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450614 上传时间:2024-02-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教学设计 岳阳市第三中学 陈引 教学版本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第三课时) 课标分析 (1)课标要求: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2)课标分析:从本条”标准”的要求来看,重在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分析,学生可以从两方面认识地表形态。其一是以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地表形态一直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其二是以综合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内力作用造就了地表形态的骨架,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骨架做再塑造。所见到的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另外,“标准”要求“结合实例”,体现了课标对学习“

2、过程”、“方法”的强调,因此,教学时应重在以典型的地貌为实例加以分析,让学生从中学会对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成因分析的方法。 教材分析 新课标背景下的地理教学倡导学生活动探究,主动学习,合作发展,思维创新。教材编写注重探究性学习,希望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达成目标,培养地理素养,提高综合能力。本节课的内容是“地球表面形态的第三课时”,教材中主要介绍了五种外力的表现形式,并举例介绍了流水侵蚀、沉积和风力沉积所形成的的地貌。并附有两个课堂活动材料,即“冰川的力量”和读图判断景观形成的原因。从教材的编排来看,知识点的阐述并不系统,需要老师的补充和课堂活动进行总结。学情分析高一学生思维活跃,“探究欲”强,但

3、知识能力、学力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地理基础薄弱。教学时,一方面要借助现有的信息技术条件和标本、模型等,整合教学资源,融入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增加吸引力,培养兴趣;另一方面宜重心下沉,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地理思维能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知道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表现形式; 理解外力在地表形态形成、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 通过模型、景观图片认识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 通过实验培养动手学习能力,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地理事物间的联系,提高地理审美情趣,激发地理学习兴趣; 理解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之间的关系,树立正

4、确的人地观念。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外力作用的几种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依据:只有明白各种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才有可能去解释自然界各种地表形态的成因。(2)难点: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分析。依据:正确解释自然界各种地表形态成因,首先学生要用运动的、变化的观点看待问题,其次还需要以综合的观点来加以分析。这对于学生来说是难点。教法、学法1.教法分析我校倡导“导学自主”教学。教在导学,贵在自主。课前,要充分查找资源,进一步整合资源,以学定教,编写学案;课上,和学生一起以学案为路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最终达成目标。结合本节课的特点,我将采用直观视频教学、媒体呈现与开放

5、式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热情参与、积极思考,成为学习的主人。2. 学法指导以探究学习为主。通过学生个人自学、组内助学、组间互学达成学习目标。媒体呈现直观教学,使学生整体感知,获取新知;开放式学习,通过学生讨论探究,使学生思维发展,能力提升,伴随着“学会”发展到“会学”。教学准备划分学习小组、准备彩印图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向学生展示面值为20元人民币的背面图案“桂林山水”并在课件中展示图案中的现实景观,让学生进行比对。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师:“常言道“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旅游在我国拥有极高的地位,其山水甚至印上了人民币。但是大家知道桂林山水在地理学上属于什么地貌吗?这种地貌

6、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学生或思考或零星地回答。师:“没关系,学习完了我们今天这堂课,大家就会明白了。”进入新课 阅读教材,完成预习填空,学生反馈,教师归纳总结。转承:通过预习,我们可以明确本节课的知识有三个核心要素:1:地表形态(地形)是在内外力的共同作用之下形成的,内力作用形成宏观地貌,外力作用则对内力作用所形成的地貌进行“修饰”;2: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3.常见的外力有:流水、风力、冰川、海浪。师:“如此一来,问题就出现了,这四种外力究竟是如何对地表进行作用的呢?”活动一:阅读教材P41活动材料“冰川的力量”,思考:材料的中的冰川对地貌的影响,是如何体

7、现出外力作用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的?学生思考,组内讨论,反馈,教师总结转承:我们刚才分析了冰川是如何对地表进行风化、侵蚀、搬运和沉积的,那么还有其他的几种外力又是如何对地表进行作用的呢?活动二:观看视频外力作用,结合视频内容与学案材料,完成流水与风力作用的表格填空:流水风力冰川海浪侵蚀冲蚀溶蚀沉积分布地区学生观看视频,总结归纳,组内讨论形成一致意见,展示,教师点评与补充。并对课堂导入部分的两个问题进行解答。转承:我们刚才总结了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四种外力的侵蚀与沉积作用所形成的的地貌以及主要的分布地区。总结的时候出现了很多的陌生词汇,比如“风湿蘑菇”、“魔鬼城”、“冰蚀湖”等等,那么这些景观究竟是什么模样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吧!活动三:欣赏景观图片,想一想,图片中所展示的景观分别属于哪种外力作用,并派代表将其分类后粘贴在黑板上并选取其中感兴趣的图片尝试描述其形成过程。教师用课件展示外力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貌,现在课件上展示一遍,然后讲图片彩印出来之后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对图片按照外力的类型与作用进行分类,并将分类的图片粘贴于黑板所指定的区域,从而完成对景观实景的认知。之后,学生对部分图片进行形成原因的解释,可以不停地进行修正,老师从旁指引,直至归纳出其形成过程。课件展示,总结归纳外力作用的分类及形成的地貌。课堂练习,检测学习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