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井冈山的力量.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3453058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源于井冈山的力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源于井冈山的力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源于井冈山的力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源于井冈山的力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源于井冈山的力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源于井冈山的力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源于井冈山的力量.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源于井冈山的力量 井冈山培训有感八月的井冈山巍峨雄伟,婀娜多姿,风景秀美,气候宜人。作为建行河南省分行高级管理人员井冈山培训班的一名学员,在短短五天的时间内,我们穿上革命军装瞻仰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向长眠在这里的革命先烈敬献了花篮,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毛泽东茨坪旧居、茅坪八角楼,走进了黄洋界哨口、小井红军医院,观看了大型实景电影井冈山和红色歌舞井冈山,唱响了红色革命歌曲。可以说,这是一次红色体验之旅,更是一次心灵涤荡、意志砥砺之旅。透过八角楼的灯光,我仿佛看到了毛委员在为中国革命道路指明方向而奋笔疾书;通过吟诵诗句西江月井冈山,我仿佛听到了国民党反动派围剿根据地的隆隆炮

2、声;通过聆听 “朱德的扁担”故事,我仿佛感受到了一根扁担的力量,一头挑起的是大好河山,一头挑起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赤热之心。当年井冈山上缺粮,为了解决革命军民经济问题,红军第四军司令部决定发动军队下山挑粮。一担粮食三十多斤,从山下挑到山上,来回要走一两百里路,虽然朱德每次两只箩筐都装的满满的,走起山路来还干脆利落,很多健壮小伙子都被他拉的好远。但毕竟四十开外的人,战士们心疼他,便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谁知,朱德连夜用毛竹赶制了新扁担,并写上“朱德记”三个字以免再丢,从此以后战士们再也不藏他的扁担了。为了赞颂这种身先士卒、艰苦奋斗的精神,战士们专门编了一首歌谣:“朱德挑谷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

3、协力,粉碎敌人围剿”。扁担虽小,但就是这小小的扁担,挑起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赤脚打天下的重担,丈量着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在中国广阔的大地上洒下了一片片革命的火种,从此中国革命风起云涌、波澜壮阔。是什么扁担能这么洪武有力,不屈不挠?秋收起义以后,起义军攻打长沙累累受挫,毛泽东力排众议,放弃攻打大城市的计划,带领着区区700多人的队伍转而向敌人力量薄弱的罗霄山中段井冈山进军。从此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的民主革命独特道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是当时的毛委员在茅坪八角楼的小桌子上刻下的,几个字遒劲有力,有气吞万里山河之势。当时井冈山条件非常艰苦,没有足够的粮食,吃的是糙米饭

4、、南瓜汤,有时候需要挖野菜充饥,冬天连棉衣也没有,每个人只穿两件单衣,平均每人只有不足5分钱的伙食费。在这样艰苦条件下还要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的重重围剿。但就这样,毛泽东在一条破旧的书桌上写下了预见中国革命发展趋势的豪言壮语。又是什么力量给了他必胜的信心?“山下旌旗在望,山上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这就是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中的诗句。诗中表现的豪迈情怀跃然纸上。敌军重重压境,革命根据地危在旦夕。固然有井冈山的巍峨和黄洋界的险峻,但革命根据地区区几万人如何能够抵挡住国民党军队几十万人一次又一次的围剿,是什么力量给予毛委员那种豪迈的情怀?这是一种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上永远左右车轮前进方向的

5、力量人民的力量。人民就是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最广大的人,就是代表了历史前进方向的人,就是永远掌握了正义和真理的人。这种力量无时无刻不存在,其存在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掌握了这种力量,就把握了历史前进的方向,失去这种力量,就会被历史所淘汰。掌握这种力量就必须一切为了人民,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想问题办事情,给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中国革命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其从根本上讲就是中国共产党知道人民需要什么,人民想得到什么。那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和当家作主的阶级地位。土地是广大农民赖以生存的命根子。从在井冈山上打土豪分田地,到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革命阶段制定不同的土地政策把土地分给农民,从此农民开始掌握了

6、自己的命运,这就给农民了最大的实惠,给农民办了最大的实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三个有利于”,积极转变观念,转换发展方向,三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广大百姓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这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六十多年的坚实基础。掌握这种力量就必须和人民打成一片,不搞特殊化,否则脱离人民,脱离群众,必将被人民群众所抛弃。中国革命军队中一直讲究官兵一致,军民平等,甚至对待俘虏也一样。在井冈山,朱德、毛泽东作为红军的最高领导,既要指挥红军在疆场上同敌人拼搏,又要率领广大军民战胜各种困难。但是,他们和广大士兵一样“冬天穿草鞋走路,饿了用南瓜充饥”。警

7、卫员关心毛泽东同志,给他专门端来一大碗米饭,当他知道战士们喝野菜汤时,便将这碗饭倒在铁锅里拌匀,与战士们一道同甘共苦。朱德军长与战士、伙夫一样,每天只有5分钱的伙食费,到宿营地与战士一样,睡稻草铺板,盖一床线毯。这种官民平等,官兵一致的原则从井冈山上开始,随着我党我军一直走到革命的胜利。正是在这种艰苦卓绝的条件和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军民鱼水情给了中国革命最强的支撑力量。掌握这种力量就必须为人民指明正确的方向,引导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不同于以往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起义,从而能够依靠人民力量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政权,还在于有伟大的革命理论作指导。毛泽东不但是一位伟大的

8、革命家,还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理论家和军事家。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实事求是,不断开拓创新,勇闯新路,以革命的实践探索革命的理论,又有新的革命理论指导新的革命实践,一次次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革命实践中制定总结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作为中国军队的革命纪律,通过三湾改编创造性的建立了中国军队制度,通过战斗实践提炼出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等游击战术,根据不同时期革命需要实行了不同的土地政策和经济政策,在和不同阶级、不同阶层和政党合作中创造了统一战线理论,最大限度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加入革命队伍。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列主义、毛泽

9、东思想的基础上,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又开创性地创造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武器,不断的指导中国人民在新时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正如孟子所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说的就是得人心者的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反观一切革命敌人,他们视人民群众为洪水猛兽,为了自己的利益榨干农民的最后一滴血。人民需要什么,心里想着什么,他们事不关己,漠不关心,对人民诉求充耳不闻,而是欺上瞒下,尔虞我诈,狗苟蝇营,脱了人民群众,搞阶级对立,视人民生命财产如粪土,更不会为人民福祉指明前进方向,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一切反动势力根本不会

10、认识到了人民力量的伟大,不知道更不会掌握人民群众的力量,这就是他们被赶出历史舞台的根本原因。解放战争打响前,凭着用美式装备武装到牙齿的国民党军队气焰嚣张,不可一世,根本没有人民军队放到眼里。北京守军总司令傅作义狂妄地说:“如果共产党能够取得胜利,我将给毛泽东牵马缀凳”。北京和平解放后,傅作义亲自给毛泽东开车门以示践行诺言。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为主要内容的井冈山精神力量之基正是人民群众。正是有了人民群众的力量为我们所依赖,我们的信念才能更加坚定;正是在了解民情民生,掌握人民所思所想的基础上我们才能了解中国实际,实事求是,并在此基础上勇闯新路,依靠人民的

11、力量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共产党人在事关革命军队生死存亡之际走上井冈山,通过在井冈山上不断探索创新,探寻一条依靠人民,掌握人民力量的法宝后,又走下井冈山,通过坚持不懈的斗争而取得了全国革命的胜利。井冈山是革命的摇篮,井冈山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所依存的人民力量更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获得不竭动力的根本所在。一切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我们的立党之本、发展之源、宗旨所在。 毛泽东思想的主旨是什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理论的本质是什么?让人民都富裕起来。“三个代表”代表的是什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是什么?坚持以人为本。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2、,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也是这样。只有以人为本,切实关爱员工,凝聚人心士气,才能加快发展。事业成败,关键在人。7月8日,*行长在省分行党委(扩大)会议上就充分强调了这一点。人是高于财、物的最重要的资源,加强对人的管理是企业家最重要的管理工作。全行员工是我行各项经营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者、推动者,他们的精神面貌、能力素质是影响工作任务完成的决定性因素。抓好了人的管理,也就抓住了全行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他提出,全行一是要更新一个观念,强化人本管理的自觉意识。工作要推动、业务要开展都需要首先调配好人,忽视了人的管理,也就放弃了管理工

13、作中最重要的内容。各级管理者的任务不仅是分派经营管理任务,更重要的要管好人、调动人、激励人,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从而推动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二是要突出一个机制,营造人才辈出的局面。“树挪死,人挪活”,在人员管理上最忌僵化、固化,使队伍死气沉沉,失去生机和活力。要通过人员流动和岗位的不断调换增加员工工作的挑战性、新鲜感、满足感和成就感,激起员工工作的激情和冲劲,保持住员工特别是青年员工那种棱角和锐气,突破职业生涯瓶颈,真正把年轻人的冲劲和活力调动激发起来,转化成推动全行发展的动力。三是强化一次培训,提高各级机构管理者的人本管理水平。有些管理人员能够结合本行实际,创造性地开展管理工作,调动

14、了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员工队伍推动发展的热情很高;有些基层管理者管理方法生硬,只重视用冰冷的制度管人,只知道分任务、压指标,而不去疏导思想、教授方法。他指出,要提炼先进案例和典型经验,通过加强培训来促使各级管理者管好人,用好人,充分发挥全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党委精神,*分行一直把员工看作推动业务发展、事业进步的核心力量和宝贵财富,积极为员工创造增收入、谋福祉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要求全行各级管理者务必从讲发展、讲大局、讲贡献的高度,充分重视人本管理,工作上严格要求、生活中关心关爱,充分调动各级员工的工作热情,紧紧团结广大员工、紧紧依靠广大员工,推动各项工作的发展。深入组织开展各种形式

15、的评先评优活动,凝聚人心士气,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在全行营造“争先进、比先进、学先进”的良好氛围。深入开展“技能提升年”活动,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活动,为员工创造更多的学习机遇和空间,努力实现从人向人才的转变。进一步破除传统除旧观念、破除论资排辈观念,大胆选拔好启用政治品德好、文化素质高、开拓能力强、工作业绩突出的年轻干部。经过征求各个方面的意见,结合我行的客观现状,精心筛选制定并执行2011年关爱员工十件大事,切实解决全行员工热切关注、亟待解决的十件大事,真正把关爱员工落实到实处。新年以来,认真组织开展了两次员工接待日,征集并整改落实员工意见和建议80多条,充分发挥了凝人心、聚士气的作用。-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