空题1,大教学论2入学条件学习年限3孟子4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5班集体6学生7演示法8个体9教育目的10人的全面发展11素质教育12培养人13非智力因素14授受15基础型课程研究型课程16上课三、简答题120世纪后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它的本质在于,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

9、习、终身发展的一生;它是对过去将人的一生截然分为学习阶段和学习结束后阶段观念的否定。终身教育应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和教育形式中。(2)教育的全民化。即教育对象的全民化,教育必须向所有人开放,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全民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教育的民主化和教育的普及化。它特别强调要使所有适龄儿童都进入小学并降低辍学率,使所有中青年都脱除文盲。(3)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包括教育自主权的扩大。(4)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多元化是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它

10、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2首先,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而培养目标是根椐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其次,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建立在教育目的的基础上,而教育目的又必须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实现。3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表现在:第一,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身心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

11、不断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整个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性。第二,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呈现不同的特征,前后相邻的阶段进行有规律的更替,前一个阶段准备了向后一个阶段的过渡。第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个体身心发展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是不均衡的。第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在个体的身心发展中,由于遗传、环境、教育和自身主观能动性的不同,存在着个别差异。第五,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存在互补的可能。4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学校教育

12、按照一定的目标,选择合适的内容,采取有效的方法,利用集中的时间,对人进行有系统的培养。(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与环境对人的自发的影响有着本质的区别。教师应该受过严格而专门的训练,他们不仅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而且熟悉儿童心理,懂得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能够因材施教,因而教师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3)学校教育能够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尽管学校不能全部加以控制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协调这些因素,让学生处于最佳的发展环境之下。综合以上原因,所以可以说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5我国小学德育的途径有多种,其基本途径是思想品德

13、课与其他学科教学。(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基本途径。(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这是生动活泼地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可以使学生的品德在各种实践活动和社会交往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这种方式不受教学计划的限制,可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愿选择参加。课外与校外活动特别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辨别是非、自我教育等道德能力和互助友爱、团结合作、纪律性与责任感等良好品德。(3)劳动。这是学校进行德育,尤其是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劳动,学生容易产生对

14、劳动、科学与技术的兴趣与爱好;激发出巨大的热情与力量,经受思想与行为上的严峻磨练;培养学生爱劳动和勤俭、朴实、艰苦、顽强等许多品德。(4)少先队活动。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共产党委托共青团领导的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通过少先队活动,能激发小学生的上进心、荣誉感,使他们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提高思想水平,培养良好品德。(5)班主任工作。以上几条德育途径各有自己的特点与功能,互相联系,互相补充,构成了德育途径的整体。学校应全面利用各种德育途径的作用,使其科学地配合起来,以便发挥德育途径的最大的整体功能。四、论述题1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它的意义是:(1)师德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提高起保证和推动作用,使教师保持良好的从业心态;(2)教师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是直接的示范,对于养成良好品德处于关键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