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游戏案例(分享).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3445672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游戏案例(分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班游戏案例(分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班游戏案例(分享).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班游戏案例(分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游戏案例(分享).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班游戏案例【背景分析】:东园小(3)班开展的第二个主题是“可爱的小动物”,共有8个区角游戏,分别是:快乐厨房、快乐小屋、宠物店、动物饰品店、建筑小工地、动物饼干店、小小书虫和彭彭剧场。秋游时参观动物园,发现我们班的孩子对小动物特别感兴趣,所以开设了这一主题。幼儿在游戏时教师从旁观察,适时指导,发现有价值和有共性的问题时,作为分享内容,面向所有幼儿展开分析。游戏分享是对游戏的总结,同时也是教师帮助幼儿提升经验的有效途径。【案例分析】:实录一:“我的火车就要开,开到哪里去?”幼儿纷纷举起手,“开到快乐厨房那里去。”陈帅豪、陈子馨、王吉鑫站了起来,豪说:“我今天是围裙爸爸”、馨说“我是围裙妈妈”、

2、鑫说“我是小客人。”这时馨指着对面的李金俊、方梓淇和乔程毅说:“还有李金俊、方梓淇、乔程毅”。说完,俊慢慢地站了起来,而另外两人仍然坐在座位上。豪着急地说:“他们是小客人。”我转向他们两个问道:“你们两个人今天在哪里工作呀?”方回到说:“快乐厨房。”我继续问:“你在快乐厨房里做了什么事情呢?”“在吃饭。”于是我问全体幼儿:“在快乐厨房里吃饭的是谁呀?”坐在下面的幼儿一起回答我:“小客人。”只听见方说:“方梓淇是小客人。”我接着说到:“我们每天都要找工作,每个小朋友都有角色,烧菜招待客人的是爸爸妈妈,坐在桌子上吃饭的是小客人,他们都是在快乐厨房工作的人。小客人可以告诉爸爸妈妈你想吃什么菜;吃完了

3、,请爸爸妈妈把盘子收掉;小客人可以聊天,说说你觉得哪个菜好吃。分析: 新小班的幼儿在刚入园时参与的是角色游戏,游戏中主要强调角色意识,在游戏初期,教师在分享时重点关注幼儿是否知道自己今天是谁,即扮演什么角色。扮演围裙爸爸和围裙妈妈的幼儿一般都有较强的角色意识,而小客人往往角色意识较薄弱,经过多次观察分析后,我认为除了和幼儿的发展水平有关,还与幼儿做的事情多少,思考的过程有关。爸爸和妈妈要思烧什么菜,怎么烧,烧多少,怎么和小客人说话等问题,在游戏过程中幼儿是十分投入的;小客人坐在桌前,大多数都是拿着小勺子,假假地吃东西,吃了一会儿就东张西望起来,不会主动交流说话。所以在游戏分享时首先强调了幼儿的

4、角色意识,明确自己今天是谁,然后引导小客人做些其他事,鼓励小客人多说话,多交流,目的是使小客人更多地参与游戏中。【实录二】: “我的火车就要开,开到哪里去?”我看见韦杰举起了手,“开到韦杰那里去。”韦杰站了起来。“请你告诉大家,今天你是谁?”“我是点心师。”“点心师今天做了什么好吃的东西呀,去拿给我们看看吧。”他走向游戏区拿来自己制作的夹心饼干。“韦杰,你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做的这些是什么呀?”他指着自己的饼干说:“我做了饼干。”我拿起一块大象饼干和一块三层的饼干问他:“这两块饼干怎么长得不一样呀?”他指着三层的饼干说:“这个是夹心饼干。”我顺势接下他的话:“小朋友们,动物饼干店有新产品啦,韦杰

5、做了夹心饼干。你们吃过夹心饼干吗?”幼儿大部分都说吃过。“你吃的夹心饼干是什么样子的?”我请朱天悦回答:“是甜甜的,很好吃的。”“甜甜的是夹心饼干的味道,那它是什么形状的?”他继续说:“是圆圆的,里面是草莓味的,我很喜欢吃的。”,我又请余嘉豪来说:“你吃过的夹心饼干是什么样子的?”“也是圆的,当中是白的。”坐在下面的幼儿都各自说着自己吃过的夹心饼干。“今天我也带来了一块夹心饼干,请你们仔细看一看。”我拿出一块奥利奥饼干,幼儿都很熟悉。“它是什么形状的?”“圆形”;“什么颜色呢”这时幼儿回答黑色,也有幼儿回答白色。我把饼干扭开来给幼儿看,“夹心饼干是由几块饼干组成的呀?”“2块”;“这两块饼干一

6、样吗?”“一样,都是圆圆的。”“颜色一样吗?”“一样,都是黑色的。”“当中白色的就是饼干的?”我请幼儿接下去说:“奶油。”“恩,是白色的奶油夹心。原来夹心饼干是两块一模一样的饼干,中间放一层奶油夹心,把他们叠在一起就变成了一块好吃的夹心饼干。”我拿起韦杰的作品问:“你做的这块夹心饼干,好吃吗?”他的饼干最上面一块是绿色的,中间是红色的,下面是蓝色的。好几个幼儿说:“不好吃”“为什么这块夹心饼干不好吃呢?”“因为上面一块饼干和下面一块饼干不一样,要两块饼干一样的才是好吃的夹心饼干。”魏语馨说道。“你们同意魏语馨的说法吗?想想看你们吃过的夹心饼干是不是都是这样的呀?”“是!”“韦杰现在知道了吗,下

7、次再做夹心饼干的时候可要注意哦,做出漂亮、美味的夹心饼干给小客人吃吧!”分析:幼儿在高结构活动中学习过饼干真好吃这一活动,对夹心饼干有初步的经验,加上幼儿生活经验,能够认识、知道夹心饼干由饼干和奶油夹心组成。在游戏分享时,我先请幼儿说说自己今天是谁,明确了自己的角色后,再慢慢进入预设的分享点。幼儿对我的问题:“你吃过的夹心饼干是什么样子的?”在一开始并不理解,回答我的是吃饼干的味觉,在我追问“是什么形状、颜色”后才一一回答,这让我意识到在游戏分享时的提问设计也相当重要,对小班幼儿的提问要具体,不能太抽象概括。在游戏分享时我认为用幼儿的作品、实物来呈现更有效性,这比空说要好得多。因为幼儿不能像成

8、人那样听到了就在脑中想象画面,当幼儿看到了,他们能根据看到的说出来。这次的分享我既用了幼儿的作品,也用了实物,同时呈现给孩子们看,实物选取幼儿熟悉的东西,引起共鸣和兴趣,先将奥利奥饼干打开,介绍夹心饼干的组成,再引导幼儿观察特点。在这一点上,饼干的特点并不是幼儿主动发现地,而是由老师以问答方式小结而出的,我的预想是由幼儿自己发现两块饼干一模一样的特点,但是似乎对我们班的孩子而言有些难度。【实例三】: “我的火车就要开,开到哪里去?开到甜品屋那里去。今天甜品屋的点心师做了什么事情呀?”朱笑承说:“我做了蛋糕。”曹凯诺说:“我做了月饼。”“今天甜品屋的小客人喜欢他们做的蛋糕和月饼吗?好吃吗?”“好

9、吃!”小客人回答说。“陈老师也想吃朱笑承做的蛋糕,朱笑承能拿来给我吃吗?”“可以。”说完,他拿来自己装饰的蛋糕。“哇,这个蛋糕真漂亮呀,你们看,漂亮吗?”孩子们都伸长了脖子看“漂亮、好看”“你们为什么觉得他做的蛋糕漂亮啊?”姜盟麟说:“因为有很多味道的。”王乐阳说:“因为颜色很漂亮。”“陈老师觉得他的蛋糕贴得很整齐,一圈一圈的一共有几圈啊?”说完,我引导幼儿伸出手指从外向里一圈圈数“1圈、2圈、3圈,一共有3圈。”“朱笑承你来介绍下你做的蛋糕有哪两种颜色?”“黄色和红色,是香蕉味和草莓味的。”“你是怎么贴的这么漂亮的呀?”“一个黄色一个红色、一个黄色一个红色、一个黄色一个红色”“你把黄色和红色

10、组成一对好朋友,怪不得做出来的蛋糕这么漂亮。怪不得有这么多小客人去甜品屋吃东西,让我来闻一闻,真香!”王锦鑫兴奋地说:“让我也闻一闻。”于是我拿着蛋糕给每个幼儿闻了一闻,他们不时地说:“真香,好香啊!”分析:利用成功的幼儿作品来分享,对制作的幼儿是一种鼓励表扬,对其他幼儿是一种榜样示范。通过观察,让幼儿去发现这个蛋糕的特点,我一直以各种方式引导着幼儿,目的是让幼儿自己归纳出规律,即用两种颜色以ABAB的模式装饰蛋糕。这个游戏与数有关,对小班幼儿的模式排序,我将重点放在了说上,让幼儿看着蛋糕,一边用手指一边用嘴说出:“一个黄色一个红色、一个黄色一个红色、一个黄色一个红色”引发幼儿找到规律,事实证明这个方法是比较有效的,幼儿能够将这样的规律用语言说出来。本来我的游戏分享中没有预设让幼儿闻香味这一环节,但是有幼儿提出要闻的要求,我顺势加了这一环节,我发现幼儿非常高兴。我的游戏分享容易变得沉闷,大多数时间幼儿都在听,通过这次分享,我改变了自己的分享方式,试图在每一次的游戏分享时让每个幼儿都能参与进来,找到一些有趣的,能够集体参与的点,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