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科主治疾病各临床表现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3438461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疼痛科主治疾病各临床表现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疼痛科主治疾病各临床表现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疼痛科主治疾病各临床表现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疼痛科主治疾病各临床表现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疼痛科主治疾病各临床表现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疼痛科主治疾病各临床表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疼痛科主治疾病各临床表现(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昭通西南医院疼痛科开展科目 1、射频靶点热凝术:此技术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既能治疗突出部位,又不损伤正常椎间盘组织的最安全、最高效、痛苦最小、并发症最少、操作最简单、费用最低、且应用最广泛的全新的治疗方法。利用C臂可视系统,进行准确定位,一根直径只有0.7毫米的穿刺针,直接作用在病变处,进行热凝消融,使其你、变性,凝固,收缩减少体积,解除压迫,整个操作精准,严谨,一般30分钟便可使整个手术治疗、不伤及任何正常组织、非常安全。 适应症: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肩周炎、半月板损伤、三叉神经痛。2. 椎间孔技术:此技术在患者安全工作三角区实施微创手术,在椎间盘纤维环之外做手术,在内窥镜直视下

2、可以清楚的看到突出的髓核,神经根、硬膜囊和增生的骨组织,使用精密器械摘除突出组织,镜下去除骨质增生、射频电极修复破纤维环。能彻底清除突出或脱垂的髓核和增生的骨质,解除对神经根的压力,解除对神经根的压力,消除由于对神经压迫造成的疼痛,疗效非常确切,复发率仅为4%。 适应症:用超微创技术不能很好解决的颈腰椎间盘突出,椎间盘源性疼痛,椎间孔狭窄等疾病。3. 椎间盘镜技术:该技术是一种经后路椎板间隙的腰椎内窥镜技术,其特点是在内窥镜辅助下通过1.5-18的工作通道完成全部手术操作,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光学纤维将光束传到内窥镜物前端,照亮被观察物体,然后依靠透镜的成像,放大以获得清晰图像,从而观察深部微小病

3、变。 适应症:1膨出及轻中度合并根性压迫症状者,2持续性腰腿痛、跛行、3.椎间盘突出或膨出、4.经保守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腰椎间盘患者。4. 关节镜:关节镜是一种观察关节内部结构的直径5左右的棒光学器械,不仅用于疾病的诊断、而且已经广泛用于关节疾病的治疗,关节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主要用于膝关节、髋关节、肩关节、踝关节、肘关节及手指的小关节等、由于可看到关节内部几乎所有部位,因此比切开关节看得更全面,由于图像经放大,比切开关节看的更准确,其准确率达98%,由于切口小,仅4-6毫米,创伤小,疤痕少、不影响美观,康复快等特点。适应症:适用于各类关节炎、类风湿、痛风、骨关节炎、各类滑膜炎;各

4、类关节创伤,如: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关节内骨折等。5. 小针刀:该治疗技术巧妙地整合了针灸针和微型手术刀的优势,既能像针一样无损伤的刺入病损组织,起针灸疏通经络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利用前面的刀刃,对疤痕粘连,硬化、钙化的软组织进行切割,剥离、松解、减压。 适应症:软组织损伤性病变,骨关节病变及内科杂症等,如: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滑囊炎、膝关节韧带损伤、关节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类风湿性关节炎、三叉神经痛、及因脊椎错位引起的诸多相关疾病等。6. 臭氧髓核消融术:该技术是通过注射少量臭氧气体,使髓核组织脱水萎缩,不损伤髓核周围组织及神经,达到使椎间盘减压的目的。臭氧替代了传统的

5、激素,利用其具有的调节免疫、激活氧控,消炎杀菌的作用,增加疗效。 适应症:膨出及轻中度突出合并根性压迫症状者、持续性腰腿痛、跛行、椎间盘突出或膨出、经保守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 疼痛各种疾病临床表现 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表现1、发热: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如高热、中等度发热或低热,常伴有多汗症状。2、 关节炎:患者关节炎多以游走性显示,且多累及膝、踝、肩、肘等大关节,局部可有红、热、肿、痛。红肿消退后,不留永久病变,关节功能可完全恢复。3、皮肤损害: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会有环形红斑的表现,多见于躯干或四肢近端,呈不规则圆圈状,周围红,中央淡,在12天内消失,可反复

6、出现。皮下小结见于关节附近的长骨隆起处,分布对称,在皮下隆起,活动不粘连,数量不等。4、心脏炎:部分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会有心肌炎,且症状的轻重是不一样的,同时还可诱发心悸、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甚至不能平卧等症状。检查时可发现心脏扩大,第一心音减弱,心尖区可听到收缩期或舒张期杂音。心包炎可有心前区疼痛,并在心前区可听到心包摩擦音。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2011-07-12 多数患者以缓慢而隐匿的方式起病,在出现明显关节症状前有数周的低热、乏力、全身不适、体重下降等症状,以后逐渐出现典型关节症状。少数起病急剧,数天内出现多个关节症状。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特征性表现是对称性的手足小关节炎,主要

7、是手足近端指趾关节。(一)关节表现1晨僵病变的关节在夜间静止不动后出现较长时间(至少l小时)的僵硬,似胶黏着样的感觉。2关节痛最常出现的部位为腕、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其次是趾、膝、踝、肘、肩等关节,呈对称性、持续性,时轻时重,伴有压痛。3关节肿胀凡受累的关节均可肿胀,常出现的部位为腕、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膝关节等,多呈对称性。4关节畸形多见于晚期患者,出现手指关节的半脱位状,如尺侧偏斜、屈曲畸形、天鹅颈样畸形等。5特殊关节肩、髋关节和颞颌关节受累可改变原有状态,局部疼痛和活动受限。6关节功能障碍。(二)关节外表现有些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还伴有关节外症状,病情发展迅速,预后不佳。1类风湿结

8、节是本病较特异的皮肤表现。多位于关节隆突部及受压部位的皮下,如前臂伸面、肘鹰嘴突附近、枕部、跟腱等处。其大小不一,结节直径由数毫米至数厘米、质硬、无压痛、对称性分布。2类风湿血管炎查体可见指甲下或指端出现小血管炎,少数引起局部组织的缺血性坏死。3肺病变主要有i种病变,一是肺间质病变,较常见,肺功能和x线片异常,但临床常无症状。二是肺结节样改变,肺内出现单个或多个结节,是肺内类风湿结节的表现。三是胸膜炎,单侧或双侧,少量胸水,偶为大量胸水。4心包炎是最常见心脏受累的表现。 复发性风湿病的临床表现有1、风湿病在每次发作起病突然,常在傍晚开始,先累及1或2个关节,受累关节疼痛十分明显,在几小时达到高

9、峰,受累关节及(或)其周围软组织可见红肿、热、痛。持续时间很短,一般在13天内疼痛消失,最长不超过1周。间歇期内无任何症状。2、风湿病发作无明确的规律性,多者可1周发作几次,少者一年发作12次。任何关节都有可受累,以膝、腕、肩、踝.手部小关节最为常见,髋、肘、足脊柱和颞颌关节较为少见。3、风湿病复发常局限在先前发作过的关节,亦可变换关节。除关节外关节周围亦可受累,如指垫、足跟和其他软组织发生水肿和疼痛。个别病人在发作期间有低热,一般无全身症状偶尔扪及皮下小结但消失较快不易查。并发症:4、复发性风湿病可并发指垫、足跟和其他软组织发生水肿和疼痛。 风湿的临床表现 发病前1-4周约有半数以上患者先有

10、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史。起病初,周身疲乏,食欲减退,烦躁,发热,关节肿痛,或见皮下结节,环形红斑,或有心慌心悸等。(一)发热 大部分患者有发热,以不规则的轻度及中等发热多见,伴汗出及脉搏加快等。(二)关节炎 典型的表现是游走性多发性,累及四肢大关节,局部红、肿、热、痛。急性炎症消退后,不遗留关节强直和畸形,但常反复发作。(三)环形红斑 为淡红色环状红晕。初出现时较小,以后迅速向周围扩大而中心消退,边缘略隆起,主要见于四肢内侧及躯干,时隐时现,为一过性,不痒不硬,压之退色,历时可达数月之久。(四)皮下结节 结节如豌豆大小,数目不等,带硬性,触之不痛。常位于肘、膝、枕后、前额、棘突等骨质隆

11、起或肌腱附着处,结节与皮肤无粘连,可存在小则数日,多至数月不等,时隐时现。(五)舞蹈病 多发生于5-12岁的儿童,以女孩多见,常先有感情冲动,过于敏感,继则出现不自主的无意识动作,如挤眉弄眼、摇头、努嘴、伸舌等,肢休表现为伸直或屈曲,内收和外展,旋前旋后等无节律的舞蹈动作。(六)心脏炎 心律失常,心跳加快,心脏增大,心音改变,时有胸前区不适及疼痛。严重者可致心力衰竭,而见呼吸困难,面色苍白,肝脾肿大,浮肿表现。反复发作可致心脏内膜炎,导致慢性风湿性心脏病。(七)其他表现 体倦乏力,时有腹痛、舞衄、大量汗出,面色苍白。偶尔可累及其他部位而出现风湿性胸膜炎,腹膜炎,肾炎及脉管炎。颈椎骨质增生的临床

12、表现1.椎动脉型症状:头痛、头晕、脑缺血;头转向某一方位时,即感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耳聋、视物不清等;突然肢体麻木,感觉异常,持物无力或突然摔倒等。2.脊髓型症状;此型最易导致瘫痪,多表现为步态不稳,行走笨重,感觉脚底好似踩在棉花上,一侧或双侧上肢麻木,手无力,或持物易失落等。3.交感神经型症状:视力模糊,眼睑无力,眼窝肿痛,流泪;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前区痛和血压高,肢体发凉,体温下降。遇冷肢体有针刺感,继而出现红肿或疼痛加重;头、面、颈部也可发麻或疼,耳鸣、耳聋、舌麻木等。4.神经根型症状:颈后与肩背部疼痛,有针刺样或触电样的麻木感;颈部活动受限,握力减弱,手指活动不灵,精细动作困难等。手

13、握不住东西。脊椎骨质增生临床表现脊椎是人体持重的骨骼,具有受力不均匀,运动幅度大的特点,是骨质增生的好发部位。目前,判断脊椎骨质增生程度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拍摄脊椎X线片,了解骨质增生的部位及程度。一般将脊椎骨质增生(或骨刺)分为四度:一度:骨质增生的体积较小,仅在椎体的上下边缘可见到微小的骨性突起,但不明显。一度骨质增生开始于中年人,一般无明显不适感。二度:骨质增生的体积增大,椎体上下边缘的骨性突起不断增大,部分增生的骨质向水平方向生长。由于水平方向增生的骨质形态如同人的嘴唇,所以人们形象地称其为“唇样增生”。二度骨质增生的患者常有腰腿疼痛等临床症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果骨质增生累及了脊髓

14、或神经根,患者可出现神经症状。三度:椎体骨质在“唇样增生”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变大、变长、变尖,呈“鸟嘴样”。相邻椎体边缘“鸟嘴样”的骨质增生有相互融合的趋势,但尚未接触。增生的骨质明显增大、增多。三度骨质增生常见于老年患者,一般都有较长的腰腿疼痛病史,久治不愈。四度:相邻椎体的骨质增生在“唇样增生”和“鸟嘴样”增生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接触融合,连接成骨桥,使相邻椎体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此时,患者感到腰部活动不便,腰腿疼痛明显。 膝关节骨质增生临床表现 1. 疼痛:关节疼痛是本病首先出现的也是最主要的症状,常在一次轻微外伤后发生。开始为钝痛或酸痛,以后逐渐加重。因关节的活动而出现

15、间隙性的摩擦痛。伴随病情进展,疼痛也变为更加严重的持续性,有时不能入眠。有人描述本病的疼痛,表现为三种不同的形式:1.关节囊性疼痛。表现为关节伸、屈到最大限度时疼痛。2.肌肉性疼痛。表现为劳动或运动后痛。3.静脉性疼痛,也称“休息痛”。表现为久站、久坐后或关节处于一定得位置过久后或一夜睡眠后,清晨起床时痛最明显,稍加活动后,痛反而减轻。此外,负重劳动、激烈运动、气候突变均感疼痛加重。 2. 髌骨下疼痛:主动屈伸膝关节时引起髌下摩擦感及疼痛为早期症状。在上下楼梯或坐位站起等动作中,股四头肌收缩即引起髌骨下疼痛及摩擦音。被动屈伸时则无症状,有时也出现交锁现象,髌骨下压痛。 3. 僵硬:也是本病的一项重要症状。开始只感短暂的僵硬或活动不灵活,以后变为持续性,上、下台阶均感困难。活动时还可以出现各种响声,如吱嘎声、摩擦声等。 4. 关节反复肿胀:积液多于不严重的外伤或轻度扭伤后引起关节肿胀积液、疼痛,关节周围肿痛,膝关节肌肉痉挛。休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