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子的分类变化.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444730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袖子的分类变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袖子的分类变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袖子的分类变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袖子的分类变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袖子的分类变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袖子的分类变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袖子的分类变化.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章 袖子的分类变化袖子是服装的三大基本部件之一,在服装变化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本章将讨论袖子的造型理论基础、袖子的分类、袖子的变化。通过本章学习,能够了解基础理论,掌握分类变化的方法技巧。7.1 袖子的造型理论基础袖子制图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对任何款式的袖子进行制图,而且能够与衣片的袖笼准确缝合。本节将讨论上述问题。一、 袖子与衣片的吻合原理:在时装变化中,袖子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是服装上衣的三大基本部件之一。袖子的变化也很丰富,其可长可短、可肥可瘦,袖口可宽可窄。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对某些部位进行造型夸张,突出某种艺术效果。但是一般袖子(连身袖除外)都要与衣片的袖笼缝合,因此,不论其如何

2、变化,最终袖子的袖山曲线,与衣片的袖笼曲线长度,都应该基本一致即吻合。图7-1是衣片的袖笼形状。AC+BC是袖笼曲线长度,它应该等于图7-2中的AC+BC的直线长度。由于袖山线是曲线,其长度肯定大于袖山斜线长度,即袖山曲线大于袖笼曲线。这个差数叫做袖山吃势,一般袖山吃势为2-4cm左右。在缝制时将这一差数收缩,使袖山头出现突鼓现象,形成袖压肩。无论袖笼如何变化(深、浅、宽、窄)这一规则必须遵守,这是袖子与衣片的吻合条件,否则其吻合程度就不能保证。图7-1图7-2二、测量袖笼曲线长度的方法分析:通常我们不去测量整个袖笼的曲线长度,而是通过肩端点和衣片的前袖点,绘制一条直线BD。由于前袖点到肩端点

3、的袖笼曲线,基本上是直线,我们不去测量。只是测量前袖点以下的袖笼曲线QC,我们称之为袖弯曲线(曲线上带圆点标记的部分),然后用其长度在刚才绘制的直线上,自前袖点开始向下测量同样的长度QD(直线上带圆点的部分)。那么BD即是袖笼曲线长度,即可以作为袖山斜线(如图7-3所示)。图7-3由于我们是数字化制图,不能在计算机上直接测量曲线长度。因此应该制作一个带有刻度的袖笼板(如图7-4所示)。我们可以制作几个常用比例的袖笼板,如1:1、1:5等,然后根据裁剪图的比例,使用不同的袖笼板。制作袖笼板的方法是:在图7-1基础上,绘制一个袖笼板(如图7-4所示)。图7-4利用前袖点到袖笼深点之间的弧线,利用一

4、般找圆心的方法,确定弧线的圆心O。通过圆心到弧线边沿,绘制一条水平直线,即是半径。通过变换对话框的大小选项,测量半径的长度为5.88cm。那么圆周长度为36cm,每度弧线长度为0.1cm(如图7-5所示)。图7-5 然后,利用变换对话框的旋转选项,将该段90弧线,按照5的规格,分为18份,每个刻度为0.5cm(如图7-6所示)。我们即可以利用这个袖笼板进行弧线的测量袖弯曲线。图7-6 采用数字化制图方法,测量袖弯曲线不是十分方便,因此经过实践经验,将女装常用规格的袖弯曲线长度参考数据,汇总如下表(如表7-1所示)。女装常用规格袖弯曲线参考数据(cm)号型单衣上衣大衣备注150/76891015

5、5/8091011160/84101112165/88111213170/92121314表7-1三、袖子的角度分析:我们将袖山顶点与衣片的肩端点对齐,将衣片和袖子的前袖点对齐,摆平衣片和袖片后会发现:袖中线和通过肩端点的水平线之间有一个确定的夹角,不同的服装,这个夹角是不同的。这个夹角我们称为袖子的角度。一般合体上衣的夹角是45,。这个夹角是人体自然站立,手卡腰时的自然角度。这个角度十分重要,它决定了袖子的外观造型,反过来讲,袖子角度是由其外观造型决定的。如中式连身袖上衣的袖子角度是0,夹克袖子角度是15-20,男衬衫袖子角度是30,女衬衫袖子角度是40,一般上衣袖子角度是45,港台、欧美式

6、西装袖子角度是50,最大角度为60,且只能用于短袖上衣(如图7-7所示)。图7-7四、袖子角度与袖山高度和袖子肥度的关系:通过上图我们发现,袖山斜线AO是一条不变直线,它的长度与袖笼曲线相关,其长度等于袖笼曲线。只要衣片袖笼不变,无论何种袖子,何种袖子角度,这条袖山斜线是不会变化的。根据袖子角度,确定袖中线后,通过O点,向着袖中线绘制互垂线,与袖山斜线组成直角三角形。袖中线上的直角边是袖山高度,另一个直角边是袖子肥度。随着袖子角度的变化,其袖山高度和袖子肥度互为反向变化。只要确定上衣衣片袖笼和袖子角度,那么袖山高度和袖子肥度即可确定。可以制作一个三角板作为测量工具,测量袖山高度和袖子肥度。这是取得袖子制图数据的最为科学的方法(如图7-8所示)。本书采用这种方法。图7-8但是,由于这种方法需要测量角度和曲线长度,造成操作困难,故一般服装制图,很少使用这种方法。通常是以服装的胸围为基准,通过计算公式进行计算,获得袖山高度和袖子肥度的数据。我们的平面裁剪方法很多,提供了不同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常用的平面制图方法,取得相应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