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农业与农民的关系.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3445633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反思农业与农民的关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反思农业与农民的关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反思农业与农民的关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反思农业与农民的关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反思农业与农民的关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反思农业与农民的关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思农业与农民的关系.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反思农业与农民的关系摘要:农民是土地的守护神,是保障农业安全的主体力量。只有建立农民与农业的紧密利益关系,农民的责任感和经营农业的积极性才能得以发挥,农业才能可持续发展。为此,政府不仅要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维护农民利益,还要大力培养职业农民,提高农民的地位。任何把农民与农业分离开来的做法都是无助于农业安全的。关键词:农民;农业 关于农民问题的研究文献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了,解决农民问题的措施和方法更是不胜枚举。诸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规模经营、农业科技增收、农业产业化等等,有些甚至作为农民增收的措施被反复写入中央文件。但是,事实表明这些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收入问题。从今年4月山东菜农

2、自杀事件到内蒙古、甘肃等地土豆大量滞销等多起“谷贱伤农”事件,表明了那些耳熟能详的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农业增加农民增收似乎进入了一个无解的怪圈。可能正是因此,许多学者把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作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措施,殊不知这样一来,会有更多的人离开土地和农业,为农业安全埋下了隐患。最近读了朱启臻教授的农民为什么离开土地(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对农民与农业的关系问题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农民为什么离开土地是一个老问题,正像人们指出的“农民地位低”、“农民收入低”、“农业劳动辛苦”等多种原因所致。但是,这些只是表层的原因,导致农民贫困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农民为什

3、么离开土地一书给予了十分清晰的回答。该书从农民与农业关系的视角论述了农民靠农业增收困难的本质原因以及农民的特殊地位。首先,该书把农业界定为公益性产业或公共产品。农业作为人类生存的基础,农产品对每个社会成员来说具有必需性,为了保障一国农业安全,政府会采取种种措施,使得农产品难以遵守“物以稀为贵”和“薄利多销”的商品市场原则。农业的安全与农民的利益密切联系,过去那种靠伤害农民利益而保障农业安全的做法,只能使农业更危险。一些农民增收策略之所以行之无效或收效甚微,其原因在于把农民增收建立在充分市场竞争的农业生产基础上,其结果不仅农民不能受益,反而受到更大的伤害。农民的农业利益靠农民自身的力量和努力是难

4、以实现的,农民利益的实现,离不开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发达国家农业发展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中国应该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以农业基本制度为基础、基本制度与专门制度相结合的农业补贴制度体系,使中国近年来通过中央政策进行的补贴方式长期稳定地推动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把农民利益与农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其次,农民是农业安全的保卫者和土地的“守护神”。农业离不开农民似乎是常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出现农业与农民的错位,主要表现为两种现象,一是出现了大量不种地农民,二是出现非农民种地的现象。前者如农民工群体,这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必然趋势,也是政府有效支持农业的前提。但是也有另一种危险就是撂荒土地,

5、这需要通过土地流转和制度创新来加以防止。后者情况比较复杂,一些发达地区,“消灭”了农民,但是还有农业,由所谓“市民”来种地,如深圳,这些种地的人本质上还是农民。另一种情况就是鼓励工商资本承包土地经营农业,这里潜伏了诸多风险。一是土地制度风险,一些人绞尽脑汁试图改变以农户经营为基础的基本农业经营制度,把土地集中使用,剥离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二是土地用途的风险,一些地方通过反租倒包、租赁等形式把耕地从农民手中集中到工商资本,发展所谓“高附加值”农业,实践证明,这种高附加值农业大都是打着农业的旗号发展非农产业,从而变相地改变农田的用途;三是掠夺地力的风险,一些工商资本承包土地,

6、往往只顾眼前利益,不愿意为可持续发展培植地力,结果使土壤肥力迅速下降。这些案例在农民为什离开土地一书中有详细的叙述。那么怎样的农业经营模式才是健康、可持续的呢?朱启臻教授认为农民与土地不可分割,并从农业生产特点和农户特点进一步阐明了农户是最适合农业特点的组织形式,只要农业生产特点不变,这种适应性就不会发生改变。动摇农民经营农业的主体地位,对农业和社会都是危险的。再次,培养职业农民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针对农民纷纷离开土地,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问题,农民为什么离开土地一书明确提出了实施“农业后继者培养工程”的建议。也即培养职业农民。只有职业农民才能与土地形成紧密的关系,才能积累、丰富农业发展

7、的科技知识和经验,才能形成农业发展的科学理念,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朱启臻教授认为职业农民的培养内容不仅仅是农业科技的培养,应该进行全面的农业教育,包括农业性质、特点与功能、农业文化、农业组织、农业科技、农业政策、营销与管理等方面的教育。此外,还特别强调了现代农民的责任问题,认为现代农业对农民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的责任是同人的自由选择的范围和自由选择的能力紧密相联的。人类每一次实践活动的重大飞跃都表现为人的选择范围和选择能力的扩大,因而人的社会责任也必然随之而扩大。在现代农业条件下,职业农民的社会责任的问题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更加尖锐。职业农民不仅要对现在负责,还要对未来负

8、责;不仅要对所生产的农产品负责,而且要对环境负责;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而且要对全社会的发展负责。随着农民社会责任的扩大,职业农民也必将成为受人尊敬的职业。职业农民成长环境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全社会的努力营造。农民为什么离开土地对农民离开土地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分析,对农村留守人口的生存状态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述,对老年人种地的复杂态度及其价值观念的变化进行了归纳和剖析,同时也对应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种种实践进行了评价和反思。它像一部教科书,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引导人们理解农民与农业的关系问题。在研究方法上,通过大量的访谈、观察,了解农民与农业的现状,理解农民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并对被研究者的个人经验和体会进行了全面的“解释性理解”。该书是在自然情境下完成的,在这个研究过程中,研究者通过一个个不同的案例将农民生活现状的生动图景,深切地展现出来。读起来亲切感人,处处体现了对农民的人文关怀,体现了作者对未来农业的关注和高度社会责任感。不仅如此,每一个案例的背后都隐含了耐人寻味的深刻含义和道理,或解释农业的特点与本质,或启发人们对农民与农业关系的思考,或引导人们理解政府的农业责任。在形象、生动的故事中给读者勾画出了农业、农民、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