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流程示意图.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3444541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流程示意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学流程示意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学流程示意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学流程示意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学流程示意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流程示意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流程示意图.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流程示意图 制作叶下表皮临时装片,并观察其细胞特练习反馈练习结束显微镜观察叶横切,辨认各部分结构,思考功能完成表格填写叶内部还有怎么样的结构呢?归纳总结出示不同种类叶横切辨识结构、体会多样性和适应性气孔开闭特点,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蒸腾作用实验观察现象并提出问题产生兴趣提出要求师生共同讨论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师生共同判断、归纳、结论。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方法和设计意图出示学生课前准备的蒸腾作用装置创设教学情景提问:观察到什么现象?你认为水是从何而来?水是如何从叶当中散失出来的?观察现象,体会到水从叶片散失出来的,从而做出假设:叶片上有散失水分的

2、结构学生从观察的现象入手,提出问题,并做出假设,引起探索的兴趣。下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与观察讲清实验要点及要求(1)制作下表皮临时装片的方法(2)观察表皮细胞的特点,并寻找特殊的细胞(3)根据细胞特点,推断水分散失的结构按要求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制作装片使用显微镜,提升实验技能。气孔特征开闭原理及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出示保卫细胞和气孔模型,讲解气孔组成出示气孔开闭图片,分析气孔开闭原理出示不同类植物的气孔图片,提问:气孔的形态数量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出示气孔在上下表皮的分布资料,布置问题思考,讨论,尝试回答老师的问题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细胞吸水失水知识,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对图片和数据的分析,体会气

3、孔形态和数量分布上是与环境相适应的(突破难点)叶横切装片的观察及对叶各部分结构的辨认提出要求:1对照书上模式图,辨认叶各部分结构2思考每一部分的功能是什么,完成实验报告表格的填写。3解释为什么叶子是绿色用显微镜观察永久装片与老师共同分析、总结通过实验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技能和分析概括能力不同种类植物叶横切辨识出示不同类型的几种植物叶横切图片,要求学生指出个部分名称并引发学生思考:不同植物的同一个结构存在差异,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辨认结构讨论老师的问题对知识的延伸和扩展,让学生体会到生物多样性练习出示习题完成习题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反馈,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学评价课中评价:学生观

4、察结果,回答问题情况等试题评价:(1)标叶横切图名称 (达成知识目标1) (2)对于气孔分布资料分析 (达成知识目标2)教学设计创新之处在本节课中无论是表皮细胞观察还是叶横切的观察,我都采取的是从个性-共性-个性这样的思路进行,对叶片的观察也遵循从外向内这样的顺序,在无形中向学生渗透科学的思维方式,另外对不同类型植物气孔的观察,叶横切的观察,一直在向学生展示生物多样性,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新课改为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与教开拓新思路作者:阎润玲20在中小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课程把重点传授学生计算机知识转移到重点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加强学生获取、收集、处理信

5、息的能力上来,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于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原课程纲要中只列出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和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中专门列出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即:“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并将其分解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同时还在

6、各模块内容标准中进行了具体表述。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目标强调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的操作实践与应用。然而,“过程与方法”本身,并不能成为学生发展的目标,最多只能是学习的途径、内容或要求。此外,从教学目标论的视角看,这只是将能力目标进行了分解,分解成“技能”和“过程与方法”两个方面。让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课,成为师生共同努力的目标。信息技术学科与传统的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相比是一门新兴学科,它的开设是信息时代的需求。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素养正逐渐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一样也是为社会培养人才

7、的,它主要着眼信息技术发展的方向,关注信息技术发展的现状,以信息教育基础性为主,对中小学生进行常规信息技术的基础教育,“以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注重交流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任务。我们国家的教育正处于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轨的时期,一些常规科目的性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等,都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如现在实施的新课程改革,信息技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未来发展将会产生巨大影响。一、中小学信息技

8、术课程的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意识 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进而意识到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并逐步培养如何更有效地去更新自己知识的能力,很多知识不是老师传授给学生的,而是要靠学生自己自学,通过不断实践自己去掌握的。比如,以前我们学习计算机的时候是学Windows 3.0、3.1或95版本等,而现在使用的是Windows 2000或Windows XP 版本,以前的知识教师不会再去详述,如果学生想要了解必须靠自学来掌握,而其他相类似的知识也同样如此。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意识作为以应用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教育,如果只是纸上谈兵,是不可能掌握这些实用技术的,必须加强实践动

9、手能力的培养,才能切实掌握这些技术。也应根据现在流行技术发展作些更新,如Flash、MP3等的制作、下载信息资料的方法等知识的学习。3、学会应用,并要有在应用中创新的意识和能力立足于实践,在应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尽可能地去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并帮助学生来实践这些火花,进而让学生在实践和成功中,培养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能力。二、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与教面向考试的应试教育,其本质是:考试什么就学什么,不考的就不学,重点考的重点学。纸笔考试能反映的素质就特别强调去培养,无法反映的那些素质就不重视其发展和培养,这样必然影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信息技术课自身的特点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一门没有统一教材的学科

10、;一门与社会先进科技联系相当密切的学科;一门对教学设备依赖性很强的学科;一门课时相当有限的学科;一门没必要(至少目前没必要)进行统一纸笔考试的学科。没有统一的教材,知识点不确定;与社会先进科技的密切联系,课本以外的内容较多;各校教学设备的参差不齐,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必然不同,这些都不是应试教学模式所要求的。尤其是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不要求进行统一的纸笔考试,更为我们摆脱应试教学模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更新教育观念,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不同年龄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继承传统教学方法,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转变师生角色

11、,加强学习方法的培养信息技术软件工具的发展越来越人性化、大众化,其常规操作更加直观简捷,易于掌握。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应针对这些特点进行设计、实施,应进一步转变师生角色,创造条件,使学习过程突显主动、创新的特点,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变化的适应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计和组织富有创意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基础知识传授、技能训练的过程中,让学生针对具体的实际任务,探索技术工具的基本操作技巧或具体应用方法;在设计创作过程中,要做好指导和调控,让学生经历需求分析、任务分解、策略方法选择等信息规划过程,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积极思维

12、,创造性地提出方案并解决问题,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领悟信息文化内涵。由此,本人在数据管理技术教学中做了初步尝试。高一信息技术学科教材数据管理技术(中国地图出版社)第一单元认识数据库世界遗产在中国为广大学生走进世界遗产宝库,了解世界遗产,珍爱世界遗产,并自觉加入到宣传和保护世界遗产的行列中来提供了一次极好的学习机会。师生共同通过网络去收集、整理、了解我国世界遗产有关的资料信息,探讨存储、管理和检索这些信息的有效办法,体验信息资源管理的进步给学习、生活带来的极大便利。近年来STS教育(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education即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在世界各国

13、科学教育改革中逐步兴起,我校也在各学科教学中开始做尝试。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调整为: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什么是世界遗产、世界遗产包括哪些内容,能用适当的信息资源管理方法对信息资源进行分类、组织和管理 。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积极参与、广泛交流与合作,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增强热爱祖国的感情,激发学生自觉投身到世界遗产保护、宣传的行动中。提高对数据管理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在教学中,通过学习信息资源管理的方法拓展学生对相关学科知识的了解,同时有意识地突

14、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将信息技术的文化价值体现于课堂教学中。在本学科单元教学设计中,根据学生现有的基础,特别提出要求:活动任务通过因特网等途径获得世界文化遗产的各种信息,用合适的信息资源管理方法存储和管理起来,以形成自己的资料库。并提交一份以“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为主题的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报告。收集的有关世界遗产的资料包括:名称、景点代码、遗产类别、景点介绍、批准日期、所属省份、相关图片资料等。2、活动过程分组:每35位同学自由结合为一个学习小组。明确组内成员任务分工。制定本小组学习计划(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包括工具、软件、手段的选择等),确定研究主题、研究成果的整体内容及表现形式。(可参考所附表1“学习计划表”如下)表1 学习计划表自拟主题编号需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123可行性分析(说明本组的优势和需要得到的帮助)预期成果及成果展示形式:根据本组自拟主题收集相关的信息资料。确定获取资料的来源,选择恰当的手段和工具获取资料,并按照科学分类方法和一定规则形成本组的资料袋。(分类法可参考表2)表2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资料分类表编号所在省份遗产名称资料类型资料存储文件名负责人具体实施根据实际需求收集与研究主题相关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有效的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小组内讨论并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按照学习计划开始实施。运用恰当的技术方式(如电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