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梳理中国古代史.docx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3442676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知识梳理中国古代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知识梳理中国古代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知识梳理中国古代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知识梳理中国古代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知识梳理中国古代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知识梳理中国古代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知识梳理中国古代史.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一、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 宗法制(2) 内容:滴长子继承制、由血统关系形成宗法等级。2. 分封制(1) 内容:被分封诸侯的义务:要服从周天子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等;权力:爵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等。(2) 影响:初期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后来出现了诸侯争霸,周天子权威削弱,分封制逐渐瓦解。3.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国家的政治结构;分封制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商朝时期神权王权相结合。4. 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5. 科举制的作用: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有利于巩固政权,有利于

2、提高官员的素质,有利6. 郡县制(1) 秦始皇时期,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取代分封制。(2) 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控;由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察举制)。7.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1) 作用:维护了秦朝的国家统一,有利于中华民族形成,维护了封建统治,促进了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二、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 中朝制度(内朝)(1) 内容:西汉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皇权,选用一些出身低微,但有才干的问人近臣,让他们处理朝政,给予决策权,与以丞相为首的原有朝臣分庭抗礼。2. 三省六部制度(1) 内容: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2) 作用:三省六部分工明确,削弱

3、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3. 元朝行省制度(1) 内容:元代地方设行中书省(十个行省行中书省;腹里;西藏、佛教徒宣政院)(2) 影响:是中国行省制度的开端,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促进了民族融合。4. 明朝内阁制度(1) 内容: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内阁无决策权,始终不是正式的中央机构,内阁大臣地位不高。(2) 影响: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促使皇权走向腐化,激化社会矛盾,抑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5. 清朝军机处(1) 内容: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2) 影响: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6. 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4、的影响:有利于稳定封建统治,有利于小农经济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利于民主制度的形成,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禁锢思想,阻碍科学技术发展。(二)一、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1. 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1)春秋战国时期:铁力牛耕;(2)西汉二牛抬杠、东汉一牛挽犁;(3)唐朝:曲辕犁中国耕犁基础趋于完善;(4)重要水利工程:都江堰、郑国渠、坎儿井。2. 土地制度:(1)商周时期实行井田制(国有);(2)春秋时期出现私田,战国时期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3.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二、手工业的发展1. 纺织业:(1)原始社

5、会:纺织业开始萌芽;(2)西周:从事纺织的妇工列入国有六职之一;(3)汉代:丝国、素纱襌衣;(4)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5)宋元:棉纺织业兴起,元代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6)明朝:纺织业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苏州、杭州是纺织业中心。2. 冶金业:(1)春秋时期:出现人工冶铁;(2)汉代:铁业官营;东汉太守发明水排(鼓风)3. 陶瓷业:(1)唐代:刑白越青;唐三彩陶;(2)宋朝:青花瓷;(3)明代:粉彩瓷器;(4)清代:珐琅瓷。4. 手工生产方式:官营手工业代表当时技艺的做高水平;明代中叶开始,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三、商业的发展1. (1)秦代:对市有明确法律规定,管

6、理严格;(2)汉代:集中贸易的市;(3)六朝:出现草市,设草市尉;(4)唐代:夜市繁荣,草市演变为地方商业中心;(4)宋代:市突破时间空间的界限,商业活动不受官吏直接监管,草市设有配套的饮食服务设施。2.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宋元时期空前繁荣,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商人地位低下。四、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政策1. 重农抑商政策:(1)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2)含义: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发展。(3)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小农经济。(4)明代的重农抑商的后果:有利于农业发展,初期有利于巩固政权;但是不利于自然经济的瓦解,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不利于资本

7、主义的发展,不利于社会进步。2. 海禁(闭关锁国)(1)影响:初期巩固了统治;但阻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隔绝了中西文化交流,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3.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1)市场狭窄,农民贫困,无力购买;(2)资金短缺,地主商人用钱大量置买田地,缺乏发展商品经济的资本;(3)政府设限,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4)闭关锁国;(5)私营经营缺乏原材料;(6)重农抑商政策,将力束缚在田地上,缺乏自由力;(7)八股取士,禁锢思想,科技落后。(三)建国家的繁荣(隋唐)一、阶段特征:本阶段讲述从公元589隋朝统一到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包括短暂的

8、隋朝和唐朝两个历史阶段。隋朝时间虽短,历史地位十分重要,为唐朝的盛世局面奠定了基础。唐朝前期,形成封建社会繁盛局面,安史之乱后,唐朝走向衰落。这一时期,政治清明,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封建经济全面繁荣;多民族国家得到重要发展和巩固;对外交往盛况空前;封建科技文化辉煌灿烂。(一)政治-封建国家统一安定;1、隋朝完成大统一,从各个方面巩固了统一。2、唐朝初期,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行程了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3、隋唐从政治,经济,军事上开创和完善了封建制度,包括三省六部,科举制,租庸调制和两税法,府兵制和募兵制。(二)经济-封建经济全面繁荣。1、原因:国家统一,交通发达,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民族交流,中

9、外交往。2、表现:农业上经济重心南移和农产品商品化,手工业唐三彩和秘色瓷,商业的货币,市场发达,城市四大都市兴旺。(三)民族-多民族国家发展巩固2、中央采取开明灵活的民族政策,包括战争,管辖,册封,和亲,会盟,经济文化交流等。具体参看后表。(四)外交-盛况空前。这一时期,海陆交通空前发达畅通;交往的国家地区空前广阔,交往的形式和深度空前发展,交往的影响空前深远。具体参看后表。(五)文化-辉煌灿烂这一时期,应用型科技继续领先世界,唐诗辉煌灿烂,艺术多彩多姿。二、一分为二的评价隋炀帝。功过都相当突出。过突出:好大喜功,奢侈腐化,暴政,繁重的兵役劳役,严刑酷罚导致隋朝灭亡。三、封建社会盛世的出现的原

10、因和认识。表现: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民族和睦,外交开放交流。中华文明的影响不断扩大。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认识:盛世的创造者是劳动人民,但统治者也参与了创造,有时候还起到关键作用;盛世的本质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对协调;封建盛世由于封建经济和政治的内在矛盾,注定难以持久。要形成盛世,要注意协调方方面面的矛盾。(四)封建国家的衰落和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明清(鸦战前)一、阶段特征:本阶段讲述从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到1840年鸦片战争,此阶段是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但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一)政治-国家统一空前巩固和君主专制空前强化:1、统一空前巩固:清朝前期,采取多种手段加强

11、对边疆的管辖,国家统一空前强化。2、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明朝废宰相归六部,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牵制,设特务机关,地方设三司,完善大明律;清朝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二)经济-赋税定型和资本主义萌芽1、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完成了封建社会的赋税定型,有利于人身松弛,刺激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刺激了人口增长。2、农工商业超过前代,农业高产作物和商品化提高,手工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商业远超前代。3、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受到腐朽封建制度的阻碍,始终难以壮大。(三)民族-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1、明朝管辖东北,西藏,台湾,对瓦剌和鞑靼战争,防御和册封相结合。2、清朝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对边疆管辖空前加强,

12、平乱,设机构,册封,改土归流等加强对了西北,西藏,西南,台湾,东北的管辖。3、清朝疆域辽阔,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到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钓鱼岛,赤尾屿,南包南海诸岛。(四)外交-开放到锁国和捍卫国家主权由开放到闭关: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外交和航海史上空前壮举,但并未促进中国文明的继续壮大,反而日益衰落;清朝实行闭关政策,错过了历史发展的机遇。(五)文化-承古萌新1、性应用性的科技著作,和庞大的古典类书丛书是对古典科技文化的。2、早期启蒙色彩的思想家,反封建的市民文学,西学东渐体现这一时代新的曙光。二、历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注重分权牵制,结合相

13、关史实加以说明。并指出这种分权和西方三权分立的区别。中央:秦中央分三公九卿,汉分内外朝,隋唐将宰相分为三省,下设六部,宋分割禁军,和枢密院牵制,分割宰相三方面;明废除宰相权归六部,兵部和都督府分割兵权。地方:宋朝对地方设通判,转运使,司法牵制分割;明朝对地方设三司分管牵制,清朝设督抚互相牵制。区别: 中国分权都在皇权独裁下是加强专制的工具;西方分权则真正独立,制约平衡,是削弱专制,实现资产阶级民主的保障。一个中心,两对矛盾(皇相,央地),六方面趋势(分割中央加强皇权,分割地方加强中央,完善强化选官,完善加强监察,完善严密法律。加强对人民思想控制。),六个发展阶段(秦建,汉巩,隋唐完善,宋元强化

14、,明清顶峰,近代终结。),两方面评价(积极消极-统一,稳定,经济发展,民族融合,领先持续;消极阻碍资芽,暴政,摧残进步思想,不利科技发展。) 三、东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不同结果和成因。结果不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难以突破自然经济;欧洲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壮大,蓬勃发展,最终瓦解了封建制度,推动欧洲率先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差异原因:(1)从经济上东方重农抑商,关卡林立,缺乏市场资金,西方重商主义,推动原始积累。(2)从政治上西方城市独立,资产阶级壮大起来;东方政治专制空前强化,达到顶峰,摧残进步因素。(3)思想上西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推,自然科学发展起来;东方八股文文字狱思想专制,也未能吸收西方科技。(4)从外部说西方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推动商业革命价格革命原始积累,东方闭关锁国错失去机遇。总结: 东方腐朽顽固的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西方封建制度则比较松动,资本主义萌芽蓬勃发展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