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促悟培养聋生语文学习能力.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3449124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读促悟培养聋生语文学习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以读促悟培养聋生语文学习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以读促悟培养聋生语文学习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读促悟培养聋生语文学习能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读促悟培养聋生语文学习能力.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读促悟 培养聋生语文学习能力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从这些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中可以看出朗读训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语文教师不是只给学生讲书的,语文教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然而目前聋小语文阅读教学中却普遍存在忽视朗读训练的现象,主要表现为: 以讲代读。教师将自己的理解讲给聋生听,让他们背下答案,认为这样聋生便可以弄懂课文内容,教学任务就可以完成了。其实这样的教学恰恰忽视了培养和训练聋生听(看)、说、读、写能力这一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 缺乏朗读训练的指导。课堂上朗读形式单调,读的次数极少,无法激起聋生的阅读

2、兴趣。朗读训练的目的不明确,教师缺乏阶段性训练意识。聋生处于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加上自身存在的语言交流障碍,他们仅能凭借有限的直觉,加上教师的面部表情、手语、口型的变化去感受语言文字的含义,可想而知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是多么单调而乏味,要想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则更是难上加难。 综上所叙,结合新课标的学习,我从改革与实验的基点出发将本学期的语文教学训练重点定为“以读促悟”,并尝试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与实验工作。下面,我以全日制聋校小学语文教材第6册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语文教学观念和教学体会:一、 朗读有目标,着力培养聋生的预习能力和阅读习惯教育家告诫我们:“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悟语言。

3、”“书是读懂的。”是的,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这些已得到了充分的验证。朗读是一种能力,能力的形成靠训练,训练靠教师有效的指导。怎样才能使聋生把书读懂呢?我认为,首先教师的朗读训练应有明确的目标。其目标从大的方面讲,就是要求聋生掌握读书的技能技巧,通过朗读,学习课文典范的语言,感受作者动用语言文字的精妙,领悟祖国语言的丰富表现力,进而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1、 以预习能力的培养为抓手,读中求悟,培养聋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篇课文的第一课时教学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教学质量,因此重视第一课时的教学,精心设计预习要求,在要求中明确指出聋生学习课文的预习步

4、骤及学习目标,以逐步培养聋生的阅读习惯是十分必要的。为达到这一目的,使聋生从接触课文之初便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从上第一课看图学句奶奶您吃开始,我便安排了这样的预习要求:(1)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自然段序号及每一自然段有几句话。(2)用自己喜欢方式(查字典、问同学、联系生活实际、看图)弄清生词含义。(3)再读课文,想想全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些既是预习步骤,也是第一课时的学习目标,让聋生在明确的目标中进行学习,有助于培养聋生的阅读习惯。课中为让他们形成自觉的自学行为,我逐一巡视加以指点。在检查预习效果时,让他们自己上黑板标出生字拼音、自己辨析关键字的字形,自己标出

5、自然段序号、生词及全文共有几句话,通过查字典,让查得又快又准的聋生上黑板写出生词含义。通过朗读课文,请他们大胆讲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发现优点及时表扬鼓励,发现问题,适时加以引导、指正,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使他们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感受到字词的含义及课文的主要内容不难理解,是有方法可寻的,为后面的学习树立信心,提高其学习兴趣。以上训练需进行坚持不懈的长期训练,最终聋生的预习能力可因此而大幅提高,对于工具书的运用会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语文自学能力将是聋生终身受用,且是取之不竭的精神食粮。2、 运用多种朗读形式,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聋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6、。为实现教学目标,达到训练聋生听(看)、说、读、写能力,发展聋生智力,渗透语文的教育性,陶冶聋生的情感的语文教学目的,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设计不同的朗读形式以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常见的形式有引读、指名读、范读、齐读、分组读、分角色朗读、默读、自由读等。如螳螂一文的教学内容以螳螂的外型特征为重点,可采用指名分句朗读的形式了解螳螂的身子、头、触角、腿、翅膀等部位的特点,由于聋生的视觉效应较常人敏感,他们在实际的手、口结合的朗读训练中,可以更加形象、直观地感受出螳螂各个部位的特征,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可结合看图,让聋生在进一步的观察与学习中还可发现作者的从大处到小处的独特的观察顺序

7、及写作顺序。这为聋生在实际生活中观察事物提供了更多的有效的方法。小铃铛一文以引导聋生做一个热心帮助有困难的人为主。为了解小花狗前后的思想变化,可采用分角色朗读的形式表演课文内容。在实际的朗读表演过程中聋生发现了小花狗的有错就改的好品质,通过动作“连忙跑”的演示,知道了小花鹿是一个不计前嫌、热心助人的人,从而达到了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实际效果。在反复的复叙课文朗读的过程中,聋生的朗读能力得到了锻炼与提高,为他们积累、运用语言,背诵和默写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 朗读有兴趣,着力拓展聋生的阅读面,为书面写作打下基础。美国教育家的一项研究调查证明:小时候具有阅读兴趣及良好阅读习惯的孩子,长大成人后会

8、更有出息。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也曾说过:“阅读影响一生,不仅能提高写作水平,对人的智慧、经验、审美都有帮助。”“读书不要仅限于童话、故事,诗歌、散文都能开启智慧之门。”根据三年级教材特点,我认为可开展以下工作:1、 培养聋生的朗读兴趣,为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当学生还不具备学习的兴趣时,先不要人为地去进行所谓的兴趣培养,而是让学生直接进行学习活动。”通过活动,学生会产生活动的兴趣,这种活动中产生的兴趣会成为学习活动持久的动力。因此,要想激发聋生的朗读兴趣,培养聋生的朗读能力,须先设计好学习活动让聋生参与其中。在上春天来了一文时,我采用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直观体验法设

9、计了两种学习活动:(1)课前要求聋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去公园看看春天来了,公园里有些什么样的变化,在现实生活中直接体验“嫩绿”、“金黄”、“舒展”等关键字词含义。(2) 回家后 练笔:在家长的指导下,从课外书籍中收集、摘抄描写春天的词语、句子若干,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多彩。最后当聋生对“春天”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的基础上再来学习课文春天来了,通过朗读与分析看看作者如何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去描写春天,感受课文中语言之精妙,让聋生自发地想背下这篇文字优美的文章,使他们在实践中获得难忘的印象。教学便从真正意义上进入了“水到渠成”的阶段。2、培养聋生的阅读兴趣,为书面写作打下基础。人们常说,一个人的写作水平

10、高低反映出他的语文水平的高低,可见语文教学中对于写作能力的培养占有多么重要的位置。要想提高写作水平不是一日之功,应该是长期积累的过程。为拓展聋生的阅读面,我要求班上的聋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到书店自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并每天选一篇文章阅读,摘抄好词五个,好句三个。由于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力极差,挑选的词语全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语。发现这一现象后,我利用晨检时间及课文学习过程中针对性的讲解何谓“好”“好在哪里”。如春天来了一文教学中,在讲“嫩绿”一词时,我结合插图告诉聋生“嫩绿”是怎样的颜色,联系实际,找一找校园中嫩绿的颜色在哪里。经过直观体验,聋生发现原来这一词语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树木刚发芽时叶子的颜

11、色,所以好。那么像这样的好词还有哪些呢?通过不断的启发和扩散思维训练,现在的练习中他们能独立找准的好词佳句越来越多,说明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增强了,并已具备了初步的阅读能力。 三年级的写句教学是一个重点,以上的训练坚持一段时间以后可发现聋生的进步:我的家乡课后习题中有一题要求聋生仿写比喻句,为突破这一难点,我带领他们仔细分析了例句,联系实际思考常见事物与不常见事物之间存在的相似之处,同时引导他们仿写了三个范句:(1)平静的湖面像一面镜子。(2)十五的月亮像圆圆的月饼。(3)树上的红苹果像孩子红红的脸蛋。正准备结束教学时,一名聋生陈伟兴致勃勃地举起了小手,告诉我:荷叶像雨伞。我及时肯定与表扬

12、了他;你的想象力真丰富!并帮他补充:池塘里的荷叶像一 把把小雨伞。写作业时,我发现很多聋生都没有抄范句,而是自己在重新思考。吴迪写道:田野里的麦子被风一吹像金浪。我告诉他应是金色的浪花这一学习过程能激发聋生的阅读兴趣,对今后的阅读能力提高及书面写作都大有益处。 总之,聋生自身存在语障、听障双重障碍,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对语言的感悟能力极差,如果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朗读训练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使之成为课文基础知识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成为培养聋生语文基本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时配合以课内外相结合、学科间整合、直观体验等先进教学手段,我相信,长此以往,努力提高聋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不会是一句空话,它必将结出丰硕的果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