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3447900 上传时间:2022-12-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88.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3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必修3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必修3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必修3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必修3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3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必修3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测试要点1:区域的含义 具体测试内容:结合实例,了解区域的含义田晓同学在他的我的家乡作文中写道:“四月的早晨,广阔低平的田野一望无尽,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中穿梭,微风徐来田里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田边的采桑姑娘欢歌笑语,池中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塘边上蔗苗茁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据此回答13题。1田晓的家乡位于下列哪个地区 ( )A黄淮海平原 B东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渭河平原 2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3

2、下列关于区域的感念说法错误的是 ( ) A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B区域是人们再区域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C划分区域的目的虽然不同,但所用的指标和方法都一样 D每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4下列关于区域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任何一个区域内部性质绝对一致,没有差异性 B区域的边界总是明确的,而且不可以再分为下一级区域C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构成一个整体 D每一个区域都占据地球表层一定的空间,而且是孤立存在的测试要点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具体测试内容:结合实例,比较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注:在比较两个不同区域时,先从自然环境如地

3、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地条件、矿产资源条件等条件着手,然后再比较在不同自然条件影响下的人类活动(如工农业生产等)的不同,注意结合题目文字、图片以及平时的知识储备。长江三角洲位于30N附近,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中部,长江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43N至48N之间,我国东北地区中部。读下图,完成112题。1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这两个区域在自然地理环境上存在的差异有 ( )(1)工业基础的差异 (2)矿产资源条件的差异 (3)气候条件的差异 (4)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A (1)(4) B (1)(3) C (2)(4) D (2)(3) 2 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让位于东北平原的原因

4、是 ( )A 人口城市密集,人均耕地少 B 农业走向专业化、机械化 C 粮食商品率高 D 全球变暖 3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在地理位置方面的共同点是 ( )A 都临海洋 B 都处在大河的入海口 C 同属地势平坦的大平原 D 同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4 地理环境对松嫩平原农业生产的影响,正确的是 ( )A 水热条件好,种植棉花、甜菜B一年两熟到三熟C 西部草原分布广,发展了畜牧业D 湖面较宽,水产业较发达 5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在气候条件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 )A 长江三角洲降水充沛,松嫩平原降水稀水 B长江三角洲热量充足,松嫩平原热量不足C长江三角洲气候雨热同期,松嫩平原雨热不同期 D长江

5、三角洲光照充足,松嫩平原云量多,光照少 6 图一、图二所示区域,按地形区分,各为_、_。按工业地域分,为_工业区和_工业区,以重工业为主的是_工业区。.7 图一中,A、I、L三城市分别为_、 _、 _。a为_岛,其成因为_ _. B为_群岛,其附近有中国最大的渔场. c为_湾,其状若喇叭。图二中,A、B、C三城市分别为_、_ 、_。a为_海,是中国的内海。8.有关我国南方和北方人民生活方面的比较,错误的是 ( )A.南方居民多以大米为主食,北方居民则以面食为主B.北方过去农村住房多就地取土,用土坯垒墙,南方旧式居民的建筑材料多用砖瓦、竹木C.南方房屋的层高比北方小,屋顶坡度也比北方小D.“南船

6、北马”是我国传统交通地理的显著特色测试要点3: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具体测试内容:结合实例,理解在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1.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发展历程说明 (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基本不变制约区域发展的地理因素不可能促进区域发展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与科技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区域要想持续发展,必须不断的克服不协调因素,寻找新的发展空间A.B.C.D.2.判断:长江中下游河网密布,水系稠密,在区域开发的早期是发展的制约因素,而随着船作为交通工具北广泛使用时,稠密的水系成了天然的水道,促进了区域的发展,这充分的说明了在不同发展阶段区域

7、地理环境对区域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 )测试要点4: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具体测试内容1:结合实例,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1近半个世纪以来,东亚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最活跃的区域之一,其转移的主导产业属于 ( )A资金密集型 B劳动密集型 C技术密集型 D资源密集型2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有 ( ) 劳动力因素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市场因素国家政策环境污染 A B C D3下列关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改变了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A B C D41990-2002年,日本失业率上升

8、,关于其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大量的外国人171迁人,导致劳动力过剩、失业率上升 B人口自然增长率高,本国新增适龄劳动人口多,就业不足,失业率上升 C大量的产业向海外转移,就业机会减少,失业率上升 D以上分析都不对5目前,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其原因正确是 ( ) A我国西部大开发,使西部的投资环境改善 B完全是因为中西部地区劳动力价格比长江三角洲地区低 C中西部地区拥有更广阔的市场 D中西部地区拥有更丰富的资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大量迁入内地。回答34题6这种产业迁移 ( )A.是第三产业的迁移 B.是技术指向型产业的迁移

9、C.阻碍了迁入地的城市化进程 D.可能对迁入地的环境造成污染7香港制造企业迁移的原因有 ( ) 香港地价较高 内地服务业发达 内地工资水平较低 香港人口数量剧减 A. B. C. D. 8 读图下中的三幅图。图A和图B的箭头表示污染工业发生的地理转移的趋向,图C表示单位面积产品的污染控制费用与污染物排放量的关系。回答:(1)在图A中,污染工业转移的趋势是_ (2)在图B中,污染工业转移的趋势是_ (3)根据图C,分析污染工业发生地理转移的原因:_ (4)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出发,需要健全环境法规,这些法规的主要作用是_ 具体测试2:结合实例,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9我国正在建设的

10、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读“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填写四大工程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 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 工程和 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 工程。(2)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 工程,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 工程。(3)四大工程的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相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 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 (4)四大工程中,对江苏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工程是: 、 ,它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 , 。(5)西气东输中的“西气”主要来源于_盆地,从工业地理的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