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3443255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如何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如何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如何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所谓“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亲和子女之间的关系。在绝大多数家庭里,亲子关系比较融洽的阶段是在孩子出生后到孩子上小学前。在这个阶段里,孩子没有学习任务。当孩子上了学,在学习上陆续出现问题后,亲子之间的关系也就会出现一些麻烦了。其表现是:孩子认为家长不懂他们的心;家长认为孩子不理解父母。在孩子学习这件事上,孩子和家长不能很好地沟通,经常发生一些摩擦和不愉快。这样不但影响亲子关系的发展,也给孩子的情感与学习造成非常大的负面影响,还会使孩子和家长长期陷入痛苦之中。 一、微笑面对孩子 微笑是人内心情感世界的自然流露,它体现着快乐、自信、友好、积极、关爱、支持、信任和尊重。微笑在家

2、长同孩子的沟通方面,所起的作用就非同一般。在一个快乐的家庭里,处处充满着微笑。当孩子的成绩不十分如意或考试失败、偶然犯错误,或遇到挫折的时候,微笑就如同镇静剂一样,能安抚孩子的心灵,缓解孩子的压力。不少家庭都有这样的感受:在孩子学龄前,三口之家其乐融融,家长的微笑常常挂在脸上。一旦孩子上了小学,有了学习任务后,家长的微笑就少了,脸上的微笑,随着孩子的学习情况变化而变化。孩子作业的好坏,分数的高低,考试名次的先后,都影响着家长的心情和对孩子的态度。尤其当孩子学习成绩不太理想时,家长的脸上就更看不到微笑了。这样的后果会使孩子的学习压力加大,思想包袱加重,并产生错误的判断:“父母原来不是真的爱我。”

3、从而在孩子内心植下一颗有损亲子关系的消极种子,亲子关系的不协调,必将导致十分严肃呆板的家庭氛围,在不和谐家庭里生活的孩子,学习成绩是难以出类拔萃。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本来就不听话,如果家长再微笑,孩子不就更不听话了吗?这种看法和想法是错误的。微笑是有力量的,用微笑回绝孩子的某些不正当要求,用微笑纠正孩子的某些不良行为,用微笑去鼓励孩学习,效果就非同凡响,只不过我们没有习惯地使用而已。我们想让孩子变好,如果只采用横眉冷对的方式,那是达不到目的的。孩子表面上似乎听话了,只不过是屈服于某种压力和暴力罢了。儿童在权利高压下的屈服,只是暂时的遵从,一旦没有了高压手段,他就不会控制自己,同时也不会自尊自爱

4、。家长的面部表情,是极容易影响孩子的学习的。比如,当父母下班回来,表情严肃,既没有一丝微笑,又不说一句话,孩子对此会怎样想呢?他就要对父母表情进行认真地思索:“又要怎么样?”于是孩子的情绪和面部表情也就随着紧张起来。假如孩子的作业没有做完,家长再骂一顿,孩子的心情也就彻底阴沉下来了,做作业也无精打采,其学习效率就可想而知了。 我们知道了微笑对于孩子的情感沟通、压力的缓解、学习成绩的提高,有积极作用之后,那么我们的家长,就应该学会微笑和善于微笑。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该有一个积极的心态。所谓积极的心态,就是凡事都要往好处想。在孩子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轻易地责怪而要仔细帮助孩子分析原因,找出改进

5、的正确方法就可以了,无需动肝火。我认为,微笑是调节和改善亲子关系的润滑剂。如果你的面部表情,总是阴沉沉的,为了孩子,为了你自己,希望快快改变。如果你微笑不成问题,偶尔出现阴沉,你就要每天提醒自己:我要面带笑容回家。如果你今天思想压力大,不顺心的事情多,走到门前,突然发现自己脸是阴沉的,此时最好不要立即进屋,要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此时望望天空,或看看周围能够产生愉悦心情的景物,烦恼的情绪就会有所缓解或平静。也就是说,当我们满脑子全是不愉快的事情时,要想法避开那些烦心的事,尽量做到带着微笑回家,用微笑面对孩子。 二、改变语言模式 良好的亲子关系,要靠良好的沟通,良好的沟通要靠良好的语言。我们的语言

6、怎么样呢?如果都是那些一成不变的话,而且这些话又都是非常不科学的,对孩子的心灵健康损害也是很大的。同时这些句子也不起正面作用。比如:“你怎么还不做作业?”这是命令和谴责。“你看人家的孩子,学习不用大人操心,你总是要大人管,一点也不自觉”。这是贬低和批评。“像你这样不会有出息”。这是挖苦的语言。“你怎么这么笨?真是不可救药啊!”。这是侮辱和漫骂。“不好好做作业,我就告诉你爸爸,看他怎样收拾你!”。这是威胁和恐吓“你要是妈的好孩子就好好背诵课文”。这是对孩子的情感敲诈你好好学习,我给你买李宁服”。这是收买、贿赂孩子。“你要想看电视,就把这张卷子做了”。这是和孩子讨价还价。我们的家长,大致都是这样说

7、的,天天说,365天,一成不变。 你每天对孩子不断重复的消极语言: 序号妈妈的消极语言 语 意 作 用 1 你还不做作业?你是懒惰的孩子 命令和谴责 2你看人家的孩子,学习不用大人操心,你总是要大人管。 你是有奴隶性的孩子贬低和批评 3你不会有出息。你是没有希望的孩子挖苦 4你是不可救药的笨蛋。你是智力低下的孩子侮辱和漫骂 5你不快做作业,你爸爸回来,我就告诉你爸爸。你是叫妈妈失望的孩子威胁和恐吓 6你要是妈的好孩子就好好背诵课文。你不是妈妈的好儿子情感敲诈 7你好好学习,妈妈给你买李宁服。你是不会好好学习的孩子 收买、贿赂 8你要想看电视就把这张卷子做完。你是没有价值的孩子讨价还价 这些语言

8、的最大的特点是消极、否定、伤害人。这些句子的中心意思是不尊重孩子。它对孩子的神经系统也有很大的刺激和损害。当孩子一听到这样的语言时,大脑就立即产生恶性生化反应,即刻情绪就消沉下来了。现在我们做个实验,看看语言的威力。假如我对你说:“你教子有方啊,怎么把孩子教得那么好!在你身上我看到了中国教育的希望”。你感觉怎么样?一定很舒服。因为你听了赞美的话,大脑立即就分泌了快乐物质,心情也愉快了。假如我再换个方式对你说:“你这人怎么这样无能,连教育孩子的办法都没有,像你这样管孩子,中国下一代算完了!”。听了这话,你还愉快吗?你肯定气愤极了。语言是互相传递信息的,不同的语言,能产生不同的效果,它能刺激人的神

9、经系统,语言能左右人。积极的语言,能产生积极的效果,消极的语言,必然产生消极的效果。而我们呢?却从来没有很好地想过,说话随心所欲,尤其是对孩子,很少讲究方式方法。如果我们每天都用说同一种语言对待孩子,那就是唠叨。你可知道,无休止的、无变化的,总是用消极的、带有攻击性的语言对待孩子,那意味着什么?那是无形地杀戮。在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分子折磨纳粹集中营的战俘,使用了一个杀人不见血的方法:他们把战俘吊到房梁上,上边用一个水管,一滴一滴往战俘背上滴水。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这种不停的滴水声音、一个节奏的可怕频率,最后使这些战犯的神经崩溃了。金华有个中学生,不堪忍受母亲的无休止的唠叨而用榔头把自己的亲生母

10、亲打死了。根据这个道理,我们必须改变和孩子沟通时使用的语言,这些语言要具有变化、而且是关爱的、积极的、有亲和力的,是儿童喜欢的。这样亲子沟通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家长养成了使用和悦的语言习惯,孩子也会向我们学习,最终熏陶出一种良好的语言习惯。特别是那些风趣而幽默的语言,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有极大好处的。有时我们抱怨孩子不听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语言的语意违反了心理学原理。为了和孩子有效的沟通,改变我们平时使用的消极和不良的语言吧。 我们现在把上边的话变化一下,你看效果能怎么样。和孩子这样说话:“我看了一本书,说休息好了,做作业效率高,也能增强记忆,你好好休息一会”。这句话说的是事实,而

11、且这种语言既是关爱,也是督促。“你还记得你4岁的时候,我们去旅游吗?那次你可把我累坏了,现在你能做很多事情了,能独立生活了”。这是对他的肯定和寄予的希望。 “儿子,我总觉得你能干一番什么大事业”。这是鼓励和期待。“实际你很聪明,只要你努力,你会学习好的”。这是一种积极地暗示。在你爸爸回来之前,你作业做完了,他会非常高兴的,你们就有时间下棋了”。这既是一种鼓励,也是站在孩子角度,为他着想。你背完课文,是妈妈的好儿子,背不下来,也是妈妈的好儿子”。这种语言是充满永恒的母爱,这样说,孩子会非常高兴、自豪、自尊。“把作业做利索了,看电视也安心,不然边看电视,边想着作业的事,影响看电视”。这也是一种鼓励

12、,体现了爱与尊重。我想,这些话孩子听了,肯定比前一种说法高兴,虽然表达的意思相同,但产生的效果却大不一样,原因在哪里呢?一个是站在压迫、指责孩子角度,一个站在关爱和鼓励角度,除此就是语言表达的艺术。我不敢保证我们这样说话孩子就都听,但可以确信,这些语言比前面列举的那些消极的语言,会有更好的积极效果。 你每天对孩子不断重复的积极语言 序号妈妈的积极语言 语 意 作 用 1我看了一本说,说休息好了,做作业效率高,也能增强记忆。你好好休息一会。 妈妈我相信你是个有自控能力的孩子。关爱和督促 2你还记得你四岁的时候,我们去旅游吗?那次你可把我累坏了,现在你能做很多事情了,你很快就能独立了。你有了责任感

13、。肯定和希望 3儿子,我觉得你总能做一番什么大事业的。你是一个有作为的人。鼓励和希望 4实际你很聪明,只要你努力,你会学习好的。你的学习潜力很大。积极暗示 5你爸爸回来之前,你做完作业他会非常高兴,而且你有时间和他下棋了我们都爱你。为他着想 6你背完课文是妈妈的好儿子,你背不下来,你也是妈妈的好儿子。你是可爱的好儿子。爱与自尊 7把作业做利索了,看电视也能安心,否则边看电视,边想着作业的事,影响看电视。我们一切都为了你着想爱与尊重 我相信家长都会动脑筋,能创造很多孩子喜欢的语言。 三、避免情感敲诈 我们刚才讲了亲子关系方面的问题,在交流沟通中,强调要注意“表情”和“语言”的表达。下面我要讲的是

14、大人的“行为”对于亲子关系的影响。比如:这个“行为”主要是指家长在对待孩子管教所作所为上,态度上。对孩子成长不利的行为影响,主要是来自家长的“情感敲诈”。什么叫情感敲诈?就是家长为让孩子接照大人和愿望做事,采取哄骗、引诱、娇惯的方式方法管教孩子,无意中敲诈欺骗了孩子的感情。这就叫做情感敲诈。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当他向父母提出要求的时候,如果不能满足他,他就又哭又闹,在地上打滚,甚至损坏东西,不吃饭、不听话等手段来对抗父母。此时,我们大人没有感到问题的严重性,有时还觉得很好玩,于是就容忍了他要挟大人的一切行为。可没有想到这样的“容忍”,却对孩子的未来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当孩子大了一些的时候,他觉得

15、哭闹和打滚有失体统,于是就采用了其他方式与家长较量。在潜意识里就继续施展幼年时的伎俩,有时为了达到他的目的,他会用不完成作业,或者不及时完成作业,或者考试打低分,或者不讲卫生,或者不做家务等,继续与家长讨价还价。有的家长对孩子的容忍底线是学习。一旦孩子学习出了问题,家长就变脸了。也就是说,家长的权威要在孩子学习上充分显示出来,孩子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大人,按照大人的意志行事,不管是否正确,只要按照大人的意思办了,孩子所要求的才能得到满足。否则,家长就不予理睬。这是什么?这就是情感敲诈。如果孩子的学习搞不上去,一切都免谈;如果孩子学习能搞上去,一切都好办。孩子在权力下屈服了。于是他们好好学习,争取让大人开心。偶尔某科打了100分,家长就领孩子去麦当劳;考试排名第一,家长就给孩子买一部电子玩具。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欲,努力学习。突然有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