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累计折旧科目[会计实务-会计实操].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3451997 上传时间:2023-11-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累计折旧科目[会计实务-会计实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知识:累计折旧科目[会计实务-会计实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知识:累计折旧科目[会计实务-会计实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知识:累计折旧科目[会计实务-会计实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累计折旧科目[会计实务-会计实操].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会类价值文档精品发布!知识:累计折旧科目会计实务,会计实操(1)累计折旧是资产类的备抵调整账户,其结构与一般资产账户的结构刚好相反,累计折旧是贷方登记增加,借方登记减少。企业应设置“累计折旧”科目,本科目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2)本科目可按固定资产的类别或项目进行明细核算。(3)累计折旧的主要。(4)按期(月)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借记“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支出”、“其他业务成本”等科目,贷记本科目。(5)处置固定资产时,还应同时结转累计折旧,借记本科目,贷记相关科目。(6)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额。案例:例甲公司是一家从事印刷业的企业

2、,其有关业务资料如下:(1)2005年12月,该公司自行建成了一条印刷生产线并投入使用,建造成本为568000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率为固定资产原价为3%,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2)2008年1月1日,由于生产的产品适销对路,现有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已难以满足公司生产发展的需要,但若新建生产线成本过高、周期过长,于是公司决定对现有生产线进行改扩建,以提高其生产能力。(3)2008年1月1日3月31日,经过3个月的改扩建,完成了对该印刷生产线的改扩工程,共发生支出268900元,全部以存款支付。(4)该生产线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7年9

3、个月。假定改扩建后的生产线的预计净残值率为改扩建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3%;折旧方法仍为年限平均法。(5)为简化计算,不考虑其他相费,公司按年度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1)2006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两年间,即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发生前,该条生产线的应计折旧额为550960元568000(1-3%),年折旧额为91826.67元(5509606),各年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为:借:制造费用 91826.67贷:累计折旧 91826.67(2)2008年1月1日,该生产线的账面价值为384346.66元568000-(91826.672),该生产线转入改扩建时的账务处

4、理为:借:在建工程 384346.66累计折旧 183653.34贷:固定资产生产线 568000(3)2008年1月1日3月31日,发生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账务处理为:借:在建工程 268900贷:银行存款 268900(4)2008年3月31日,生产线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将后续支出全部资本化后的生产线账面价值为653246.66元(384346.66+268900),其账务处理为:借:固定资产生产线 653246.66贷:在建工程 653246.66(5)2008年3月31日,生产线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其应计折旧额为633649.26元653246.66(1-3%);在2008年4月1日12月31日9个月期间计提折折旧额为61320.90元633649.26(712+9)9借:制造费用 633649.26贷:累计折旧 633649.26结语:学习财务会计,要注意两个不良,一个是“营养不良”,没有一定的文史基础,没有科学理论上的准备,没有第一手资料的收集,搞出来的东西,不是面黄肌瘦,就是畸形发展;二是“消化不良”,对于书本知识,无论古人今人或某个权威的学说,要深入钻研,过细咀嚼,独立思考,切忌囫囵吞枣,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粗枝大叶,浅尝辄止。本文由梁志飞老师编辑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