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2011.11.10测量呼吸和心跳教学设计1.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3451501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2011.11.10测量呼吸和心跳教学设计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年级2011.11.10测量呼吸和心跳教学设计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五年级2011.11.10测量呼吸和心跳教学设计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五年级2011.11.10测量呼吸和心跳教学设计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五年级2011.11.10测量呼吸和心跳教学设计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2011.11.10测量呼吸和心跳教学设计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2011.11.10测量呼吸和心跳教学设计1.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型课堂”研讨课教学设计潞新一校 授课教师:田俊萍 授课时间: 2011年11月10日测量呼吸和心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2、知道心跳、呼吸和运动是有联系的。运动可以使心跳加快,休息后心跳呼吸又会恢复到正常的状态。3、意识到采集、分析数据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教学方法:根据“主导和主体”、“学习与探究”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猜想、验证、归纳、概括的学习活动中,得出呼吸和心跳变化的规律,以及心跳和呼吸之间的联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一些观察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观察、动手,去研究问题,探索新知,寻求发现。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2、:知道心跳、呼吸和运动是有联系的。运动可以使心跳加快,休息后心跳呼吸又会恢复到正常的状态。教学难点:学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教学准备:手表、记录表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1、师: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听课,你们此时的心情怎么样?生:高兴、兴奋、紧张师:你的这种心情从身体的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生:心跳加快,脸红,手发抖师:我们又是如何知道自己的心跳加快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测量呼吸和心跳这一课。(板书课题)一、检查预习谁能说一说怎样测量呼吸和心跳?师:小结,刚才大家说得都对,看来大家都提前预习了,表扬。三、课前诱导1、师:同学们相对于体育课来说,我们现在处于一种什么状态

3、下?生:安静状态。2、师:下面我们要做个小游戏:请两位同学上来(一位男生一位女生),他们现在都处于安静状态下,如果让他们运动起来,你猜测他们会有什么变化?生:“呼吸加快了。”“心跳加速了。”“嗓子发干。”“会出很多汗。”“腿发软。”3、师:你们体育课上做过原地高抬腿运动吗?怎么做的?生:大腿和身体呈90夹角。师示范动作。4、师:请男生准备好,随着老师的节奏做原地高抬腿运动,动作要做标准了,女生站立不动。(计时1分钟)现在我们再来观察他们的表情有没有变化?有什么样的变化?生:男生脸上有汗、脸变红了、气喘粗了师:你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问男生)生:心跳快、呼吸喘师:你有这样的感觉吗?(问女生)生:

4、没有。5、师:为什么他们的感觉会不同?(请他们下去)生:男生做了高抬腿运动,而女生没有做运动。6、师:为什么运动后我们的呼吸就会变粗呢?生:我们的心跳加快了,同时使呼吸加速。7、师:运动后我们的呼吸和心跳次数比安静时的呼吸和心跳次数快多少呢?怎样知道呢?生:进行测量。8、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测量呼吸和心跳。四、自主学习1、测量在安静状态下1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1)师:要想准确测量呼吸和心跳的次数,首先要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谁知道怎样计算呼吸的次数?生:讨论并汇报。师:测量呼吸时要注意,一吸一呼算一次呼吸(示范)。这儿老师是用夸张的方式让每个人都能看到,讲述清楚:一吸一呼算一次呼吸,而且

5、,测量时不能故意加快或减慢自己呼吸的频率,应该像平时呼吸那样。每个同学和老师一起做一做。心跳的次数可以怎样测量的呢?生:用手摸、听、测脉搏(2)师:我们今天用测量脉搏的方法来测量心跳次数。怎样来测量呢?应该先找到自己手腕处的脉搏,方法是:伸出自己的左手(也可以是右手,我们先以左手为例),掌心向上,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指肚并排放在左手手腕外侧,通过中指指肚就可以感觉到手腕处脉搏的跳动,测心跳时,可以让学生制作一个与书中一样的简易听诊器。每个人试试,要准确地找到你的脉搏。(3)师:测量呼吸和心跳次数的方法我们已经学会了,为了能进行数据分析,我们要把测到的数据记录在表格里面。(出示表格)这张表格

6、你们知道怎么记录吗?讲解记录方法:表格里面要求我们填写同一时间内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怎样测量?方法是:由教师统一计时,一个学生给自己测量1分钟呼吸的次数,由另外一个人给他测量1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这样,在同一时间里测量出了呼吸和脉搏的次数。然后两个人交换测量,并把测量的数据填在活动记录上。(4)先让学生预测一下,自己静坐时1分钟呼吸和脉搏眺动的次数是多少。然后让两个人为一组,互相测量。(5)师:现在我们要开始测量呼吸和心跳的次数了,先测量哪种状态下的?生:安静状态下的。师:准备好,开始(计时1分钟)。生:各组测量数据,并记录,算出平均值。生:汇报所测数据(每组选1人进行汇报,共4人),计算平均值

7、。2、测量自己在运动结束时,1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1)师:安静状态下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有了,接下来要测量什么数据了?生:运动状态下呼吸和心跳的次数。师:运动时呼吸和心跳的次数在我们的运动一结束就要进行,等到休息后再测量数据就不准了。老师在这儿有一个问题:运动的同学很累,再叫自己测量呼吸,肯定有困难,你有什么好办法吗?生:尝试说。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请一部分同学只记录测量呼吸的次数,另一部分只记录测量心跳的次数。而且我们这次先测量运动后的,休息3分钟后紧接着再测量休息一会的呼吸和心跳次数。(2)师:我们仍旧用原地高抬腿的方法进行测量运动时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测量时要注意,请你按照老师口令的节奏

8、做原地高抬腿运动。每位同学一定要把动作做标准了,否则就不能准确测量出呼吸和心跳的次数了。准备好,开始(计时1分钟)。(老师调整好学生所站的位置)(3)师:赶快回到座位上,准测量呼吸和心跳次数,(计时1分钟)生:各人自己测量数据,并记录,求出平均值。师:休息3分钟,再次测量生:各人自己测量数据,并记录,求出平均值。生:汇报所测数据(4人汇报),计算平均值。(4)师:提问:安静状态下呼吸和心跳的次数,运动结束时呼吸和心跳的次数以及休息3分钟后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我们都有了,有了这三组数据我们能做什么事?生:进行比较。师:你们比较一下,有什么发现?生:运动后呼吸的次数增加了,脉搏跳动的次数也增加了;休

9、息一会儿后,呼吸和脉搏跳动的次数都减少了。(说出具体数) 师: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总结:人在运动时,所需要消耗的能量比原来要多很多,人体运动量的增加,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收进更多的氧气。需要血液运输更多的氧气,心脏跳动速度的增加可以加大运输血液的数量。 (5)师:我们除了用表格进行数据比较之外,还可以用图形进行数据比较。这儿有一个坐标,横线表明在什么状态下,竖线表示呼吸或心跳的次数,我们现在就要把表格中的数据转换成图形,看老师是怎么做的。(以某一学生为例说明条形图的画法)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图形中的一种,叫条形图,大家看用这种方法比较数据有什么优点?生:明显、清楚、一目

10、了然板书: 测量呼吸和心跳 状态 呼吸 心跳安静状态下 XX次 XX次 呼吸、心跳平稳,激烈运动后 XX次 XX次 呼吸、心跳加速 休息一会后 XX次 XX次 逐渐恢复平稳七、教学评议和反思:本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对单位时间的心跳和呼吸次数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运动对呼吸和心跳的影响,而学生能否发现呼吸和心跳的变化规律,取决于对测量数据的分析,所以准确地采集数据成为重中之重,而难题是学生采集的数据必须是同时测得的,也就是说,呼吸和心跳的次数必须是相同时间段里的。本课设计让同桌同学合作,自己测量呼吸的次数,由同桌给他测量脉搏的次数,分两大组进行测量,计时则由教师来完成,这样也可以避免学生分散注意力。从本课实际测量的结果来看,绝大部分学生采集的数据接近实际情况。但本课教学中教师计时到点直接喊停,学生无思想准备,有的学生紧张到甚至忘了数到多少了,有人提议最后用三二一停,其实也干扰学生计数,大家一致认为比较好的方法是用投影设计一个大的计时显示,学生可以清楚看到时间变化和剩余,再配合“停”,这样会更科学一些。由于学生采集的数据比较科学、准确,所以,在数据的分析中,学生很快就直观地发现了呼吸和心跳变化的规律,以及心跳和呼吸之间的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