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的临床辨证施治及治疗效果评价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3440797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湿病的临床辨证施治及治疗效果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风湿病的临床辨证施治及治疗效果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风湿病的临床辨证施治及治疗效果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湿病的临床辨证施治及治疗效果评价(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风湿病的临床辨证施治及治疗效果评价摘要】 目的分析风湿病患者中医治疗方法,提升风湿防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 析我院 2011 年 1月-2014 年 3月期间所收治的 76 例风湿病患者临床资料。采用 辨证施治疗法,对 76例患者实施不同中医治疗方案,观察患者风湿病症改善情 况。结果 经辨证施治治疗,本组 76 例患者均获得可良好治疗成效,患者风湿病 症改善情况明显。结论 通过对风湿病患者给予中医辨证施治治疗方案,能够有效 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助推患者临床康复。【关键词】风湿;中医;辨证施治;效果中医 临床上将风湿称之为痹证,皇帝内经中曾有表述“风寒湿三气杂合是为 痹”,从风湿类疾病表征来看其涵

2、括范围尤为广泛,症状表现达上百种之多,譬如 常见的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风湿热、强直性脊柱炎、腱鞘炎、银屑病、复 发性风湿病等等。目前针对风湿病尚无根治药物,医学界也无突破性进展,西医 主张采用非甾体抗炎药、激素、免疫抑制类药物治疗风湿病,但是不可否认,西 药长期用药会产生不可规避的毒副作用,为患者健康带来隐患1。在此情况下, 中医针对风湿病的治疗优势,也即良性凸显出来。笔者认为,中医临床针对风湿 病的诊治,需从病因、病史、治疗、调护多层面展开,方能获得良好成效,对此 笔者采取临床时间治疗,对中医风湿病治疗效果予以了证实,具体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收集 2011

3、 年 1月-2014 年 3 月期间于我院接 受治疗的 76例风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病情诊断观察,将 76 例患者 依据风湿病情实施了定向分组,其中风寒阻络型患者 22 例、湿热痹阻性患者 18 例,痰淤阻脉型患者 16 例,气血虚亏型患者 20例。患者年龄跨度集中于 48-76 岁,平均年龄 62.7 岁,其中男性患者 39 例,女性患者 37 例。所有患者均经辨证 施治,给予合理治疗方案。1.2治疗方法 1.2.1风寒阻络型:患者表现为迎风发热,畏怕湿寒,存在明显 晨僵情况,关节存在剧烈痛感,出现屈曲困难,恒温温度尚可,如遇湿冷则会加 剧疼痛,舌苔淡薄等表现。治疗中应以除湿祛风,

4、通络散寒为主2。拟采用防己 黄芪汤合并防风汤加减治疗,药方成分:防风15g、白术15g、防己15g、黄芪 10g、秦艽10g、羌活10g、独活10g、桂枝10g、当归10g、茯苓10g、甘草10g、 生姜10g、大枣10g,文火煎服,分早晚服用。1.2.2 湿热痹阻型:患者表现为迎风发热,畏怕湿寒,关节存在热痛感有红肿 表现,遇寒则痛感降低,手指僵直无法握紧,存在明显晨僵情况,常见口渴情况, 小便发黄、大便梗阻,舌苔黄腻。治疗中应以除湿清热,通络宣痹为主。拟采用 宣痹汤合并三妙散加减治疗,药方成分:防己15g、薏苡仁15g、蚕砂15g、苍术 10g、连翘10g、赤小豆10g、山栀10g、滑石1

5、0g、淮牛膝10g、黄柏10g,文火 煎服,分早晚服用。1.2.3 痰瘀阻脉型:病患常见关节变形肿痛情况,活动时疼痛加剧,伸展曲直 受到限制,肌肉有明显刺痛感,皮肤松弛有硬感,面色呈紫黑色,常出现肢体麻 木,舌苔暗红有瘀点。治疗当以通络祛痰、活血化瘀为主。拟采用身痛逐瘀汤联 合指迷茯苓丸治疗,药方成分:当归10g、桃仁10g、秦艽10g、香附10g、没药 10g、地龙10g、红花8g、五灵脂8g、车前草8g、牛膝8g、甘草8g、川芎8g、 制半夏8g、枳壳8g,文火煎服,分早晚服用。1.2.4 气血亏虚型:患者形体消瘦,关节肌肉萎缩变形,伸展限制,关节功能 4 级,腰膝无力,心悸气短,常有眩晕

6、感,指甲呈浅白色,脉相细弱,舌苔无光。 治疗当以养血补气、调理肝肾为主。拟采用十全大补汤结合独活寄生汤治疗,党 参10g、独活10g、桑寄生10g、秦艽10g、防风10g、细辛10g、当归10g、芍药 10g、地黄10g、杜仲8g、牛膝8g、茯苓8g、黄芪8g、白术8g、肉桂8g,文火 煎服,分早晚服用。1.3指标观察风湿病缓解标准:(1)患者晨僵持续时间低于 15分钟;(2) 无关节疼痛;(3)常见疲劳感消失;(4)腱鞘肿胀、关节肿胀消失。(5)日 常活动无关节痛及压痛感。(6)血沉:女性每小时v30mm,男性每小时v20mm。 符合五条及以下持续时常达 2个月者,考虑其风湿病症得到缓解。2

7、 结果本组 76 例患者通过上述中医辩证治疗 2 个月后判定疗效,其中 71 例 患者关节肿痛情况得以缓解,经结合西医临床复查 71 例患者 C 反应蛋白及血沉, 均处于正常值水平,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风湿病症状缓解。整体缓解率达 93.42%, 治疗效果明显,患者生活质量得以良性改善。3.讨论目前针对风湿病具体发病机制,临床尚未给出明确解释,对于该病症 的治疗也无特效药物及特效疗法。临床针对此病症治疗的目的是为了对患者病情 予以控制,缓解症状所带来的病人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中医认为风湿病病症 发生发展是因内外合邪而致,治疗中应当以扶正祛邪并举,施以祛邪药剂进行辛 温宣散,实现患者的有效治疗3

8、。本研究中 76 例风湿病患者治疗中,所用到的黄芪、党参、扁豆、白术、黄 精、玉竹、山药、桂枝等药物,均有着补血益气之功效,而泽泻、茯苓、车前草、 薏苡仁等药物能够祛邪通络,应用在风湿病患者范畴,可达到良好的效果。相比 西药所产生的副作用,中药治疗风湿病的优势也即凸显出来,同时为了达到更好 的吸收效果,还可采取中药熏洗加药物内服合并治疗应用,加速患者血液循环, 实现疏通筋络消除淤肿的目的4,避免口服西药所产生的肝肾脏负担,最大程度 保证风湿病患者的病症缓解。综上所述,针对风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采取中医辨证施治,给予不同治疗 方案,能够有效达到患者病症缓解的效果,提升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持 续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艾相乾.镇万雄从痰论治风湿病的经验J.世界中医药,2012, 07(2)2李正富.五运六气对风湿病发病及中医证型的影响概述J.浙江中西医结 合杂志,2014,(9)刘健.风湿病中医临床思维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22(9): 753-761.4崔樱.中药内外合治风湿病的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4,(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