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3451277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13.0g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4.4gCO2和1.8g水则对该物质相关判断正确的是()A该物质只含碳、氢元素B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该物质由碳、氢、氧元素组成D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1【答案】C【解析】4.4gCO2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4.4g100%=1.2g,1.8g水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1.8g100%=0.2g,生成物4.4g二氧化碳和1.8g水所含碳、氢元素的质量和=1.2g+0.2g=1.4g,1.4g3g,该物质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3g1.4g=

2、1.6g,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A、由上述分析可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上述分析可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上述分析可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化合物原子的个数比=,则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2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均不变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是1:2D该反应的生成物均为氧化物【答案】D【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3、点燃2H2O+CO2。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该变、数目不变,错误;B、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生成物中没有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C、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是(12+14):(2162)=1:4,错误;D、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是H2O和CO2,均为氧化物,正确。故选D。3维生素C,可能是我们平时最熟悉的维生素,当我们出现口腔溃疡的时候,可能就是由于缺少它引起的。其实,维生素C的作用远不止祛除口腔溃疡,我们若是睡觉之前适量的补充一些维生素C,或许能收获许多好处。维生素C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维生素C的化

4、学式为:C6H8O6B维生素C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0个原子核C维生素 C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原子质量比为9:1:12【答案】C【解析】【详解】A由分子结构简式可知,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叙述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由化学式可知,每个维生素C分子中含有20个原子,每个原子有一个原子,所以维生素C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0个原子核,叙述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到几万、甚至几十万,而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12+81+616176,所以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叙述错误,故符合题意;D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

5、(126):(18):(166)9:1:12,叙述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4下列关于反应C+2H2SO4(浓)CO2+2X+2H2O的分析,正确的是AX的化学式为SO3BX的水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CCO2和X的质量比为11:16D碳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由0价变为+4价【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反应C+2H2SO4(浓)CO2+2X+2H2O和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和原子个数不变,则可知:反应前C原子个数为1、H原子个数为4、S原子个数为2、O原子个数为8;反应后C原子个数为1、H原子个数为4、O原子个数为4;可以推测X气体为SO2;因此:A、根据分析,X气体为SO2;说法不正确;故不

6、符合题意;B、SO2的水溶液呈酸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说法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CO2和SO2的质量比为44:128=11:32;说法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碳单质中碳元素化合价为0,CO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碳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由0价变为+4价,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故选D5A、B、C三种物质各15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g新物质D若增加10g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剩余C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gB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60g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3:2D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5:2【答案】D【解析】【详解】由题意可

7、知,第一次A全部反应,B、C有剩余;若增加10gA,25gA时,与15gB也会恰好反应,只剩余C;设:第一次反应停止后,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x,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yA+B+CD15g x 30g25g 15g yx=9g,因此剩余B是6g;y=50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第一次参加反应的C的质量=30g15g9g=6g,因此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15g:6g=5:2故选D6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有关苯的说法正确的是()A苯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C苯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D苯完全燃烧产物有CO2和H2O

8、【答案】D【解析】【详解】A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到几万、甚至几十万,而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678,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苯是由苯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由苯的化学式C6H6可知,其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6)12:1,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苯是由碳元素与氢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苯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考查了化学式的意义以及有关化学式的计算,特别注意质量比和个数比是否混淆。7图反映了某个化学反应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9、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C丙是反应物,甲和乙是生成物Dt1时,丙的质量一定等于甲、乙的质量之和【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由图知从0到t1时间内丙物质逐渐减少,甲乙两物质逐渐增加。所以,丙为反应物,甲、乙为生成物,该反应分解反应,描述错误;B、甲的生成量比乙多,但分子个数不知,相对分子质量甲不一定比乙大,描述错误;C、 丙是反应物,甲和乙是生成物,描述正确; D、t1时,参加反应的丙质量一定等于甲、乙的质量之和,描述错误。故选C。8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六氯苯(化学式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苯分子由碳

10、、氢两种元素组成B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10%C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D六氯苯有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苯是由苯分子构成的,苯是由碳元素与氢元素组成的,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C、由六氯苯的化学式C6Cl6。可知,其中碳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126):(35.56)=12:35.5,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一个六氯苯分子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9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 B分子在不断运动,原子静止不动C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 D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答案】C【解析】A、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离子微观三粒子构成,故错误;B、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的做无规则的运动,故错误;C、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比如碳原子和氧原子可以构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故正确;D、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可能不变,但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故错误。故选C。10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一定相同C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D

12、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答案】B【解析】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正确;B、同种元素原子核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一定相同,错误;C、原子序数等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正确。故选B。11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83254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16X524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甲、丁两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之比为2:5DX值为28【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

13、学反应中,反应前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各质量总和,反应后增加的是反应物,减少的是生成物。【详解】A、反应后甲增加了,则甲是生成物,丁增加了,则丁是生成物,丙反应前后质量没变,丙可能没参加反应或是催化剂,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有,则,则反应表达式是,属于分解反应,故A正确;B、丙反应前后质量没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或者没参加反应,故B正确;C. 反应后甲增加了,丁增加了,则甲、丁两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之比为,故C正确; D、在密闭容器中,则有,则,故D不正确。故选D。12已知反应:,A、B两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3:4,若生成C和D共140g,则该反应消耗B的质量为()A60gB

14、80gC90gD120g【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即A、B两物质)的质量总和应为140g,由于A、B两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3:4,则消耗B物质的质量为。故选B。13煤的气化是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煤的气化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C+H2O(气)H2+CO,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的是A元素的种类B分子的种类C原子的数目D物质的总质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和物质的总质量都不发生改变,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考点:化学变化的实质;点评: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特征和本质是解题的关键.14在不同时刻,某反应中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丁的 2 倍。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甲的质量/g乙的质量/g丙的质量/g丁的质量/g反应前6410116t 时刻48a未测未测反应后054b0A乙和丙为生成物Ba 等于 21Cb 等于 37D该反应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1:2【答案】D【解析】【详解】A、b64+10+1+1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