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见蔡桓公教案.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3442098 上传时间:2024-03-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扁鹊见蔡桓公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扁鹊见蔡桓公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扁鹊见蔡桓公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扁鹊见蔡桓公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扁鹊见蔡桓公教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扁鹊见蔡桓公教案胡鸿杏教学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疏通文意。2、了解扁鹊与蔡桓公的人物形象,理解课文寓意。3、学会在生活中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要拒绝别人的批评和帮助。教学重点:1、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疏通文意。2、了解扁鹊与蔡桓公的人物形象,理解课文寓意。教学难点:学会在生活中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要拒绝别人的批评和帮助。教学课时1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老师想要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战国时,有一次扁鹊来到虢国行医,听说虢国太子早上染急病身亡,于是请求进宫察看。扁鹊来到太子床前,仔细的检查了一遍,发现太子大腿内侧还有微温,耳朵里还有鸣音,于是说:“太子只是严重昏迷,还可以救活

2、!”扁鹊用针灸的方法使太子回过气来,又在太子身上热敷一会儿,终于使他苏醒过来。扁鹊又开了药方,太子服了二十天药后,便完全康复了。虢国国君再三向扁鹊道谢,扁鹊说:“我不是能起死回生,只是太子未曾真死,我才能救活他。”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一个成语叫做“起死回生”, 形容医术高超,也比喻能力挽狂澜,把失败的局面挽救过来。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扁鹊。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与他有关的另一个故事“扁鹊见蔡桓公”二、新课讲授(一)感知课文1、初读课文,要求自由朗读,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学习字词。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桓公(hun) 腠理(cu)汤熨(wi) 骨髓(su)遂死(su) 还走(xun) 焐热(w)给下

3、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间 好 应 熨 还给下列通假字注音并释义:汤:音tn,现在写为“烫”。齐:音j,现在写为“剂”。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评价。3、师生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断句正确,语速恰当。(二)疏通文意1、小组讨论:翻译重点文言词语含义,疏通文意。2、小组提出共性问题集体解决。3、教师通过出示重点文言词语、句子,检查学生翻译情况。指导:还、汤、齐 深 以为 居 故 熨 属 索 是以 之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三)了解扁鹊与蔡桓公人物形象。1、小组合作,填写一份“桓侯诊断记录”(出示

4、诊断记录表,学生填写)扁鹊的诊断治疗方法桓侯的反应立有间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汤熨之所及也寡人无疾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针石之所及也桓侯不应 桓侯又不悦居十日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火齐之所及也桓侯又不应 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桓侯故使人问之桓侯结局: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2、品味文章结尾。 思考: 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索”“逃”体现了当时桓侯与扁鹊什么心理?明确:“索”,桓侯病危,急于让扁鹊救命;“逃”桓侯无药可救,扁鹊以求保命3、归纳扁鹊与蔡桓公的人物形象。明确:扁鹊:医术高明、有高度的责任心、果断机警 蔡桓公:固执己见、讳疾忌医(四)理解文章寓意1、思考:桓侯的死因究竟是什么?明确:讳疾忌医2、谈谈从这篇文章中得到的启示。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要拒绝别人的批评和帮助。三、 拓展练习我们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现象?你想对蔡桓公说点什么?四、 作业布置1课上没译完的同学课后在练习本上译完。2课上练习题尚未掌握的再做一遍,巩固背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