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具集中消单位监管经验交流材料(修改稿).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3451998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餐饮具集中消单位监管经验交流材料(修改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餐饮具集中消单位监管经验交流材料(修改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餐饮具集中消单位监管经验交流材料(修改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餐饮具集中消单位监管经验交流材料(修改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餐饮具集中消单位监管经验交流材料(修改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餐饮具集中消单位监管经验交流材料(修改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餐饮具集中消单位监管经验交流材料(修改稿).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立“三二四”机制 强化全环节监管不断提高集中消毒餐饮具管理水平江苏省淮安市卫生监督所(2012年4月12日)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卫生局的坚强领导下,我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把建立“三二四”机制、突出全环节监管作为强化餐饮具集中消毒工作的重要抓手,着力提高卫生监督水平、维护群众健康利益,为我市成功卫冕国家卫生城市称号、助推“淮扬美食香天下”作出了积极贡献。一、基本情况我市餐饮具集中消毒工作是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中逐步发展起来的。2005年以前,我市中小型餐饮单位基本以自主清洗、消毒为主,消费者认可程度低。主要问题有:餐具基本上不消毒,有的虽有消毒设备,但“摆设性”大;洗碗

2、水不干净,特别是有些早餐点、夜宵摊等用一桶水反复洗涤餐具。时值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期间,经过调研论证,我们认为有必要引进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机构开展此项工作,以提高中小餐饮店餐具卫生水平。2006年3月15日,我市第一家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康洁卫生消毒有限公司投入运行。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较传统的餐饮单位餐具消毒具有消毒效果好、便于保存、消毒成本低、节能环保等优势,还为众多饭店间节约了清洗消毒用房和用工,受得了政府、餐饮业和消费者的普遍欢迎,成为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一项亮点工作,得到了国家卫生城市检查组专家的高度评价。截止到2011年底,我市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已发展到22家,且全部取得了营业执照。

3、随着卫生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餐饮具集中消毒工作不断规范,社会群众的认可度不断提高。二、主要措施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在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监管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利益为重,认真贯彻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和消毒管理办法,全面落实关于加强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监督管理的通知和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规范,结合淮安实际,建立健全“三二四”机制,实施全环节监管,促进我市餐饮具集中消毒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一)规范“三大工作”。一是规范培训教育,提高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和广大群众的识别能力。从2010年起,我们每年举办2次以上培训班,以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和消毒管理办法、消毒服务机构卫生规范为重点,

4、分批培训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负责人和技术骨干,提高守法经营意识。同时,我们利用 “315”等宣传日活动,向广大市民宣传鉴别餐具消毒的方法,提高了群众的法律意识。二是规范餐饮具集中消毒企业生产流程和工艺,提高卫生质量。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餐饮具集中消毒企业的选址、布局、生产用水、生产设备、出厂检验、相关制度、人员管理、卫生设施、餐具包装、销售记录等实行全环节监控和指导,规范生产流程和工艺,杜绝产生“先天不足”的餐饮具集中消毒企业和“正规”餐具消毒企业带“毒”生产。对不合格单位责令其限期整改。三是规范索证管理机制,杜绝不合格餐具流入餐桌。充分利用我市餐饮服务行业仍由卫生部门监管的这一有利条件,加强餐

5、饮单位的索证管理。2011年共检查餐饮业5741户,其中使用集中消毒餐具单位3384户,对使用集中消毒餐饮具未索取营业执照、检验报告的餐饮单位给予了警告,对2家餐饮单位给予了罚款的行政处罚。(二)推进“两大行动”。一是大力开展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专项整治行动。2011年510月份,根据卫生部、省卫生厅和省卫生监督所的要求,我们及时制定了淮安市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专项监督检查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今年3月,我们又制定了淮安市2012年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专项整治方案,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餐饮具集中消毒工作的专项检查活动。通过专项整治,形成高压态势,推进各项监管措施的落实。二是

6、加强监督抽检。按照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规范要求,我们对22家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进行了监督抽检,2011年共抽检餐具725份,检验合格479份、不合格246,合格率为66.1%,对抽检不合格的单位按照消毒管理办法进行行政处罚,共罚款67400元。今年,我们进一步加大了抽检餐具的频次和力度,一季度已抽检1162份,其中检验合格997份、不合格165,合格率为85.8%,合格率明显高于去年。(三)建立“四大机制”。一是部门合作机制。建立了与工商、食药监部门的沟通协作和通报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和解决存在问题。对没有取得营业执照的单位及时通报工商部门处理。二是档案管理制度。主动和市工商局联

7、系,调取全市取得营业执照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基本信息,实行档案化管理,一户一档,并将现场监督检查、监督抽检、行政处罚等相关资料及时归档。三是实行监督信息公示制度。对于现场监督判定为不合格和抽检不合格的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我们及时在淮阴日报、淮海晚报和所网站上进行公示,并公开举报电话,接受市民投诉。四是打造管理信息平台。建立了全市中小型餐饮单位数据库,在网上开通短信平台,根据检查结果,定期向餐饮经营户发送信息,宣传相关法律法规,通报现场审查和抽检不合格的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名单,进行警示提醒和消费提示。三、几点体会(一)领导重视、部门合作,是做好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工作的关键。我市各级领导非

8、常重视餐饮具集中消毒工作,早在2006年,时任市委书记、市长和分管市长、卫生局领导就亲临餐饮具集中消毒企业视察指导,工商、食药监部门与我们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协作机制,使我们卫生监督机构在职能调整的过程中,及时明确职责和任务,理顺机制,餐饮具集中消毒卫生监管工作顺利开展。(二)加强规范化建设、实行全环节监管,是做好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工作的基础。对内要建立起高效的工作程序、完善的规章制度、健全的工作标准;对外要建立起规范的、全环节的、可持续性的监督机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加强日常的卫生监督工作,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才能实施有效的监督。(三)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能力,是做好餐饮具集中

9、消毒单位卫生监督工作的保证。卫生监督执法与其他行政执法有着根本性的不同,在于其专业性强,业务要求高,这一方面需要卫生监督人员有着很强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完善的标准、有效的现场取证调查技术能力,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并制止违法行为。我市加强各种监督执法能力建设,抓基础、抓技术内涵建设,加强队伍和人才建设,改变了以往执法上凭经验、凭肉眼的粗放式行为,有效地提高了卫生监督的执法能力。(四)正确处理监督执法与服务的关系、打造卫生监督品牌效应,是做好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工作重要措施。做好卫生监督工作,既要以铁的纪律、手段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又要有亲商、爱商的情怀关心、支持企业的发展。近年

10、来,我们结合我市打造淮医品牌的创新实践,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对企业、群众提出的合情合理、应做能做的要求做到100%满足,并用意想不到的真诚服务给他们一份惊喜,打造101%效果。推行“提前介入执法”和“服务性执法”,对新投产企业和项目,自项目上马之初就实施跟踪服务,指导他们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做好基础卫生规划,对发现的企业违法违规行为早提醒、早制止,把卫生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彰显了“全国有亮点、全省进前列、全市争先进”的淮安卫生监督品牌效应。各位领导,我所在加强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工作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但与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相当的差距,在监督体制、运行机制、队伍建设、执法保障上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矛盾。我们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监管力度,为全面提高我市餐饮具的集中消毒监管质量、维护群众健康权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