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视“错误”完善认知,一题多解张扬个性.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3446571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珍视“错误”完善认知,一题多解张扬个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珍视“错误”完善认知,一题多解张扬个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珍视“错误”完善认知,一题多解张扬个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珍视“错误”完善认知,一题多解张扬个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珍视“错误”完善认知,一题多解张扬个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珍视“错误”完善认知,一题多解张扬个性.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珍视“错误”完善认知,一题多解张扬个性从两个教学片段谈数学课堂以人为本的实施 关键词:以人为本 课堂教学 珍视”错误” 张扬个性 幸福感文章摘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而作为一名教师,如何真正实施以学生为本需要我们深刻思考。课堂教学是师生交流最重要的平台,如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把握学生个体差异是关键。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数学课堂对学生的思维要求更为突出,故因个体差异产生的不合教师要求的“错误”也会更加频繁出现。如果我们以简单的对或错进行评定,势必遏抑学生思维的火花,远离成功的体验,抹杀学生的个性发展。反之,如果我们爱惜学生的“错误”,我们就

2、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而作为一名教师,如何真正实施以学生为本需要我们深刻思考。课堂教学是师生交流最重要的平台,也是学生个体表现、体验成功、自信的地方,更是学生快乐与智慧的发源地。如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把握学生个体差异是关键。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每个学生对教材的感知、理解、识记的速度各不相同。学习的成就是相对的: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这就要求每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具体的知识点对于每一个学生掌握所需的时间和程度

3、存在差异性。数学课堂对学生的思维要求更为突出,故因个体差异产生的不合教师要求的“错误”也会更加频繁出现。如果我们以简单的对或错进行评定,势必遏抑学生思维的火花,远离成功的体验,抹杀学生的个性发展。反之,如果我们爱惜学生的“错误”,我们就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一、珍视”错误”,完善认知.教学片段1:在13.3实数(一)教学时,对实数分类知识点学习后,学生在尝试练习遇到这样的一个问题: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有理数集合 .无理数集合 .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部分学生都把都归纳为无理数集合.这本来是很显然的错误.这是一个分数,犯了这样的错误算是很”低级”

4、了.这时,我们可以选择批评,用”分数”这个熟悉的名称,马上让学生修改成正确的结果.但如果真这样做了,我们就掩盖了问题的本质,把学生的思维活动中闪亮的难能可贵的劳动给否定了.正因为把看成无理数,是因为学生计算这个数后,认为是无限不循环小数.而这个数化成小数是3.1428571428571428571.,循环节太长,难以发现.学生能把它看成无理数,说明是计算过了,只是没有计算彻底而已.会尝试计算,这是多么可贵的劳动!我们不能轻易地批评和否定.我没有以轻视的语气去否定,而是很欣赏地问:为什么它是无理数呢?学生回答:计算过呢,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没错的!“是吗?你们确定没算错?”我再问。学生回答:确定

5、!我都算到小数点后第五位了!我再肯定一句:很难得!能算到小数点后第五位了.“唉,可有时候,成功离我们一步之遥,我们就这样错过了.”我用异常惋惜的语气感叹着.此时,已经有学生再进入运算状态,我看到他们此时的表情是坚定的,一副决不认错的样子,可随着计算的深入,真正的答案露出水面.再看孩子的脸,有惊喜,有感叹,有喜出望外的欢呼!而此时的我因为学生的发现而在幸福地微笑.这个教学片段,我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了学生思维的差异。部分学生出现这个错误是完全正常的。我们这样去引导,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重要的是完善了认知水平,培养了他们更严谨的科学态度,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反之,如果我们以

6、简单的一句“错了!这个数是分数,小学都学了,还不知道?”可能学生当时把答案给记下了,时间一长又会犯同样的错误。更重要的是,这样做,把学生的劳动给否定了,打击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遏制了他们思维的火花。教学中,这样的案例在时时刻刻发生着。如果教师能以学生为本,新知传授中,在“错误”出现时,努力营造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用欣赏,鼓励,引导的方式去启发、去完善,在学生间创设一种相互交流,相互协作,相互帮助的生生关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并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获取新

7、知,发展能力,促进个性发展的主阵地。那么这样的课堂才是快乐的、幸福、有生命力的!二、一题多解,张扬个性。教学片段2:在12.3等腰三角形教学完成后,作业本中有一道问题如下:如图,三角形 ABC和三角形ADE都是等边三角形,且AD垂直BC于点D,AC与DE相交于F,求角AFD的度数.学生解法多种多样,作业讲评时,我有意让具有典型解法的学生上来展示他们的作品:写出上面解法后。我赞叹着。用欣喜无比的语气对同学们说:“我们的同学真是天才!能想出这么多种解法!老师自叹不如!今天,我把“老师”这个职位让一让,让这些同学上来做一回“老师”!”学生们掌声如潮。而最最神采飞扬的是这些“老师“们。他们充满自豪,胜

8、利地走上讲台,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这是一次张扬学生个性的尝试,从学生的成就感中,我又一次充满幸福感。事实上,四种解法中有简便的,有繁杂的。但我没有进行简单的否定和取舍。学生这样做那样写都有他自己的道理。这与他们平时的积累,思维对某个知识点的敏感度不同。解这道题,他相对复杂;解那道题他可能最简便。“繁”和“简”是相对的。几何证明我们价值的取向是拓广思路,而不是拘泥一阁。这也正是从学生出发,从学生的思维这个实际出发而取得的老师与学生的双赢。以人为本,这不是一个“口号”,当我们深入它的内涵,用这个理念来把握课堂的每个细节时,我们会体验到教与学的真正乐趣!参考文献:1、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 编译2、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林建民主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