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高一语文导学案.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3452758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高一语文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高一语文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高一语文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高一语文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高一语文导学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高一语文导学案 高一年级 班级: 姓名: 课 题 雨霖铃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刘娟 备课时间 2009-5-14 上课时间 2009-5-17 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感受词的感情,提高审美能力。(重点) 2、仔细品味词的语言。(重点) 3、学习分析词的表现手法。(难点) 学法指导 1、查资料了解作者。2、把握感情基调诵读课文,有感情的诵读课文。3、品读课文,仔细品味语言。(反复诵读,仔细品味) 【预习展示内容】(我敢 我能 我行 ) 一、知识链接 1,简介作者 柳永,原名 ,字耆卿,排行第七,世称 。本热心功名事业,但仕途坎坷,曾以词诣宰相晏殊,却不为晏殊所喜,失意无聊流连

2、坊曲,尝有鹤冲天词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宋仁宗闻而使之落榜,曰:“何要浮名,且去填词。”由是自称“奉旨填词”以白衣卿相自居。改名后方中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他是北宋时代大量制作慢词的第一个词人,通晓音律又善于运用民间生动活泼的语言和铺叙手法,使慢词发展成为与小令双峰并峙的成熟的文学样式。著有乐章集,时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2, 词调简介 “雨霖铃”一作“雨淋铃”相传唐玄宗入蜀,到斜口,霖雨连日,他经过栈道耳闻铃声勾起往事,于是创作此曲悼念杨贵妃寄托哀思。大家可以想见这一词调悲怆低回、凄楚欲绝的情味。 3,写作背景 当时柳永由于仕途失意,心情郁闷,决定离开京城到外

3、地去,于是与恋人痛别。本词正是他当时心境的体现。 二、翻译诗歌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三、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四、有感情的朗读本首词。 用心体会词中主人公情感,试试有感情的朗读。 【合作探究】 一、 鉴赏语言(仔细品味,咬文嚼字) 鉴赏1: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鉴赏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二、体会本词的表现手法。 【达标反馈】

4、 探究提高 阅读雨霖铃(节选),完成68题。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 答: 2“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表现了人物何种心态? 答:3“念”字在全词中起何作用? 答: 【学后小结】老师我想对您说:【预习作业】 按照词的一般常识鉴赏声声慢 答案 一、知识链接 三变 柳屯田 二、翻译诗歌 秋后的知了叫得是那样地凄凉悲切,面对着和亭,正是傍晚时候,一阵急雨刚住。在汴京城门外饯行的帐蓬里喝着酒,没有好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人已催着出发

5、。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冷落凄凉的秋天,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就纵然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 三、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哀怨、凄凉 【合作探究】 一:鉴赏1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写别后思念的预想。词中主人公的黯淡心情给天容水色涂上了阴影。一个

6、“念”字,告诉读者下面写景物是想象的。“去去”是越去越远的意思。这二字用得极好,不愿去而又不得不去,包含了离人无限凄楚。只要兰舟启碇开行,就会越去越远,而且一路上暮霭深沉、烟波千里,最后漂泊到广阔无边的南方。离愁之深,别恨之苦,溢于言表。从词的结构看,这两句由上阕实写转向下阕虚写,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鉴赏2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写酒醒后的心境,也是他飘泊江湖的感受。这两句妙就妙在用景写情,真正做到“景语即情语”。“柳”、“留”谐音,写难留的离情;晓风凄冷,写别后的寒心;残月破碎,写今后难圆之意。这几句景语,将离人凄楚惆怅、孤独忧伤的感情,表现得十分充分、真切,创造出一种特有的

7、意境。难怪它为人称道,成为名句 二、体会本词的表现手法。 1直接抒情 2情景交融 3虚实结合 【达标反馈】 点明时间、地点、景物,事件是与自己心爱的人饯别。晚上,阵雨才停,知了发出凄切的鸣叫,长亭送别,叫人如何能够忍受这离别的痛苦!这蝉鸣助添悲凉,而一开始即道出“凄切”,为这首词定了调子。这一层展开了一个凄凉的氛围。 都门”两句,极写饯别时的心情,委婉曲折。两情依依,难舍难分之际,客船却不断催促。心理矛盾,欲饮无绪,欲留不得。由此可窥见留恋之情深。“ 以“念”这一领字带起,表明是设想别后的道路辽远,“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辽阔的天空,全是写景,实际上全含的是情,衬托出旅人前途茫茫,情人相见无期,景无边而情无限。换头以情起,叹息从古到今离别之可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