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脚手架电梯安装工法11.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3450349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脚手架电梯安装工法1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无脚手架电梯安装工法1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无脚手架电梯安装工法1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无脚手架电梯安装工法1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无脚手架电梯安装工法1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脚手架电梯安装工法1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脚手架电梯安装工法11.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脚手架电梯安装工艺目录1、 总则及一般规定2、 安装的准备工作3、 样板制作放线4、 机房内机械设备的安装5、 底部导轨架与导轨的安装6、 轿厢的组装7、 缓冲器的安装8、 对重的安装、悬挂曳引绳、随行电缆9、 轿厢在第一段导轨内的测试运行10、 组装工作平台11、 轿厢导轨与对重导轨的安装调整12、 厅门的安装13、 井道内设备的安装14、 轿门的安装1、 总则及一般规定1.1本说明书用于有机房电梯的安装1.2本说明书的安装方法是目前通用的安装方法,有关具体的安装要求在本说明书中有较详尽的说明,本安装工艺具有提高作业效率、改善安装质量、强化作业安全性的一种较先进的安装工艺。1.3电梯安装必

2、须由专业的安装人员安装调试。1.4电梯安装的基本流程图:如图1-1开始现场测量及记录施工计划的确认临时电源及加工专用工具开工准备机房部件搬入样板线架制作及放线机房设备安装机房配线底部导轨支架安装轿厢组装及导轨调整缓冲器安装曳引绳安装、限速器钢丝绳安装对重块放置应按配重加减对重架安装1安装操作平台2安全围栏,防护天花3警告牌对重侧防护网临时减速运行导轨支架定位安装导轨调整拆除操作平台、安全转栏、防护天花警告牌、防护层安装厅门部件安装井道部件及配接线安装井道电缆轿门安装低速调试高速调试验收安装结束2、 安装的准备工作2.1井道及机房尺寸的确认。2.2建筑物机房内应设有AC380交流电源,AC220

3、V交流电源。2.3电梯部件清点校对工作。2.4井道门口的防护,安全标识。2.5人员的组织:一般由3至4人组成安装小组,其中需有熟练的安装钳工和电工各一名,以保证安装的顺利进行,由安装组长制定作业计划,明确要求统一安排。电梯安装施工前,必须到当地有关政府管理机构办理申报手续,获准后方可进行施工。2.6安装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安全作业规则。2.6.1安装人员必须持有政府部门批准的安全操作证,作业时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及工具带等,在井道内避免上下同时作业。2.6.2有关开工前及工作结束后必须检查的安全项目。A、 安全防护装置B、 机械、电气C、 辅助工具、安全工具D、 防火设备等3、 机房内样板制作

4、及放线3.1制作样板的木材应干燥不易变形,四角刨平互成直角,也可用40X40mm角铁制作。机房地面平整可地面弹线制作。3.2样架上(或弹线上)标出轿厢中心线,门口中心线,门口净宽线,导轨中心线,各位置偏差不应超过0.2mm3.3在放线各点处应有预留孔洞,作为悬挂铅垂线使用。提升高度在30m以内可用0.5mm钢线,提升高度在60m以上用0.8mm钢丝作放线用线。3.4样板制作尺寸。 E-E C 对重中心 D B 轿厢中心 E-E A 门中心 图3-1 A:厅门净宽,B:轿厢导轨背距离,C:对重导轨背距离,D:轿厢中心至对重中心距离E样线到导轨背距离,F两样线间的距离。3.5机房地面清理平整放两根

5、厅门口净宽铅垂线,然后遂层测量厅门口尺寸使尺寸符合土建布置图标准,固定样板。3.6以厅门口样线为基准线,按土建布置图尺寸,依次固定好轿厢、对重样板,每根导轨放两根铅垂线。检查各样线间的尺寸确认无误后架设下样板。3.7下样板距底坑为3004500mm(如图3-2),其安装位置条符合要求后用U型钉将铅垂固定底样板,检查各样线间的尺寸确认符合土建布置图标准,再次确认井道尺寸是否标准。 300mm 图3-24、 机房内设备的安装4.1机房内的机械设备是电梯心脏和头脑,搬运设备要特别小心,为不影响保养维修,控制柜的工作面离墙面的距离大于600mm。控制柜与机械设备距离应不小于500mm。在电梯机房门口的

6、外侧应设置下列简短的须知“机房重地严禁入内”。4.2支承曳引钢梁必须在承重墙上,在支承的地方由用户预埋好钢板或槽钢。曳引钢梁和承重墙的重叠量应大于125mm。且超过承重墙中心线25mm以上。4.3承重梁的水平误差在曳引机安装位置范围内不大于1。检查位置和水平度完好后,焊接(图4-1)中的“A”到“B”各处(即把承重梁与预埋支撑板焊在一起)。4.4把曳引机座和导向轮、减震胶块固定在一起,放在承重梁上,在曳相机座上安装曳引机在图4-1的A点及B点处悬吊铅垂砣,移动曳引轮座,使轿厢和对重的上部样板落线点秘铅垂线重合,误差小于2mm,因定减震胶块和曳引机座。4.5通过在减震胶块下板底面加垫片的方法,使

7、曳引机座的上表面水平误差1mm,在曳引轮适当位置,标出轿厢升降方向。曳引轮及导向轮绳中心面的对称度误差不大于1mm,见图4-2,轿厢和对重的上部样板落线点与铅垂线B和A的误差小于2mm见图4-2,曳引轮及导向轮的垂直度误差,在空载及满载情况下均不大于2mm,见图4-34.6 注意:机房配线时,应将控制柜整体与地隔离,防止电焊时烧毁控制柜元器件5、 底部导轨架与导轨的安装。5.1根据导轨架垂线,在井道壁上划出导轨架位置,用电锤在井道壁上打孔安装膨胀螺栓固定支架托架,在支架上用压力钳如图1、e尺寸木板或铁板临时固定在导轨支架上,焊接导轨支架,注意导轨支架的水平度垂直度,保证焊接质量。5.2 导轨单

8、根长度为5米,最底端导轨需要3步导轨支架,可利用脚手架或梯子固定第1、2步,最上端支架可以暂时不予固定,同时对下端2步支架进行导轨调整。5.3最底端导轨校正5.3.1首先用博林特专用校正尺校正两根导轨的水平度,使两根导轨平行,偏差不大于1/300mm。5.3.2用直角尺卡在导轨端面上,测量校线与导轨左右前后尺寸,使之于放线尺寸符合。5.3.3每列导轨工作面(侧面与顶面)对安装基装线每5m的偏差不大于:轿厢和设有安全钳的对重侧导轨为0.6mm,不设安全钳的T型对重导轨为1mm。在有安装基准线时,每列导轨应相对基准线整列检测,取最大偏差值。电梯安装完成后检查导轨时,查对每5m铅垂线分段连续检测(至

9、少测3次),取测量值间的相对最大偏差不大于上述的2倍。轿厢导轨和设有安全钳的对重侧导轨工作面接头处不应有连续缝隙,且局部缝隙不大于0.5mm,导轨接头台阶处用直线度0.01/300平直尺(如刀口尺)配合塞尺测量就不大于0.05mm,超过应修平,修光长度大于150mm,不设安全钳的T型对重导轨接头缝隙不大于1mm,导轨接头台阶处应不大于0.15mm,超过应修平。导轨顶面距离偏差,轿厢导轨为0-1mm,对重导轨为0-2mm。两导轨平行度偏差,用相对导轨卡规检查,误差值应小于1/300,(找正尺一个刻度之内)用直尺检查如图5-1,直尺与导轨的间隙在轨侧面长度为30mm时小于0.1mm或以此为标准进行

10、换算5.3.4较轨的方法:导轨校正部位应在导轨接头处以及导轨支架处。5.3.5调整导轨:宁紧压板螺栓至弹簧圈平齐时,测量样线与导轨面的距离,若有偏差,则再适量增减垫片。消除支架的垂直度偏差,在支架与导轨底面的上下位置单边插入垫片。为避免支架处出现偏差应在焊接作业时保证支架的位置精度。调整导轨纵向垂直度:实心轨样线与基准线的对中偏差在0.5mm以内;对同一方向的偏差每5米不大于0.7mm,全高不大于1.0mm以内。校正方法:拧松导轨压板紧固螺栓半圈后用手锤敲击导轨,直至卡板上的基准线与样线重合,拧紧压板螺栓。为便于观测,可将卡板适当倾斜(限于实心轨)。注意事项:导轨校正过程中,应注意样线是否有位

11、移。具体方法是测量任意两样线间的距离,看是否有变化。意外的原因,如井道坠物,搬运部件等均会造成样线的偏移。调整导轨对向平行度及导轨距,校正方法:两人合作,使用图5-1所述的专用找正尺在各校正部位测量,要求两校轨尺间的拉线不超过1个刻度线。若导轨对向平行度超差,可在导轨支架与导轨底面间插入单边垫片调整;若轨距超差则重复检查横向垂直误差并调整。5.3.6导轨接头台阶和修光长度见图5-2、5-3、5-4。校轨的要求:使用的垫片数超过五件或厚度超过3mm时,要把垫片点焊在导轨支架上。单边垫片应点焊在导轨支架上。压板必须端正地压在导轨上,其整个长度上的倾斜度应不大于1。导轨校正完毕后,应拧紧压板螺栓,并

12、将导轨支架背肌的大平垫焊到导轨支架上至少2点。6、 轿厢组装6.1在井道首层左右轿厢导轨上水平地装上装配支架。把下梁组件放在水平装设的轿厢架装配托架上。6.1.1此时为使安全钳体和导轨间产生均匀的间隙,要叠合一组衬垫,并插入该间隙中,加以固定,从而使其不能前后左右移动,保证钳口与导轨的间隙。6.1.2当下梁组件找好水平后,按立柱组件上的孔把它装配起来,并轻轻地拧紧螺栓。6.1.3立柱组件应平行导轨,如不平行,要用绞刀或锉刀修正螺栓孔。6.1.4当立柱组件自然直立时,装上导靴后,按轿厢架连接螺栓对角线方式针包有螺栓预紧。当预紧后,拆下一侧上部导靴并查明导轨中心一致,如果其误差2mm,则松开所有螺

13、栓,并重调它们的中心,如图6-1。6.2轿底的组装6.2.1水平地装上轿厢托架,为此在下梁上下水平面与轿厢托架之间可插入一个垫片并调节它,把斜拉筋固定于组件及轿厢托架上,斜拉筋螺母应用手带紧后,再拧进1/4圈拧紧锁紧,不要用力拉斜拉筋来调节轿厢托架水平度,见图6-2。在安装轿厢托架及斜拉筋后,安装随行电缆的吊架。6.2.2在底梁附近安装导轨限位支架及开关,保证电梯运行时,下导靴不会脱离导轨。6.2.3利用轿壁与轿底的安装孔安装临时防护护栏,为了施工方便,建议护栏前后两端为活门设计。6.3轿架及轿厢安装的精度要求:立柱的垂直度误差,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都不大于1.5mm。上梁的水平度误差,长度方向不大于2mm,宽度方向不大于1mm。安全钳的4个楔块与导轨的间隙误差均为0.5mm。四个导靴应在同一平面内。7、 缓冲器的安装7.1将对重轿厢缓冲器用螺栓固定在下部槽钢上,液压缓冲器的安装最终保证缓冲器活塞外缘有行程的上下终点与铅垂线的距离差不大于0.5mm。7.2液压缓冲器的加油至规定油面高度油的粘度和充油量,按缓冲器的说明规定。8、 对重的安装8.1在井道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