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辉与华侨.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3453506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国辉与华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陈国辉与华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陈国辉与华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陈国辉与华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陈国辉与华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陈国辉与华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国辉与华侨.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陈国辉与华侨黄荣周 陈国辉遗像民国时期的闽南就是著名的侨乡。据泉州华侨志记载,至1911年,海外泉籍华侨总数估计超过80万人;1940年泉属各县华侨总数达1013640人,其中南安县224325人,占泉籍华侨总数22.13%。作为民国时期闽南风云人物陈国辉,官拜国民党陆军中将、福建省防军第一混成旅旅长,据有南安、安溪、永春、德化、晋江、同安、惠安、仙游等8县地盘,在辖区内大兴建设,公路网覆盖辖区各县。同时,修建街道,建造桥梁,兴办学校,开创工业,设立医院、图书馆,聘文人修撰民国版南安县志,并开辟许多公共花园,使闽南各地一时蔚然欣荣,陈国辉能够取得这些成就,与他接受华侨、归侨的支持,尤其是他争取

2、侨资的支持有着很大的关系,本文试就陈国辉与华侨的几个问题抛砖引玉,求教于行家。一、接受新加坡归侨、革命党人、福建护国军第一路司令吴瑞玉的言传身教,推崇、坚守孙中山的革命精神。1898年,陈国辉出生于南安县东北部山乡九都西头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生逢乱世,在童年里,他的母亲朱唇娟对他要求特别严格,告诉陈国辉立身处世要正直公平,她常用古人的义举方正来教诲、约束陈国辉。后来,陈国辉推崇、坚守孙中山的革命精神,与新加坡归侨、 革命党人、福建护国军第一路司令吴瑞玉的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吴瑞玉(18861916年),诗山吾丰村古宅人,同盟会员、革命党人。民国4年(1915年)冬,吴瑞玉响应孙中山号召,从

3、新加坡返回中国,与泉州革命党人策划反袁运动。吴瑞玉前往南安八都山与民军陈宗仪联系,并协助整理部众,继再招兵购械,进行扩充实力,组建福建护国军第一路军。陈国辉获悉情况后,向母亲朱唇娟告别,投奔吴瑞玉。吴瑞玉视陈国辉年少机警,手脚勤快,为人义气,年少机警,而自己正乏侍从,遂把陈国辉收为随身勤务兵。陈国辉随吴左右,忠心耿耿。吴瑞玉为“福建护国军”第一支队教练官。陈国辉跟随吴瑞玉参加反袁的革命运动。因吴瑞玉所部兵士,有原为起义军苏亿余众,部分是受革命思想影响下的青年,所以有较强的战斗力,每次与北洋军战斗均取得胜利。1916年4月的一天,福建护国军第一支队支队长钱凤鸣、教练官吴瑞玉以及苏炳楷、于万龙等人

4、潜入泉州城内,在汤文河家秘密设立机关,广泛联络民军,约期攻取泉州城,不幸内情被阎广威探悉,阎率兵围捕,钱、汤、于、苏被捕,数日后,钱、汤惨遭杀害。后吴瑞玉以福建下游护国军第一路司令名义率部反击,为死难同胞复仇,在南安境内连挫北洋军阀,乘胜进兵泉州,驻扎晋江河市霞井乡(今属洛江区)。农历三月廿九日(即5月12日),阎广威探悉吴瑞玉将大举攻城,急速纠集各部,星夜劫营,吴瑞玉率部奋起应战,他在白刃中身先士卒,奋力杀敌,受伤血染战袍,弹尽援绝被俘,从容就义,年仅30岁。他在受伤后,嘱咐部下要听从陈国辉的指挥。5月13日,陈国辉招集星散部队19人,退守诗山靠近金淘的覆鼎山,后来下山居住到诗山草埔尾陈厝后

5、一带。后又退居八都后窟村,独树一帜,继续进行反袁运动,并改名为陈镇国。这是陈国辉第一次正式带领护国军队伍,从此,19岁的陈国辉开始军旅生涯。吴瑞玉英勇就义,气吞长河,陈国辉悲恸不已,为报知遇之恩,并勉励后人学习先烈精神,1931年冬,时任国民党中将、福建省防军第一混成旅旅长的陈国辉令泉永公路局设计,在吴瑞玉故乡诗山诗宅小学(今吾峰小学),建造吴瑞玉烈士墓,命人拾其遗骸归葬,立石碑塑铜像,并勒刻碑文:“烈士之成仁取义,洵可以廉顽立懦,彪炳一时,而照耀千古矣!”(注:今已废,尚存遗址)。陈国辉跟随吴瑞玉戎马倥偬,时间虽短,然耳濡目染,接受了一股铁骨铮铮豪气的熏陶,感受了一种忧国忧民的责任。可以说,

6、新加坡归侨、革命党人、福建护国军第一路司令吴瑞玉不但是陈国辉的从军引路人,更是陈国辉较早的革命思想启蒙者。二、与支持华侨出国的乡贤陈荣亮默契配合,奠定发挥华侨服务家乡建设的优势。陈国辉与九都墩兜人陈荣亮的军事合作十多年(民国7年起至民国19年陈荣亮被刺杀),陈荣亮对陈国辉的帮助是巨大的。民国7年(1918年)10月,宋渊源与王荣光(永春人)组织福建护法军,王荣光为第一军(一说第二军)军长(一说副军长,军长赵光),下辖第一、第二、第三支队,其中第三支队司令杨安邦(陈贺),部队驻九都、码头一带(其时有人枪约800余)。不久护法军又成立第四、第五、第六三个支队,第四支队司令陈荣亮,部队驻扎诗山、金淘

7、一带,陈国辉任护法军第4支队副司令兼第1营营长。因早年陈国辉是民团团长陈荣亮的团丁,颇得陈荣亮的青睐,故而在护法军第四支队时,两人在军事上配合默契,队伍不断发展、壮大。陈荣亮比陈国辉年长6岁,经历丰富,比较稳重,被称为诸葛亮(军师)。他早年就同海外有关系,并在孙中山的支持下引导国内群众出国谋生;在厦门开教堂,联合外国人,给各埠头输送劳工数名,并要求劳工出国学做生意,赚了钱寄回祖国、建设家乡;他为劳工提供住宿,安排船期,转接外汇,取信侨民,使出国劳工感到安全、方便。闽南群众出国尤其是诗山、金淘、码头之多,在一定程度上跟陈荣亮的支持有着很大的关系。由于陈荣亮输送大量劳工,这些劳工后来在海艰苦拼搏,

8、有的成为富甲一方的华侨,这也为此后陈国辉在军事上能有大量的国外先进武器装备队伍,奠定了有众多海外侨亲支持的经济基础,奠定了陈国辉今后在经济建设中能够发挥华侨服务家乡建设的优势。三、取得吕渭生等侨领的鼎力支持,至关重要。陈国辉在军事上、经济上,都得到许多华侨的直接支持。吕渭生(1885l950年),字俊周,诗山山二村苏美乡人,同盟会会员、菲华侨领。福建省立法政学堂甫毕业便从政,参加过讨袁运动和北伐战争,结识胡汉民、李济深、李宗仁等国民党政要,与白崇禧义结金兰。任过新编陆军第二师师长,受衔中将,福建省实业厅厅长,国民政府中央侨务委员会常务委员。1926年10月,宋渊源和吕渭生等奉命在闽收编民军支援

9、北伐,在厦门鼓浪屿笔架山宋氏住宅,设立“国民革命军参谋团”办事处。此时陈国辉正被北军孔昭同所困,退守东田一带,因粮糈奇缺,部队已暂分散,仅剩数十人而已。北伐军入闽后,北军闻风而逃,孔昭同亦率部北退。陈国辉与参谋团联络,奉命编为一团,南、永、德等地民军均由他收编,并令迅速成立,立即率领该团随北伐军前进。陈奉命后,即由东田率所部至诗山,设立团部,招兵买马。未几,原部属陈佩玉、彭棠、陈育才、吴晋源等皆相继率众来归,德化徐簮枝(亦作徐箴基)和安溪詹方珍、龙载德等亦先后率部就编,所部计达1000余人,改编后即奉命随北伐军出发,由仙游经莆田而进入福州。正是这次被收编,陈国辉才与北伐军何应钦接上关系,即被何

10、应钦改编为新编军第一独立团,陈国辉担任团长,这是陈国辉军事生涯新发展的一个契机。因此,收编及以后,陈国辉与吕渭生结下缘分。后来陈国辉在诗山建设诗山公园,吕渭生鼎力相助,积极鼓募,共襄盛举。吕渭生四处奔波,宣传鼓动,建成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和忠烈祠,组织“诗山磊社”(相当如今老协会),讨论修葺诗山公园等事宜,增添人文景观内容,极大提升诗山公园的文化品位。诗山公园建成后,成为公众文化休闲的公益性场所。1930年,陈国辉在诗山图书馆亲自主持青年集体婚礼,充当主婚人和证婚人,首开乡下新式婚礼之风,轰动一时,留下一段佳话。四、采取措施,保护华侨,赢取侨心。陈台拔(18861951年),号屏青,南安县官园(

11、今梅山镇新兰村)人。出生于书香门第家庭。1911年毕业于福建省法政学堂,为人忠厚、平易待人、文学渊博、事业心强。民国10至12年(19211923年)任泉永公路局局长,在任期间负责公路建设养护成绩显著。陈台拔父亲陈荣西,16岁前往菲律宾,后经营侨汇,在厦门创办和昌信局,陈台拔是陈荣西第四儿子,担任厦门和昌信局经理,专做南洋各埠侨汇生意,具有相当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广泛的海外关系。每年经手“汇水”数十至百万元,在南安东溪、永春一带是被认为是“信得过”的。陈台拔是打开泉南最富庶侨乡的大门的一把“金钥匙”。早在几年前,陈国辉就同陈台拔相识、深交,陈台拔还从经济上资助过陈国辉。陈国辉重用他,利用陈台拔通过

12、这种良好的海外关系来多方吸引华侨。民国13年、民国19年,陈台拔两次被调任永春县县长。当上永春县长后,陈台拔致力于为陈国辉做好华侨宣传工作,经常带一些华侨如金淘的黄则盘、石井的林文质等去见陈国辉。民国23至24年(19341935年)间,陈台拔受华侨黄钦书委托,竟辞去县长“宝座”,从事整顿“泉永德汽车公司”,就任总经理。他经营有方,使该企业得到不断发展壮大,他毕生为公路建设和发展汽车运输做出了很大贡献。1943年,陈台拔任由新加坡华侨李光前创办的国光中学(1943年初创时期)的校董会董事。1951年陈台拨在家乡逝世。在重用陈台拔的问题上,陈国辉有一次在对部属说:“我重用台拔,最要紧的是他能为我

13、多活动几个华侨回来办实业。今后,华侨回来得愈多,地方上的钱也会愈多。”他又说:“以前华侨怕土匪,一说到土匪就反感,无非是土匪扛劫(即绑架抢劫的意思)他们的钱,弄到他们有家难归,有业难守。现时我愿意帮助他们建设家乡,自然不会反对我了。这叫做化阻力为助力。”原来,陈国辉早年曾强行摊派地方富豪和华侨眷属,杀鸡取蛋之愚,颇受诟病。陈国辉成为“泉南王”,有人建议必须根治之,他信言纳谏,除了重用陈台拨这样的人物,又下了一道命令:凡勒索华侨者,一律严惩不赦;并采取有效措施,以安民护侨。于是迅速扭转了社会视听,维护了广大华侨的合法权益。陈国辉东溪通过宗亲侨属陈台拔,西溪通过部下黄玉玺堂亲黄则盘(巨侨黄奕住老伙

14、计,曾任上海昌兴行经理)和石井奎霞华侨林文质(?1925)的搭造桥梁,专门往返于泉、厦各地做侨属工作,大有收效。陈国辉更直接修通公路,整饬社会治安,严防散匪盗贼,保护侨汇安全分发,打击豪劣地痞欺凌敲诈侨户,顿现一时太平景象,因而南安县侨汇收入创闽南一个纪录。据南安华侨志记载:1928年侨汇达2000万元(银元),1930年约2500万元,1931年约2300万元,1932年约2100万元。陈国辉大力修通公路,加强基础建设,保护侨汇安全到手。当时,印尼巨富、中南银行董事长、金淘人黄奕柱(18681945)曾在上海一次宴会上说:“现在国内治安最佳,地方有欣欣向荣之概者,当推福建闽南泉属安南永数处。

15、”有人认为那是陈国辉在统治的,他说:“不管他是否土匪,地方安定,气象良好是事实。”那时地方盗贼敛迹,有分发华侨民信者,肩挑银元公开来往各乡派送,安全无事,颇受称道。这主要是陈国辉推行护侨政策的结果。恰好当时南洋光景不错,一时侨汇激增,“大厝纷起”。因此华侨对这时期的闽南都称是“路头好行,冥夕(晚上)好睡,好赚吃,番钱好寄,大厝好起。”1927年至1931年,是华侨投资国内企业形成高潮的时期。陈国辉采取一些办法,接近华侨,并鼓动他们回乡多办实业,他还进一步计划要办几个合股公司(如开发矿山等),以招徕华侨投资。同时,准备在厦门和泉州两地各建一座华侨招待所。十九路军入闽前夕,他甚至已经物色好几个人,

16、要派往南洋各埠去进行活动。 陈国辉(前右四)与诗淘码鹏教育建设委员会成员合影 五、知人善任归侨,成为发展事业帮手。洪文德(18971953年),字歧年,华美人。少年时期到菲律宾求学,后回国入福建法政学堂读书。1923年、1931年两次担任南安县长。1925年应陈国辉之请,带20支德国造驳壳枪投奔其麾下,任参谋长,负责联络和军需事宜。洪文德多方联络方声涛,促成方提拔陈国辉担任福建省防军第一混成旅旅长。他积极为陈国辉出谋献策,倡导要用所取的民财,创办公益事业,要保护华侨的利益,取信于民才能巩固自己的地位等,为陈国辉所采纳施行。叶祖仪(18901949年),号郁礼,诗山人。幼年在私塾读书,后到福建省法政学校学习。辛亥革命期间,在校加入同盟会,毕业后到晋江、南安、永春一带工作。嗣后随东路讨贼军许崇智到广东任梅县县长,数月去职,南渡菲律宾。在菲担任中华公理报编辑,加入菲律宾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